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与天文地理 密切联系,钦仰昊天,历象授时,更是官方和民间,尤其官方的不辍笔耕之传统。
笔者一直秉持从数学模型的角度,观察传统天文及其推理逻辑,其中至关重要的基点便是人视周天的方位。
这关系到参照系的认定,以及由此做出的种种天象标定及其轨迹拟合问题。
失此理论基点, 则无以复盘古人的衍进逻辑和学说建构,无以证明 玄者非玄,中华本自天文的真实史实。
古人关于天地高远的测算,在《周髀算经》及算经的历代注解中言明;
已知表高情况下的日影追踪及方位变迁规律的推导
古人的观天成果大致可分为两类:
1、天文志: 观天象预警祸福灾详,汉魏晋、唐宋尤昌,今已定性为迷信;
2、律历志:乐曲律吕通常 跟历法分开论述。
本文旨在试图导论律历志中的历法相关知识。
一、传统文化中数学模型----星盘的来源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里,酷爱甚至热衷某一类数学模型,即诸如下图的星盘。无论术数类的推算还是历书中的节气时令表达,均藉由这一数学模型。
注:西欧所谓的明朝以前他的古代图式,应为比附创造,细究其天文文化习惯及它的方位运算等词汇,能看清其是无本之源、天马行空。
1、视天基点:
现以典籍所述的 北极出地 三十六度来论,即西门豹整治女巫的邺城所在位置,以仰头视天景象为例说明,图示如下:
古代元周天度数为三百六十五又四分度之一,今天为三百六十度,故古代北极出地三十六度换算为今天北纬度数如下:
现代地球宇宙模型下的视天图示
明朝及之前记录的天文窥管
北极窥管对准北极星后可得北极相对地平线的仰角----北极出地度数
清代传教士重制的北极窥管器------象限仪
图示传教士所制观象仪,实则中华传统形制,西方缠枝雕梁修饰而已。
2、视天基点参照系下的天象方位标定:
古人望向自己模型建构的天球赤道,看到春分时节的四象二十八宿图景
现代作图理论说明 古代朴素视天模型下的视天图示
古代朴素 视天模型下的视天图示,上半部分确为天覆地载,确似“天倾西北、地陷东南”
上图AB直线实质是沿屏幕垂直方向 内外膨胀开来的椭圆面,若人 背北 面南、左东 右西,则真实场景如下图AB黑色虚线椭圆圈。
显然,此椭圆圈南高北低,即A高B低,A可见、B不可见。
A点处的南方朱雀七宿在上,东苍龙七宿正在半出东方地平线,西白虎七宿正在半没西方地平线,北玄武七宿隐身沉没于地平线以下。
上图正是春分时节的夜晚,二十八宿在南天 星空所呈现的视野天象。
二十八宿周天环绕各占的圆弧度数(古人圆周总计三百六十五又四分度之一)
北宋苏颂《新仪象法要》所载《浑象东北方中外官星图》(伊世同摹本)
3、视天基点参照系下的天象运化拟合模型:
以现代天文理论来讲,地球自西向东转,而恒星相对恒定不动。
根据互为参照系理论,以地球为恒定不动,则恒星(包括北极以外的所有星宿)自东向西转。
这契合了现实立足大地的人类,千百年对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的经验认知。
参照系在大地和北极星,所建构的理论模型就无所谓日心说还是地心说,除非人类走进了航天科技的进程。
所以西方演绎的明末清初 日心说之争论史实,疑点极多。
显然,以北纬二三十度的中原古人来看,天体行圆是没问题的,天体相对大地运动也是没问题的。
因此,站在北纬35.5度(古代为北极出地36度)的位置,背北向南、左东右西,会发现:
四象二十八宿按上图顺时针右旋,自东向西运行,依次行经南高天后、 渐渐沉没于西方地平线。运行示例如下动图:
背北面南,左东右西,南星空的日夜旋转方向
然而当面对北极星空,即背南面北、左西右东时,则视野如下图,所有星象围绕北极星左旋:
我国典籍叙述如下:
北极轴线 自北极出地角36° 下扫,直到与北方地平线重合,则尽观北方地平线以上的北方星象出露;
北极轴线 自北极出地角36° 上仰及后视,依次上仰至下图的黑实线、红箭头线、红线,则尽观东 西 南 地平线以上的星象运化。
在北地平线上仰起,经过 仰角36°的北天极,直到仰角72°的图示黄虚圈内的所有星体,均循着黄圈箭头方向,逆时针东升西落。落点出点正好在北地平线一线。
故而黄圈内围绕北天轴旋转的星象全年可见。学术上称此黄圈为北纬35.5度地区的恒显圈,我国古代典籍记载亦是常识。
秋分以后的北天星空及附加地面分野图
(右下部分冬至后逆时针绕到右上位置可见,左下部分来年春分后逆时针绕到右上位置可见)
传统语言的九重天/九天/九霄云外:月、日、金、木、水、火、土、星宿、银河天 ,均有各自的圆球壳子轨道面运行,类似九层圆壳玻璃罩,层层相透明 ,罩罩有星体自行运转。
此图所示当为圆球壳层层嵌套,不是圆环面层层嵌套
另外所谓天圆地方,实质是说明天体行圆,东升西落,自然凸显大地有东、西方位,能够建构正交方位坐标系的问题。本文不做详述。
关于中原之中及中国之中的问题,反映了古人基准点在我、参照系在我的思维,并不是无视地理地形的强行唯我独尊和傲慢。本文不做详述。
二、观象授时分析
北斗七星及二十八宿所在天赤道周圈刻度划分
日月一年十二会所对应的二十八宿十二次
古制莲漏时刻一
古制莲漏时刻二(昼夜总共一百刻=十二时辰=24小时辰)
昼夜百刻日永日短之图(昼夜总共一百刻=十二时辰=24小时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21: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