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yd669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yd6699

博文

学笔画时容易忽略的东西 兰亭一脉

已有 2877 次阅读 2020-9-1 13:22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书法, 人文, 艺术

学笔画时容易忽略的东西

      以欧阳询《九成宫》中的范字[佳]为例

那四个横画在起笔、收笔上是有微妙变化的。再比如这个[此]字

四个竖在起笔上也有轻重和方向上的微妙变化。这些微妙变化并非因用笔的力度不同而自然生成,恰恰是意在笔先的匠心的结果。但不少人往往会习惯性地写得或临写得很平很雷同。这是需要在学书过程中努力克服的。

        一个笔画就像是一个词,相同的笔画用不同的表现手法就像是在用同义词。说人完蛋了与说人光荣了,在不同的场合效果会有天壤之别。在文学上,相同的意思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可以反应出一个作家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样,在书法上,相同的笔画、相同的字用不同的形态来表现可以反应出一个书家的想象力,创造力。

  

      整齐美观的印刷体广告字与耐人寻味的书艺作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在笔画线条上整齐划一缺少变化,缺少性灵。在书法艺术方面,这种对相同笔画的不同表现的变化能力往往折射出一个书家性灵的高低也折射出一件作品的艺术价值内蕴的多少。

      我们不妨拿赵孟頫的《三门记》与欧阳询的《九成宫》对比一下,拿汉碑中的《熹平石经》与《礼器碑》对比一下,拿篆书中的《峄山碑》与《秦诏版》对比一下,拿赵孟頫的《洛神赋》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对比一下,——注意一下他们对相同的笔画的不同处理方式,以及在起步、收笔、中段上的差别,不要以为那些细微的差异是随手造成的,不!那是“意在笔先”长期匠心经营的结果,这既是区分大师与大家的一个标志所在也是区分大家与一般书家的一个标志所在,因为惯性书写是形成自我风格的书家都具有的习气,而克服、超越惯性书写是一个大师苦心孤诣、戛然独造的追求!    

图1图2《九成宫》 

图3.4赵孟頫《三门记》

图5.6欧阳询《九成宫》

图7.8《熹平石经》

图9.10《礼器碑》

图11.12《峄山碑》

图13.14《秦诏版》

图15.16赵孟頫《洛神赋》

图17.18王羲之《兰亭序IMG_20200831_191136.jpgIMG_20200831_191049.jpgIMG_20200720_175452.jpgIMG_20200720_174410.jpgIMG_20200720_175418.jpgIMG_20200720_173838.jpgIMG_20200720_181036.jpgIMG_20200720_181104.jpgIMG_20200720_165801.jpgIMG_20200720_175359.jpgIMG_20200720_180825.jpgIMG_20200720_180801.jpgIMG_20200720_180944.jpgIMG_20200720_180902.jpgIMG_20200728_200118.jpgIMG_20200720_181140.jpgIMG_20200720_181339.jpgIMG_20200720_181357.jpg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46769-1248817.html

上一篇:书法与写字的区别
下一篇:中锋的问题
收藏 IP: 103.3.136.*| 热度|

2 许培扬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6 19: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