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鸟国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yuniaoguo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博文

道路对于鸟类是福还是祸? 精选

已有 8750 次阅读 2013-12-28 21:34 |个人分类: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道路、干扰、白尾地鸦

道路对于鸟类是福还是祸?

紧张的中期结束了,冬天又不怎么出野外,空闲时间搞两篇文献翻译翻译,权当寓学于乐。

道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产物,所到之处就是人类文明的延伸,对于人类的意义自然不同凡响。可是对于道路两旁的动物们,是福还是祸,就要另当别论了。

欧夜鹰 西瑞拍摄

在我们一般人眼里,鸟类具有飞行的本领,活动能力又强,道路的修建对于它们的影响似乎微不足道。因此,修建道路的时候,考虑到的往往是那些大型的有蹄类、兽类。道路对于鸟类的影响,在国内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实际上道路对于鸟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车祸会对鸟类造成直接的伤害(主要是一些夜行性的鸟类,如猫头鹰、欧夜鹰等);汽车尾气的污染会给鸟类带来间接的影响。不仅如此,鸟类学家Reijnen & Foppen1997)的一份研究表明:道路会给鸟类繁殖造成重大影响,他们发现,许多种类在道路两旁的繁殖密度要比同类型的区域低得多。调查到的荷兰45种森林鸟类中有33种受到交通干扰的影响,12种草地鸟类中7种受到同样的影响,影响的种类几乎涵盖所有的科目。道路与鸟类繁殖,看似不相干的事情,怎么会联系到一块?原因是这样的:

1)道路上车辆产生的噪声严重干扰鸟类的恋爱。对一些雀形目小鸟而言,美妙的歌声是它们吸引异性青睐的重要砝码。可以试着想想这样的场景:当求偶期一只雄鸟正深情的向雌鸟歌唱,雌鸟深深的陶醉其中,两者即将坠入爱河。可是此时,一辆汽车呼啸而过,美妙的歌声被迫中断,当雄鸟鼓起勇气准备再次一展歌喉的时候,又一辆汽车通过……纵然雄鸟毫不气馁,屡败屡战,可是雌鸟受够了,刚刚激起的快感,一次次被可恶的汽车打断,这是一种怎样的无奈和彷徨?离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2)交通噪声不仅干扰恋爱,还严重影响家庭成员的正常交流,不利于后代的成长。没能享受到恋爱带来的快乐,一部分鸟类选择了离开,可是依旧有少部分继续坚守,毕竟这里是它们的根基,为了孩子的成长,它们忍受着附近噪声的干扰。可是家庭成员无法正常交流,尤其是孩子出生后,本该学话的时候,满耳听到的都是噪声,就算长大了不会唱歌也无法生存。繁殖成功率降低,又迫使另一部分鸟类离开。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路对于鸟类的影响,也不见得都是负面的,在特殊的环境下,它又成了鸟类生存的福祉。

白尾地鸦 西瑞拍摄

中国遥远的西北有一片荒凉的沙漠,叫塔克拉玛干沙漠,沙漠中有一条孤独的公路贯穿南北,公路的周边我们随处可以看到一些可爱的精灵——白尾地鸦。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真理,随着认识的深入,原有的谚语有时是不准确的,比如“天下乌鸦一般黑”。白尾地鸦的出现,让流传千年的谚语无地自容。其实这也不能怪我们的祖先们不谨慎,这种乌鸦比较稀少,仅仅存在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别的地方不去,遗忘就在所难免了。

除了认识领域的启示外,白尾地鸦给我们的科学研究同样带来思考,尤其是对前面的鸟类专家们似乎不满,谁说公路对鸟类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中科院的徐峰博士(2013)对白尾地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公路附近白尾地鸦的数量比远离公路的多。为何如此?

沙漠对于鸟类而言,寻找食物和避护所是非常困难的。而道路的边缘尤其是防护林中可以为白尾地鸦提供足够的食物资源和巢区。此外另一些陆生物种,如云雀、地山雀、长嘴百灵等在道路附近的地方,种群丰富度也会偏高。

参考文献:

Reijnen R, Foppen R, Veenbaas G. 1997. Disturbance bytraffic of breeding birds: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and considerations in planningand managing road corridors.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6(4): 567-581.

Xu F, Yang W, Xu W, et al. 2013. The effects of theTaklimakan Desert Highway on endemic birds Podoces biddulphi. TransportationResearch Part D: Transport and Environment, 20: 12-1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90233-753761.html

上一篇:从猛禽家族看教授升迁
下一篇:鸟类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一):早春的烦恼
收藏 IP: 210.73.32.*| 热度|

23 郑小康 陈楷翰 张忆文 赵建民 张骥 唐凌峰 吕洪波 姜虹 武夷山 李学宽 戴小华 曹建军 韩枫 杨正瓴 尤明庆 刘全生 廖晓琳 何青 曾新林 蔡庆华 李宇斌 李璐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