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maotenghus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maotenghust

博文

寒冬里的金盏花和大吴风草!隆冬季节那些娇艳的花! 精选

已有 17055 次阅读 2019-12-24 16:21 |个人分类:辨识植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谈到寒冬季开花的植物,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凌寒傲雪,开在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的梅花和枝横碧玉天然瘦,恋破黄金分外香的蜡梅等,它们是诗人最常歌颂的对象。这也难怪,梅和蜡梅都是在百花凋零的隆冬绽蕾,斗寒傲霜,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本人前期博文:蜡滴寒枝,话说蜡梅和梅花(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207593.html)对蜡梅和梅花进行了叙述。

菊花也是大家喜欢的花卉之一,中国对菊花的栽培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有报道成久服或饮菊花茶能令人长寿,正如宋代诗人苏辙所云南阳白菊有奇功,潭上居人多老翁《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等描述均说明菊花是秋季开花,的确如此,据中国植物志描述菊花的花期为 9-11月。实际上菊花只是菊科植物的一种,菊科植物种类繁多,在寒冬季节,还有几种花盛开,比如金盏花和大吴风草等。

IMG_20161115_145228.jpg

金盏花为菊科金盏花属植物,其基生叶长圆状倒卵形或匙形,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波状具不明显细齿;头状花序单生茎枝端,小花黄色或橙黄色,管状花檐部具三角状披针形裂片。虽然植物志上记载金盏花花期为4-9月,但是该花比较耐寒,也是秋冬和早春季节最常见的草本花卉之一;寒冬季节中,金黄色的花朵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大吴风草为菊科大吴风草属多年生葶状草本,叶基生,莲座状,叶片酷似莲叶,肾形,先端圆形,全缘或有小齿至掌状浅裂,基部弯缺宽;头状花序,2-7朵排列成伞房状花序;舌状花8-12,黄色,舌片长圆形或匙状长圆形,管状花多数,冠毛白色与花冠等长。大吴风草的耐寒能力很强,故在寒冷的冬季仍可以看到盛开的花朵。据中国植物志描述,大吴风草根含千里光酸,可以治疗咳嗽、咯血、便血、月经不调、跌打损伤和乳腺炎等。



前期博文:凌寒傲骨暗香来,隆冬季节那娇艳的花!

凌寒傲骨暗香来,隆冬季节那娇艳的花!谈到赏花,映入同学们脑海的词语最有可能会是春暖花开。的确如此,在春季开花的植物占绝大多数,描写春季开花的诗句更是不胜枚举,如唐朝诗人贾至在《春思》中描述: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王维在《田园》中描述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南唐僧志安《绝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清朝诗人袁枚在《题桃树》中描述“二月春归风雨天,碧桃花下感流年;残红尚有三千树,不及初开一朵鲜”等。实际上,在隆冬季节盛开的植物也有一些,在小寒季节一直有“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的说法,有寒冬腊月中,盛开的鲜花往往更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那么,在寒冷季节中常见的开花植物有哪些?本博文细细向大家道来!

隆冬季节大家最为熟知的就是梅花,描写梅花的诗作也是层出不穷,很多诗作都很有名,比如唐代诗人张谓写的《早梅》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元代诗人王冕写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著名的词作《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梅为蔷薇科杏属小乔木或稀灌木,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多为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香味浓,花先叶开放;花萼颜色通常红褐色,也有部分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梅花的花期一般在2月份。梅花品种也极为丰富。根据中国植物志描述,梅花分为直脚梅类(江梅型、宫粉型、大红型、朱砂型、玉碟型、绿萼型和洒金型)、照水梅类(单粉照水型、双粉照水型、骨红照水型、残雪照水型、白碧照水型和五宝照水型)、龙游梅类和杏梅类。


谈到梅花,必须要提到很多同学们和朋友们容易混淆的蜡梅,但是蜡梅花期早于梅花,一般为11月至翌年3月,蜡梅因和梅花均在寒冷的冬季和早春时节开花,很多旅游景点在赏梅节中也把蜡梅和梅花放在一起宣传,故很多人误认为蜡梅是梅花的一种。虽然梅花和蜡梅均有,但是它俩的归属和大家想象的很不一样,梅花为蔷薇科杏属植物,而蜡梅则为蜡梅科蜡梅属植物。


蜡梅为蜡梅科蜡梅属落叶灌木,幼枝四方形,鳞芽常着生于第二年生的枝条叶腋内,芽鳞片覆瓦状排列;叶纸质至近革质,卵圆形或椭圆形、有时长圆状披针形,顶端急尖至渐尖,有时具尾尖;花着生于第二年生枝条叶腋内,也是先花后叶,芳香,花被片圆形、长圆形、倒卵形等,内部花被片比外部花被片短,基部有爪。关于蜡梅的归属早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有描述蜡梅,释名黄梅花,此物非梅类,因其与梅同时,香又相近,色似蜜蜡,故得此名。描写蜡梅的诗作和梅花相比少了很多,但也不乏好的诗篇,如宋朝诗人高荷写的《蜡梅》:少熔蜡泪装应似,多爇龙涎臭不如;只恐春风有机事,夜来开破几丸书。


