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报官微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ibosci 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新浪微博,欢迎关注中国科学报微信,微信号:china_sci

博文

西湖大学开启民办研究型大学试验田

已有 4533 次阅读 2018-10-22 06:15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喻海良

10月20日,中国第一所民办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在杭州正式宣告成立。清华大学前副校长施一公担任创校校长,钱颖一为董事会主席,杨振宁为董事会荣誉主席。

从施一公在成立大会上的致辞能感受到,西湖大学作为国内第一所民办研究型大学,将在多个方面突破国内原有的教育体制,开启中国民办研究型大学的试验田。

西湖大学定位为“小而精、高起点、研究型”的大学,和当下国内很多高校追求规模效应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传统大而全的高校可以传授学生多方面的知识,但由于人数多,很难做到因材施教。相反,对于小而精的大学,学生人数少,可以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扬长避短,促进其快速成长。同时,大学科研实力与人数并没有直接关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全校学生只有2000人左右,但其每1000个毕业生中就能够产生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世界上诺贝尔奖获奖者密度最高的地方,其大学排名也一直稳居世界前十。

在高起点方面,西湖大学的师资几乎都是千里挑一,进入西湖大学任教的难度已达到国际一流大学的新进教师难度。传统大学希望通过“人海战术”获得成功,寄托于20%的人特别突出,以弥补80%的人创新能力不足的漏洞。而在精英型大学里,每一位老师都能带领自己的团队在某个前沿领域的国际舞台上大放光彩。

同时,西湖大学在建校之初就已经标上“研究型”。与国内其他大学不一样,其招收的前几批学生全部为博士研究生,没有本科生。这一点与国外某些研究型大学的办学模式相似。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工学院就是先招博士研究生,时机成熟后才招收少量本科生。这样有利于学校引进的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建设自己的实验平台和人才队伍,为“研究”打好基础。

西湖大学“教师治学,行政理校”,在有效破除高校行政化痼疾方面作了大胆尝试。“教授治学”是世界一流大学的通用法则,但在国内绝大部分高校都未得到真正实行。国内大部分学者都深知大学行政化对治学的不利影响。虽然过去10余年很多人呼吁去行政化,但至今切实执行的大学并没有几所。主要原因是在很多大学里行政化思想根深蒂固,改革时会碰触部分人员的利益。因而,对采用原有体制的高校强行推动改革并不容易。西湖大学作为一所全新的大学,在建校之初就将这种治学模式植入“体内”,使其一开始就具有“让教授、学者治学”的基因,这将为其今后快速发展奠定基础。西湖大学的这种办学模式也势必对国内其他大学的治学模式产生影响,形成“鲇鱼效应”,促进它们的改革。

西湖大学打破“唯论文数量、唯期刊影响因子、唯论文引用次数”的人才评价模式,将对现在国内绝大部分高校采用的“评价模式”形成冲击。施一公在成立大会致辞中讲到,“西湖大学将建设鼓励创新的学术评价体系。无论是学术论文的数量和引用率,还是学术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不会成为西湖大学学术评价的主要指标;在这里,对一位科学家的学术评价主要看其研究是否剑指相关领域的最前沿以及是否有实质性进展”。近些年中国高校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学术论文数量已稳居世界第二,未来几年可能达到世界第一。但是,论文数量世界第二,不代表我国科研水平已经达到世界第二。在技术领域做第二能改变我国从无到有的格局,但是在科学领域只认“第一”的大背景下,只要研究工作有“跟风”性质,无论论文发表在何种高影响因子期刊,不论其获得了多少次引用,其意义永远低于最开始的“原创工作”。显然,西湖大学的这种人才评价模式将对目前国内绝大部分高校采用的“评价模式”形成冲击。这将促进良好学术生态的发展,让真正“创新型人才”浮出水面,避免“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发生。

可以预见,西湖大学将在大学规模、高校治学模式、人才评价体制、学校经济来源与支配方式等各个方面为中国教育界带来变化。正如施一公所说“西湖已至,未来可期”,期待西湖大学早日成为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也希望中国高校以此为契机推动改革,早日屹立于国际一流大学行列。

(作者系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

《中国科学报》 (2018-10-22 第1版 要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1208826-1142135.html

上一篇:科技界人士热议哈佛“撤稿门”事件
下一篇:是石头,还是生命?两篇论文就地球最早生命陷入纷争
收藏 IP: 222.130.200.*| 热度|

1 刘全慧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7: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