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zzywanglixi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uzzywanglixin

博文

驳“SCI崇拜的三重危险” 精选

已有 10802 次阅读 2019-12-26 09:2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籍利平博主的博文《SCI崇拜的三重危险》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55-1211307.html立论清晰、论述简明扼要,是篇好文章。在我国科技发展这个重要节点上,我们是继续以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还是慢慢地把门关起来自己搞一套,这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也与我们每个科技人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就籍利平博主的观点提出一些相反的看法,供大家思考。下面是籍利平博主的基本观点(三重危险)以及我的反驳意见。

 (危险一)对科技价值观的扭曲:“SCI崇拜严重扭曲了科技价值观、扭曲了科研价值观。”

  驳:科学是全人类共同的事业,SCI论文池是全世界科学家交流科学思想与最新科研成果最主要的平台。只有阅读SCI论文,才能了解与掌握世界科学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只有发表SCI论文,才能融入世界科学发展的队伍,在相互交流之中发展自己、提高自己。所以,发表SCI论文、重视SCI论文,是发展科学事业的正道。

 (危险二)助长一种外语的语言霸权:“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有利于科学技术的繁荣。SCI崇拜助长了已经存在的(英语)语言霸权。”

  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需要一个共同的平台进行交流。没有一个共同的平台,就成了鸡同鸭讲,何来交流。英语只是交流思想的一种工具与媒介,本身没有霸权。人类科学的发展实践,选择了英语作为最主要的交流工具,这是自然形成的。人类最主要的科学成果、思想宝库,是以英文为媒介保留下来并进行传播的。不学习英语、不掌握英语,如何学习与掌握这些人类的科学成果与思想宝库,进而在其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科学事业?

 (危险三)不利于科技中心向我国转移:“如果这些成长中的机构、学科、人才,都排斥母语写作,就会延迟我国成为科技中心年代的到来。”

  驳: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开放的心态融入世界科技大家庭。中国人聪明、勤奋,在拥抱世界的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实力,迅速赶上并超越了许多过去的西方科技强国。如果说科技中心向我国转移,那也是由于我们积极融入世界科技大家庭,在竞争中利用自己的优势而获得的。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绝大部分成果是跟踪性研究,在原创性方面我们非常落后。如果我们离开世界科技大家庭,用中文自己搞一套,我们就失去了与这些世界顶级原创科学家们相互交流的机会。别人看不懂我们的中文论文,如何跟我们交流?不与高手过招,如何提高自己?没有自己的不断提高与不断进步,何来科技中心向我国转移?

  路遥遥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中华文明没有产生现代科学,这是历史事实,有其深刻的文化原因。就发展科学技术而言,我们要向西方文明学习,在与他们的交流与融合中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弥补我们在科学思维方面的欠缺。SCI论文是重要的交流平台,不能废弃。不能由于使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比如重数量、用期刊影响因子衡量论文质量等问题,而否认SCI论文平台本身;这些问题可以在实践中逐步改进与解决。

相关博文:《“唯论文”不好吗?》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163654.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2999994-1211514.html

上一篇:毕业设计给了个C,成就了大疆无人机汪滔---这事儿是我干的
下一篇:幸福,我是这样理解的
收藏 IP: 1.203.100.*| 热度|

46 郑永军 刘永和 刘立 蔡宁 王庆浩 文克玲 王善勇 刘山亮 武夷山 周健 谢力 吴斌 张凌 刘金义 苏保霞 李东风 彭真明 毛善成 杨正瓴 王启云 李晓姣 李天成 王俊刚 饶鑫 丁迅雷 岳建军 代恒伟 孙志鸿 叶建军 朱志敏 江克柱 徐志刚 吴嗣泽 钟定胜 王崇臣 王安良 夏强 吴乃成 王从彦 周忠浩 周浙昆 杨金波 雷宏江 宁利中 刘良桂 黄河宁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