当然在寒冬季节盛开的花不得不提迎春花,迎春花迎春花的枝条披垂,一般在是在冬末早春开花且先花后叶,这是迎春花区别于云南黄素馨等同属植物的主要特征之一(迎春、探春和云南黄馨等区别见:前期科学网博文:二月迎春花盛柳,话说迎春、探春和云南黄馨等!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105279.html)。迎春花为木犀科素馨属落叶灌木,枝条下垂,小枝四棱形,棱上多少具狭翼;叶对生,三出复叶,小枝基部常具单叶,小叶片卵形、长卵形、椭圆形或狭椭圆形等,先端锐尖或钝,具短尖头,叶缘反卷,顶生小叶片较大。


迎春花单生于去年生小枝的叶腋,稀生于小枝顶端;苞片小叶状,披针形、卵形或椭圆形,花冠黄色,向上渐扩大,裂片5-6枚,长圆形或椭圆形。其花色金黄,在寒冷的冬天给人一丝丝暖意,看到迎春花开,意味着春天快要到了,正如宋朝诗人韩琦《迎春花》所述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和唐朝诗人白居易《玩迎春花赠杨郎中》所述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青花眼看


数九寒冬中还少不了山茶科最常见的花——茶梅、油茶和山茶,茶梅由于叶如茶,花如梅而得名,正如明代高濂《梅花令.茶梅》描述花却是,与梅浑;茶梅花色艳丽,其花期很长,从11月初一直延伸到翌年月,而油茶开花季节也基本类似,而山茶花的花期则在早春,宋代诗人刘仕亨《咏茶梅花》写了茶梅开花的季节小院犹寒未暖时,海红花发暮迟迟,半深半浅东风里,好是徐熙带雪枝。茶梅为山茶科山茶属小乔木或灌木,叶革质,椭圆形,先端短尖,基部楔形,有时略圆,上面干后深绿色,发亮,下面褐绿色,无毛,边缘有细锯齿;花大小不一,花瓣6-7片,阔倒卵形,近离生,大小不一,红色和白色均可见到。明代诗人陈道复在《茶梅》中的描述花开春雪中,态较山茶小;老圃谓茶梅,命名亦端好写出了茶梅和山茶的株型大小的差别。


油茶也为山茶科山茶属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供食用,故名,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为油茶油代言,呵呵,芳香滋补味津津,一瓯冲出安昌春。油茶叶革质,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形,先端尖而有钝头,有时渐尖或钝,基部楔形,叶片较茶梅大,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边缘有细锯齿,有时具钝齿;花顶生,近于无柄,花瓣白色,5-7片,倒卵形,先端凹入或2裂,基部狭窄,近于离生。山茶属中还有一种在初春开花,那就是山茶花,宋代诗人陆游写的《山茶》中描述的东园三月雨兼风,桃李飘零扫地空;唯有山茶偏耐久,绿丛又放数枝红写的就是山茶花(关于山茶、油茶、茶梅和茶树区别见科学网前期博文:春早送娇羞,姹紫依风袅"!话说山茶、油茶、茶梅和茶树区别!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147951.html)。


冬末春初季节大家熟悉的另外一种开花植物就是水仙啦!水仙为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该植物十分容易养活,水培即可,这在宋代诗人刘邦直《咏水仙》中就有描述借水开花自一奇,水沉为骨玉为肌;暗香已压荼蘼倒,只此寒梅无好枝;估计很多同学都会在宿舍里养上一株,水仙的花期一般早于桃李而晚于梅,其花开时期往往是要要快过新年的时间,家中养上一盆水仙花可为节日增添喜庆。


水仙的鳞茎为卵球形,为石蒜科水仙属草本植物,叶宽线形,扁平,全缘;花茎和叶片近等长,伞形花序有花4-8朵,佛焰苞状总苞膜质,花梗长短不一,花被灰绿色,近三棱形,花被裂片6,卵圆形至阔椭圆形,顶端具短尖头,扩展,白色,芳香;副花冠浅杯状,淡黄色,不皱缩,长不及花被的一半。现在种植的水仙类型主要有单瓣型和重瓣型两种类型,水仙花天然丽质,芬芳清新,朱熹在其诗作中更加其称之为水中仙子,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


最后介绍的是在春夏秋冬各个季节有可看到的堇菜科堇菜属植物香堇菜和三色堇,这两种是最为常见的观赏草本植物之一,冬季中大量盛开的鲜花为寒冷的冬季中增添了一丝春的气息。堇菜为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叶片圆形或肾形至宽卵状心形,先端圆或稍尖,基部深心形,边缘具圆钝齿,两面被稀疏短柔毛或近无毛;花较大,存在深紫色、浅黄色等多种颜色,有香味,其花瓣边缘波状,上方花瓣倒卵形,侧方花瓣里面近基部有短须毛,下方花瓣宽倒卵形,距直或微弯曲。


三色堇和香堇菜相比,其花朵通常每花有紫、白、黄三色,故名三色堇,一般上方花瓣深紫堇色,侧方及下方花瓣均为三色,有紫色条纹,侧方花瓣里面基部密被须毛,下方花瓣距较细;又由于其花色搭配起来和猫脸有点类似,故又名“猫儿脸”;三色堇较耐寒,喜凉爽,故在冬季也经常可以看到。(本文涉及到植物描述参考中国植物志和本人的观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319332-1211306.html

上一篇:20191224——狗骨头(Ardisia aberrans (Walker) C. Y. Wu et C. Chen)
下一篇:和学生共度冬至,关爱学生成长!
收藏 IP: 211.67.28.*| 热度|

5 王从彦 查宏光 杨正瓴 刘光银 孙颉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8 2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