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erdai的柠檬茶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aserdai 品茶、喝咖啡、闲话、科学八卦、与聊天

博文

傲慢与偏见:玻尔当年遭遇剑桥脾气碰了一鼻子灰 精选

已有 8289 次阅读 2013-4-19 01:30 |个人分类:社会文化历史|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剑桥, 傲慢与偏见

丹麦著名科学家玻尔的最大科学贡献就是,提出了正确的原子模型,现在氢原子的半径还叫做玻尔半径(Bohr radius),经常被用来作为原子尺度的标准,物理常数表中一定能找到。


玻尔之前的原子模型

1.  汤姆森在1904年提出:原子是由N个带正电的颗粒和N个带负电的电子所组成,它们相互均匀地分布。如果把电子看成葡萄干,而原子的其余部分为蛋糕,则可把汤姆森所提的原子模型看为葡萄干蛋糕模型。也有形象的例子说是西瓜模型,电子象瓜子一样嵌在瓜瓤里面。


2. 1911年卢瑟福修改了汤姆森的原子模型,提出:原子的正电荷一定是集中在原子的中心,一个很小的体积内,称为原子核,原子中的电子就均匀分布在周围。


当年,玻尔刚想出他的原子模型后,就去了英国,想和那里的大科学家一起认真探讨,完全没有想到在剑桥大学碰了一鼻子灰。 

  

最近解密的玻尔当时和未婚妻之间的通信,显示出他和当时的英国大科学家之间关于原子模型的思想碰撞起伏过程。


Letter to Nils Bohr from his fiancee Margrethe


玻尔作为一位最关键人物,年轻的他推翻了剑桥大学汤姆森提出"plum pudding"原子模型,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模型,提出了电子围绕原子核进行轨道运动,这就是现在众所周知的模型。其实,玻尔的原子模型跟当时的理论根本不符合,也就是相违背的,这可是严重挑战了当时的权威!


玻尔在1911年专程去英国,想和一些当时著名的剑桥数学家(包括汤姆森)探讨这个问题。当时玻尔与未婚妻的信显示出,钻到剑桥牛人圈中的玻尔当时受到的对待不是那么平坦,而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的。


玻尔认为,汤姆森的确是一位大家心目中的天才人物,但是,当玻尔到了以后发现,汤姆森喜欢向大家卖弄/显示他的天才,并且总是在自己的领域继续往下做工作。也就是说,对玻尔的工作不感兴趣。   


还有,另一位剑桥数学家——詹姆斯· 金斯是个羞怯的人,根本不能和波尔论战(原子的模型)。这样就是说,根本就不理会丹麦来的这位观点疯狂的小年轻。


更牛的事情是,大牛人约瑟夫· 拉莫根本不愿意去读玻尔的工作,还要求他先把工作翻写成流利而正确的英语,并且发表在一个合适的英文期刊上,之后才会去读。不过这些后来根本没有发生,但是我们很容易看出其中对玻尔的轻蔑和嘲弄。


还有,伦敦的皇家协会也拒绝了玻尔的投稿,原因是他的论文没有认真论证好,也不接受发表在皇家协会的期刊上。这令玻尔大失所望,跟这些家伙们真得一点都合不来。        


后来大家就都知道了,他去了曼彻斯特。当年玻尔最有工作成效的一段时间是在曼彻斯特跟卢瑟福一起,参见下图。

Niels Bohr, E Rutherford

博主的评论:

1. 科学上的重大突破在一开始往往不被认可,甚至受到抵制。玻尔的遭遇也是一样。

2. 剑桥脾气:就是那种十分典型的无端傲慢与偏见,到现在完全一样,不管个人的实际水平如何,全部都是牛轰轰的样子。剑桥曾经出过一些牛人,但是比例非常低,实际上剑桥盛产的是垃圾。

这里声明,我是第一位使用这个术语的,拥有发明权。

3. 科学研究上遇到阻碍和困难千万不要气馁,所以玻尔后来去了曼彻斯特,找到了卢瑟福,两人合作很愉快。后来,玻尔成了很伟大的人,贡献远远超过汤姆森。


参考资料:

Niels Bohr letters reveal trials of his time in England


http://www.bbc.co.uk/news/science-environment-2217401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360-681649.html

上一篇:从小山智丽到杉山美由纪(Miyuki Sugiyama)
下一篇:撒切尔夫人葬礼上的乌龙
收藏 IP: 130.88.237.*| 热度|

29 罗德海 魏东平 马德义 李学宽 马建敏 王涛 曹聪 肖重发 徐晓 唐凌峰 褚昭明 聂春笑 李土荣 李志俊 应行仁 王善勇 高峡 张树风 武夷山 董明 邢志忠 鲍博 朱豫才 李竞 crossludo zdlh yunmu biofans lbjm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0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