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我们讲宇宙和日晷的故事。
宇宙一词的本意,古代是指房屋的屋檐和栋梁,逐渐发展为“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表示空间和时间的概念,庄子最早将宇宙二字连起来使用,成为中国古典哲学领域的关键词。广义的宇宙表示无所不包的世界,对应于西方的cosmos和universe;狭义的宇宙表示时空,对应于西方的spacetime。我们这里讲的是狭义宇宙,即空间和时间的科学概念,以及它们和日晷的故事。
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时空翻译成英文是spacetime,表示空间的space在前,表示时间的time在后,刚好和时空的语义顺序相反。实际上,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首先认识的是空间概念,然后才逐渐深入地认识时间。不知是为了押韵,还是有别的意味,亦或纯粹出于偶然,时空一词成了狭义宇宙的别称。我们在此不做过多的讨论,时空就是宇宙,宇宙就是时空。
现在,让我们闭上眼睛,试想一下,在文字产生以前,在农业起源以前,在那个还是蒙昧混沌的时代,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了填饱肚子而四处奔走,用尽心机。据考古研究,原始社会人类的平均寿命只有15岁,夏商时期18岁,秦汉时期20岁,在经济发达的唐宋时期,人类的平均寿命也才只有30岁。我们现在知道的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灿烂的红山文化、仰韶文化、良渚文化、龙山文化等古代文明,都是平均年龄18岁左右的远古人类创造的。而对于万年以前,农业尚未起源,还是狩猎采摘赖以生存的时代,少年人类面对着日出日落,斗转星移的自然现象,是怎样开辟鸿蒙,规划天地,掌握命运,成为宇宙主人的呢?
《西游记》中菩提祖师曾经问孙悟空,“你到洞中多少时日了?”孙悟空回答,“弟子不知年月,只记得山桃熟了七次,被我饱饱吃了七回了!”人类起初也和顽猴一样,不知道年月,没有历法,只是掰着手指头从1数到10,或者掐着手指头,从1数到12,或者用绳子打结,或者在地上画线,记录最基本的数字。太阳升起一次就是一天,月亮圆满一次就是一月,果实成熟一次就是一年。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人们不想被冻死,也不想被饿死,所以在有东西吃的时候尽量多采集一些,多储存一些,留以度过漫漫寒冬。远方的果实会不会更多?远方有多远呢?冬天有多长呢?应该储存多少食物呢?为了活下来,人们必须扩大活动范围,掌握地理空间,获取更多资源,必须准确地预测时间,合理支配,精打细算。
率先觉醒于天地之间的是,繁衍生息在这片后来被称作中华大地上的人。生活在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先民,注意到自己身体的影子和太阳有关系,太阳低,影子长,太阳高,影子短。身影在一天之中会改变方向,在一年之中会改变长短,影子变短时春暖花开,食物充足,影子变长时草木凋零,饥寒难耐。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春天到底什么时候能来?于是,终于有人模拟自己的身体,在平地上立起一根八尺高的木杆,日复一日地观察影子的长短,并在地上画线记录影子的改变,探究空间和时间的奥秘。立杆测影是人类历史上科学的开端,这根直立的木杆叫做表,表杆的日影叫做晷,地面上画的晷影的刻度线叫做圭。利用太阳影子测量时空的科学仪器在历史上有很多名称,例如:中、表、槷表、圭表、圭臬、日晷、晷仪等。考古资料显示,中国人立杆测影至少有八千年连绵不断的辉煌历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冯时教授在《文明以止》一书中满怀崇敬地写道,“事实上,表作为一种最原始的天文仪器,它的利用不仅是古代空间与时间体系创立的基础,而且毫无疑问是使空间与时间概念得以精确化与科学化的革命。因此,表的发明对于人类文明与科学的进步而言,其意义是怎样评价也不过分的。”
由于“表”已经是现代各种仪表的统称,我们特别使用表示太阳影子的“日晷”一词,来称呼所有“立杆测影”相关的科学仪器。从今天开始,我们就尝试讲宇宙时空探索和日晷立杆测影的故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00: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