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周刊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henghuozhoukan

博文

当心胃食管反流病---勿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相混淆

已有 4261 次阅读 2013-10-6 22:11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医疗

当心胃食管反流病
勿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相混淆


 
■汪忠镐 季锋 吴继敏
 

A 贲门部:反流的发生器;
 
B 咽部:反流的反应器;
 
C 反流的效应器;
 
D 上气道:反流的哮喘样激发器
 
日前,笔者从北京协和医院第七届过敏性疾病国际高峰论坛上获悉,世界上有数亿过敏性鼻炎患者和三亿过敏性哮喘患者,过敏成为全球第六大疾病。据介绍,过敏的临床症状比较多,专家表示,“咳嗽、皮疹、鼻炎、哮喘、喷嚏、嗓子痒、眼睛红……再没有第二种疾病能像过敏一样可以遍布全身。”
 
过敏具有“千奇百怪”的临床症状,其过敏源“五花八门”。
 
笔者于2003年非典猖獗之时,不停地咳嗽、咳痰,不断喷嚏、眼泪、流涕、鼻塞、耳鸣、头晕。当时五官科专家用鼻镜一窥便说典型的过敏性鼻炎,接着第二句话是这病治不好。刹那间像被宣布得了不治之症。更糟糕的是,笔者通过在网上查资料得知,过敏性鼻炎几乎必然要发展到过敏性哮喘,这一症状被称为“哮喘鼻炎综合征”。
 
果不其然,笔者在2004年12月某深夜出差在外时,出现了严重憋气、喉部发紧、不停地咳嗽,并伴有咳不净的痰,此时小宾馆服务员已回家,无奈中笔者呼天喊地、百般挣扎,宾馆中只有自己一人,无人相助,在深更半夜中已是岌岌可危,好在最后还是通过急诊获救。次日犹如平时一样依然完成连续5小时的重要任务。医生对此的诊断是“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此后,笔者频频出现夜间憋醒、喉部紧缩、吸不进气、呼气困难的情况。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夜间几乎窒息的状况出现达4次之多,每次都被送往大学附属医院抢救:呼吸机、激素和氨茶碱,诊断完全同前,无人有任何异议。终于有一天,笔者做了食管24小时pH酸碱值监测,明确了有胃食管反流,用相应的药物稍有好转,但又发作一次居然到了昏迷程度。最终说服了医生,为笔者施行了胃底折叠术,术后呼吸顺畅,至今已七年有余。得救后笔者立即走上了救治同病相怜者之途,为其雪中送炭,从而组织了胃食管反流专科,看病上万,为上百成千病人做出了不是过敏鼻炎哮喘而是胃食管反流的诊断,对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施行了胃镜下的射频治疗术或胃底折叠术,缓解者九成以上,三成病人疗效很好,未再发作。最近加上了选择性迷走神经切除,疗效很好者几乎达到六成,尽管还有不到一成者认为效果不好,自然有待我们研究。
 
胃食管反流的典型症状是烧心、反酸和胸痛(附图 A),但有高位反流的人会出现许多不典型症状。高位反流要经过咽部,这里有一个鸟嘴样狭窄或喷嘴(附图B),反流物或胃气上逆或《金匮要略》描述的“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的奔豚病”,当如上所述的反流冲过喷嘴时引发喷洒现象、形成无数微滴(我们已以实验证明),立即受到侵袭的是咽喉部(附图B)、鼻咽腔(附图C)和气道(附图D),从而引起了喉部激惹或过敏性鼻炎或过敏性哮喘样发作的临床表现。通过包括笔者在内的工作,已观察到70多种久治不愈的疾病或临床表现,只要找到了这些久治不愈疾病的病根事实上就为病人带来了希望。
 
这70多种久治不愈者包括咳嗽、鼻炎、哮喘、喷嚏、嗓子痒、眼睛红、呛咳、流泪、耳鸣、反复中耳炎、喉部发紧、喉痉挛、胸闷、憋气、反复肺炎、支气管炎、肺气肿、气胸、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阻肺、心绞痛、前胸痛、后背痛、肩痛、房早、室早、窦缓、房室传导阻滞、高血压、不明原因的晕厥、膈疝、贲门失迟缓、十二指肠淤迟症、三叉神经痛、呃逆、嗳气、嘴唇发麻、清嗓、咽痛、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舌头烧灼、口臭和牙腐蚀等。
 
看来,胃食管反流是第二种和过敏一样的“千奇百怪”的临床表现,可它却是一种内源性的自己折磨自己而又经常不被知晓的疾病。好在胃食管反流是属于一种可治的疾病,笔者建议,久治不愈的过敏患者或有其他疾病及症状的患者,在过敏、呼吸、消化、五官、口腔、心内科久治不好时,不妨到消化科检查,看是否患了胃食管反流病。
 
《中国科学报》 (2013-09-13 第19版 医药)

http://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13/9/277881.shtm?id=277881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81715-730620.html

上一篇:先心病需要三级预防
下一篇:肿瘤标志物,你知多少?
收藏 IP: 60.10.6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5: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