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CPI创131个月来的最高水平的警钟
黄安年文 发表:黄按年的博客/
我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已经创131个月来最高水平的6.9%,而和1996年12月创下的7.0%,相差仅仅0.1%,要跨过这0.1%绝非难事。我国的原油价格和主要食品价格也连创近年新高,尽管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利率上调,但是上调的幅度还是赶不上CPI的增幅,更不能和房价飙升相比。人民币不断升值使得中国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产品质量和安全生产的质疑更使得中国造在国际市场上遭遇新的困境,此外老百姓一厢情愿地期望股市有涨无落的神话也开始破灭,那些不知深浅的成千上万的新股名有被套牢而不知所措的危险,包括凤凰卫视一些评论员在内的舆论界一再鼓吹中国“崛起”的负面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国际经济大环境对中国的不利因素不容乐观,所谓中国的千载难逢的“难得机遇”并非总是对中国一国情有独钟,国际油价持续攀升对于我们这个缺油大国造成了持续的瑁强大压力,我们怎样应对经济前景实在是个需要极其认真思考的问题:
是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同时又带来可持续发展的更大压力,并且继续保持CPI的新高?
是适当减慢发展势头,认真调整财政和税收及福利等政策,努力扭转CPI持续过高的局面,从而保持良性发展循环的态势?
是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又能再创奇迹将高通胀的危局控制在我国的手掌中?
防止滞胀经济苗头在我国的露头是个严重问题,一旦在我国出现滞胀经济将终止来自不易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期,如果那样追赶发达国家的目标将推迟。
这些问题已经彰显我国经济正处于重要的十字关头,如果17大宣讲团成员还一如既往地歌功颂德,突出宣讲大好形势而对问题和危机,轻描淡写,因而失去了一次认清情势的大好机遇,那么现在CPI创131个月来的最高水平的现实,已经再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我们准备好了吗!
附华尔街日报网络中文版
*******************************************
中国11月CPI再创新高
华尔街日报网络中文版
中国11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一如市场预期刷新了近11年的高点,显示通货膨胀压力非常巨大,官方此前采取的抑制措施丝毫未见成效,短期内政府再度出台紧缩政策已成定局。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二公布,11月CPI较上年同期增长6.9%,创131个月来的最高水平,刷新了此前于今年8月和10月创下的6.5%的近11年高点。
中国此前的CPI增速纪录是1996年12月创下的7.0%。
统计局同时公布,今年1-11月CPI较上年同期增长4.6%,增速同样高于1-10月的4.4%和1-9月的4.1%,也明显高于政府今年设定的3%以内的调控目标。中国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11月曾经预计称,今年全年CPI可能增长4.5%-4.6%。
CPI再创新高表明中国当前通货膨胀局面已经非常严峻,官方此前采取的一系列针对性措施依然没有收到丝毫成效。而面临如此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中国官方短期内再度出台进一步紧缩政策似已成为定局。
随着猪肉等食品价格的大幅上涨引发物价飞升,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包括投放中央储备活猪、小麦和食用植物油等多种措施来控制物价。
同时中国央行也频繁动用货币政策工具,以期减缓通货膨胀压力并抑制引发物价上涨的过剩流动性。
自2006年初以来,中国已经六次上调基准利率(其中今年以来五次)、七次上调贷款利率(其中今年以来五次),并1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今年以来10次,最新一次将于
此外,中国自今年8月15日起已经逐步将利息税税率从20%下调到了5%。
然而,将11月CPI增速与中国目前3.68%的税后基准利率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负利率水平已经扩大至322个基点。而且,中国已是连续12个月身处实际负利率境地,显示未来加息空间依然很大。
如此大的负利率水平也表明官方此前的紧缩措施远远不足以抑制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
同时,在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定,中国2008年将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这标志着中国已开始从实行了10年的稳健货币政策转向紧缩货币政策。
会议还决定,2008年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正如市场先前的普遍预期,食品价格的飙升继续带动当前CPI强劲增长。
11月食品价格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18.2%,增速大大高于10月份的17.6%。其中,油脂价格上涨35.0%,增速快于10月份的34.0%;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8.8%,增速高于10月份的38.3%。
备受关注的猪肉价格11月上涨56.0%,明显高于10月份的54.9%。
统计局数据同时表明,11月农村消费价格上涨的速度依然快于城市。农村消费价格较上年同期增长了7.6%,而城市的价格增幅是6.6%。
另外,中国海关总署(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周二公布,中国11月贸易顺差达到262.8亿美元,较10月份的历史高点270.5亿美元有所回落。中国11月出口总计1,176.2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2.8%,进口为913.4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3%。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出席一次金融论坛时表示,巨额贸易顺差和外国直接投资的增长是导致中国货币供应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中国将通过结构性调整来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与此同时也将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0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