dxcharlar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xcharlary

博文

地球上水的起源有了新的思路 ——核幔分离过程中地球深处可以存在巨大的水库 精选

已有 3167 次阅读 2022-1-22 00:23 |个人分类:高压化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image.png


“地球的水从何而来”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谜,这对于理解生命是如何出现的以及地球内部动力学是如何随时间演化的至关重要。目前,关于这个问题有两个争议的观点:1.“地狱起源说”:水来自于地球深处,即地球在吸积期获得了大量的水,并储藏与地球内部;2.“天堂起源说”:在地球形成后,富水陨石轰炸提供了大量的水。最近,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第一种假设。氘/氢(D/H)比被认为是水起源的指纹,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地球深部地幔的D/H比很低,接近于早期地球的基本组件顽辉石球粒陨石和原始太阳星云,远低于彗星等太阳系外围物质。这给地球内部的水可能直接来自原太阳星云提供了有力证据。

然而,这一假说存在相当大的问题。与其他行星材料如铁,硅酸盐相比,水的熔点和沸点要低得多,因此在新生地球的数千度的炙热表面,水会被蒸发到太空中。由此可见,水只能存在于在地球新生吸积期储存于地球内部深处,同时在新生地球演化到一定程度时将水释放出来。然而这一过程中的物质存储形式却尚不明确。

南开大学董校长期从事极端条件下水合物的设计以及物性预测的研究,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和结构预测方法,发现两种新的水合硅酸镁相在数百万大气压稳定:其中,α‑Mg2SiO5H2稳定在262–338 GPaβ‑Mg2SiO5H2 338 GPa 以上稳定,(对比如今核幔分界处的压力为136 GPa,地球中心的压力为360 GPa)。两者结构上的区别为β‑Mg2SiO5H2拥有首次预言的镁离子9配位形式。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在高温下都具有准一维质子扩散的超离子导体形式。

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在300 GPaα‑Mg2SiO5H2β‑Mg2SiO5H2有非常高的密度和极高的含水量。其中Mg2SiO5H2含有11.4 wt %的水,只略微少于δ‑AlO2HH相(MgSiO4H2)中约15 wt %的含水量,高于大多数其他报道的水合硅酸盐和氢氧化物的含水量。分子动力学计算预测,Mg2SiO5H2 耐热性远好于其他含水矿物,在高达8000K的温度下,也没有融化的迹象。

在早期地球内部,因为核幔尚未分离,硅酸盐和过量的氧化镁可能深入到地球内部深处,从而承受远比现今更高的压力,比如高于262 GPa,而此时则可以以Mg2SiO5H2 的形式储存水分。计算表明理想状态下早期地球内部以Mg2SiO5H2 的形式可以储存8倍现今海洋质量的水。而后随着核幔分离的进行,铁质核区逐渐长大,从而将硅酸盐抬高并降低其所受压力,从而迫使Mg2SiO5H2分解释放水分。而释放出的水分通过复杂的地球物理和化学过程返回地表,而此时,地表已经足够冷却能够保证液态水的存在,形成原始海洋。而Mg2SiO5H2的分解产物,MgSiO3MgO,它们仍然在下地幔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Mg2SiO5H2的发现对于人类认识其他类地行星,尤其是超级地球中的物质循环也具有重要意义。

image.png

含水硅酸盐参与的早期地球演化过程


综上所述,该项工作填补了含水硅酸盐体系在数百GPa压力下物质存在形式的空白,开拓了早期地球水和轻元素循环的新视角,加深了人们对核幔分离过程中物质存在和循环过程的理解。该项成果已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28, 035703(2022)],并被评选为“Editor’s suggestion南开大学物理科学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李含飞为第一作者,董校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此外,同一期中,南京大学的孙建教授发表了一个相关的体系H-Si-O并着重阐述了该体系中新发现的化合物在天王星海王星等冰行星中的影响。Physics Focus为这两篇工作一同撰写了专题评论文章“行星内部的潜在矿物”。


文章链接: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28.035703

https://physics.aps.org/articles/v15/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2437-1322097.html

上一篇:qe计算心得
下一篇:vasp 6.3 + ifc2016 编译的问题
收藏 IP: 18.183.192.*| 热度|

4 王启云 张学文 周忠浩 文端智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