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到了1980年代初。当时,深海沉积已经获得了新生代底栖有孔虫的同位素序列,有力支持Milankovitch假说。1982年底,Milankovitch假说的拥护者在美国Palisades碰头(论文集Milankovitch and Climate 1984年出版),进一步推动Milankovitch假说走向应用。Heller & Liu (1982)用古地磁方法测定了中国洛川黄土的年龄,同年,Raymo从布朗大学毕业,进入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
构造尺度上重要进展是碳循环的BLAG模型。Robert Berner, Tony LAsaga & Bob Garrels假设过去100Ma以来CO2地球化学循环稳定,加入速度取决于洋壳生成和俯冲,移除速率与可接受风化的大陆面积成正比,——风化速率与温度正相关。BLAG模型成功模拟了白垩纪的高温和高CO2浓度,同时预测CO2浓度和温度的最大降幅发生在50Ma之前。
博士期间,基于现代河流资料,Raymo (1988)发现,控制化学风化的主要因素是大陆高程,而不是BLAG模型提出的大陆面积和温度。山区机械剥蚀强烈,增大了可供化学风化的新鲜矿物表面积。而且,易风化的硅酸盐矿物出露、抬升导致地形雨增加、坡度增加导致冲刷加强,使得新鲜矿物持续出露。由此,Raymo建立了抬升与风化的联系。
硅酸盐风化消耗CO2确信无疑。但CO2与温度的直接联系得益于Vostok冰芯记录:过去16万年大气CO2浓度变化与冰期-间冰期的温度变化非常一致;谱分析显示CO2由强烈的轨道周期,暗示CO2浓度对气候变化有驱动作用。
选择指标表征大陆风化强度是成了建立假说的关键,Raymo选择了锶同位素比值。简单地说,海水中的锶是两个端元的混合:洋中脊热液活动提供的锶,具有较低的87Sr/86Sr值;地壳物质风化通过河流输入海洋的锶,具有较高的87Sr/86Sr值。由于海水中锶的滞留时间远大于海水的混合时间,所以一般认为海水的锶同位素比值是时间的函数,大陆风化越强,海水锶同位素比值越高。
以锶同位素为桥梁,Raymo基于当时极为有限的古高度数据提出,40Ma以来,锶同位素比值升高与喜马拉雅-青藏高原、安第斯山抬升造成的化学风化加强有关;风化降低了大气中CO2含量,促使冰期形成。此外,她比较了显生宙冰期和锶同位素序列的关系:二者时间上一致性。同时,在文章的标题中明确提及Chamberlin (1899)的思想,获得了交口赞誉。她1991年Geology论文的审稿人评价是“复活了一个有趣的理论”,“势必引发争议。…品位之作,我喜欢”。
新说法有争议本来毫不稀奇。稀奇的是Raymo在GEOLOGY写文章论假说,批评的文章竟然发在NATURE上。来自MIT的Peter Molnar和剑桥大学的Philip England合作在Nature上发表了题为"Late Cenozoic uplift of mountain ranges and global climate change: chicken or egg?"的综述文章,提出气候变化-风化-侵蚀-地壳均衡之间存在一系列的正反馈:降温使得风化、剥蚀加强,消耗大气CO2,导致进一步降温。侵蚀和地壳均衡可能改变高程分布,使得山体更高;批评Raymo的抬升-风化颠倒了构造-气候之间的因果关系。没有谁比对手更适合标定你的地位了,对手越强说明自己的等级越高。
但是,这个看似严厉的指责是以降温为起点的,反而成了Raymo的垫脚石。在1992年她和导师合作的Nature文章中,Molnar和England提出的“降温-剥蚀-均衡-抬升”的解释被当成了"抬升-风化"假说的正反馈的一部分,“may in fact provide a fully complementary source of positive feedback”。这就更显得人家厉害了。有人气势汹汹来攻,结果Raymo挥了挥衣袖,就把人家招安了。
其实,Raymo也知道,正反馈是"抬升-风化"假说的最大弱点:抬升导致侵蚀加剧,CO2浓度降低,造成降温。侵蚀加剧会引起地壳均衡反弹,导致进一步抬升,进一步侵蚀,进一步降温。然后,然后地球就被冻死了。
当然要有负反馈。Raymo和Ruddiman提到了三种可能的负反馈机制,今天的进展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4: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