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
│
医学科学
│
化学科学
│
工程材料
│
信息科学
│
地球科学
│
数理科学
│
管理综合
电子杂志
|
手机版
首页
|
新闻
|
博客
|
院士
|
人才
|
会议
|
基金
|
论文
|
视频·直播
|
小柯机器人
|
医学科普
当前位置:
科学网首页
>
博客首页
>
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科学网公众号
关键词:
世界前1%的高被引论文引用了哪些国家作者的文献
哪些国家对知识库做出了贡献
你见过最努力的同(xue)学(ba),都有什么好习惯?
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几个学霸。其实,学霸不可怕,就怕学霸比你更努力。
课题组成长有这4种情形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世间万物存在之道,我想课题组的成长之道也是如此。
审稿人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和道德操守?
审稿人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出建议。只有编辑有权决定录用不录用或要作者如何修改。
“一流”标签得而复失对大学冲击有多大?
我国的大学当下都在瞄准“双一流”。根据《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双一流”将“每五年一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到底应该怎么评?
从读研究生开始,我们便踏上一条可能成为科学家的道路。学术评价的对象不仅仅是科学家,事实上,学术评价已经提前渗
审稿人之间能否互相监督?
学术论文到科技期刊发表,申请项目到相关部门审批,科技奖项到相关部门申报审批,职称申请和投票等都离不开评审人和
幻化残生中的研究生
幻化残生,也就是环境、化学、材料跟生物这四大学科的近似谐音,属于各类研究生中实验比例最高的专业。然而,其生存
中国到底应该有多少所世界一流大学?
期待已久“双一流”名单公布以来,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界的轩然大波。各种议论、各种吐槽,段子满天
论文重复率为什么这么高?
学位论文要查重,多数培养单位设定论文重复率超过了一定百分比就自动延期并盲审,在一定比例内则给予修改机会。最近
微信换“头像”的背后 是科学家15年的努力
微信启动页背景中的地球图片由非洲大陆上空视角,变化为了我们的祖国上空。在这背后,是科研人员15年的坚持与付出。科学家说,这辈子能够啃下这块让美国、欧洲都知难而退的硬骨头,值了!
一流大学?剑桥大学工学楼看上去好破旧呀
大学里面越官僚的地方,越是落后,大学里行政人员服务水平越高的,大学越是一流。
一流大学没有评判的定量指标,但一流的大学有的是一流的“味道”
没有引领潮流的开拓性科研和科研成果,那一流也很难实现。
一把辛酸泪两眼一抹黑
出身不好,土鳖
人们常常忘记了这是量子力学的成就
人们可以这样说,正是应用了量子力学的原理和方法,人们才真正弄清楚了原子结合成分子的本质,也就是了解了化学键的本质。
科学网论文频道一周最受关注论文排行榜(9月22日)
欢迎大家向科学网论文频道投稿,来稿必审,祝大家科研顺利!
科研靠打擦边球,靠趁火打劫,这胜算几率能有多大
还是要实打实的干
“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
教育部在其网站公布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硅谷没有秘密——关于硅谷科技生态系统的两点思考
硅谷没有秘密——关于硅谷科技生态系统的两点思考李侠总是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把这句广告词拓展到科技界,恐怕美国
说说最近墨西哥的大地震
墨西哥当地时间2017年9月19日13点14分和9月7日23时49分,墨西哥接连发生两次大地震。而就在198
比精准医疗更高的境界:精准死亡
所有喊着“根治肿瘤”的人都是骗子。人,总是要死的,不是死于这个病,就是死于那个病。如果死于什么病是一个可选项
‘共享教授’----我们如何应对?
近期‘共享’这个词非常热门,‘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医院’等纷纷出现,而且竞争非常激烈,甚至共享单
下一代人工智能,突破口在什么理论?
下一代人工智能,突破口在什么理论?程京德2017月9月15日,图灵奖获奖者、清华的姚期智教授在回答采访时说了
杨振宁先生的名篇被PRL退稿的过程
今天,中国物理学会期刊网发表了朱邦芬先生的文章《回归后杨振宁先生所做的五项贡献》其中提到了杨振宁先生2009
谈谈美国大学常任轨制tenure track职位的招聘过程
博主按:本文是根据我自己在耶鲁大学和中部华盛顿大学应聘常任轨制工作的经验和参加招聘委员会和任常任轨职位招聘委
也谈国际会议在中国开
也谈国际会议在中国开(170919)闵应骅上周四晚上收到李华伟的微信,说ITC-Asia(国际测试会议亚洲分
渐渐理解为什么国外的Tenure track是5年了
在五年的时间里,可以允许一个人有1-2次比较大的失误,然后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正。
一位高校教师对“双一流”建设的弱弱期盼
少花钱赚吆喝,多崇尚做学问
研究生要取得较好的科研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即使跟相同的一个导师,研究生出成果的可能,也会因为导师有没有新发现而存在机遇上的差异。
世界“第一天眼”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逝世:“这20多年他就专注干了这一件事”
没有南仁东,就没有FAST。这样的说法,在他的学生看来,一点都不为过。
1 ...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 253
下一页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服务条款
|
联系方式
|
RSS
|
举报
|
中国科学报社
京ICP备07017567号-12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30008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2783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一条乙三号
邮箱:blog@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