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bbro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abbro

博文

学术争鸣:京西古道上多处基岩中的“坑”是壶穴还是蹄窝?

已有 7908 次阅读 2017-12-9 20:10 |个人分类:学术观点|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本人于2011年9月26日在科学网博客上发表了门头沟游玩时拍的一些照片,并根据京西古道介绍资料,起名为“

京西古道上的马蹄窝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1171-490671.html

后续,苏德辰老师经过现场考察后,发表论文“是蹄窝, 不是壶穴——北京西山古道蹄窝成因考”( 地质论评, 2016 62(3): 693–708)。

嵇少丞老师经过现场考察后认为,京西古道多处出现的“蹄窝”,应该是雨水冲刷形成的壶穴。并且发表论文关于基岩山坡上的暴雨流冲刷坑被误认为驮兽蹄窝的讨论”(大地构造与成矿,2017,06,DOI: 10.16539/j.ddgzyckx.2017.06.004)http://www.ddgzyckx.com//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1706005

嵇少丞老师的论文摘要:山脉的隆升与夷平无不与地表岩石的风化剥蚀密切相关, 暴雨冲刷作用对山区岩石的风化剥蚀至关重要。雨水顺着倾斜的山坡迅速汇聚, 形成湍急洪流, 冲携山坡上的砂砾与小石块, 对石坡上原先小幅度的洼凹之地或薄弱部位进行机械性磨蚀与化学溶蚀, 上述地质过程不断重复, 逐渐形成山坡壶穴。美国加州华斯克巨岩公园、澳大利亚中部大红山以及中国北京西山的山坡壶穴都是暴雨流壶穴的典型例子。可惜过去一段时间里北京西山地区的山坡壶穴被误认为是“京西古道上骡马驴踩出来的蹄坑”, 这样解释的前提条件是在数百年间、数以万计的骡马驴不断地踩进同一处、且不断加深的石头蹄坑。动物行为学研究表明, 马之类的动物在行走过程中会本能地躲避踩进较深(≥5~10 cm)的洼坑或水坑, 以防扭伤蹄腕或折断腿骨。世界上著名的铺石古道上只见车辙痕不见马蹄坑, 亦是有力的证明。

在相关旅游介绍材料和文化宣传材料中,都介绍是蹄窝”,今有新论文给出证据认为是壶穴,请专家、科学网网友分享和讨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1171-1088938.html

上一篇:512前夕在国家应急广播做的地震科普
收藏 IP: 202.109.191.*| 热度|

10 尤明庆 张义国 杨正瓴 曾荣昌 彭渤 苏德辰 朱志敏 章雨旭 史晓雷 吕洪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9: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