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学基础研究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neculture 语言理解&知识表达

博文

第五代计算机为何在“智能化”阶段的发展像蜗牛般的徘徊前行?

已有 18435 次阅读 2012-8-22 11:54 |个人分类:融智学前期探索|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计算机, 逻辑学, 哲学家

首先,因为“智能化”是一个笼统不清的称谓。

例如,自然人的心理智力就有众说纷纭的多种观点——这是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再如,计算机的人工智能也有相互对立的两种观点——计算机科学研究的领域。

另外,还有从古至今一直没有说清楚的爱智慧学说——属心智哲学探讨的领域。

同时,也酝酿着重大突破

采用博主的融智学问的观点来看,“智能化”可一分为三即智慧、智力、智能。

例1:图灵测试——判定计算机是否具备自然人的智力?

图1 图灵测试示意图

 

例2:中文房间——旨在说明计算机即使通过图灵测试也不具备自然人的智力。

图2 塞尔的中文屋子示意图

例3:思辨系统——三类双语协同处理知识和信息的一系列孪生图灵机即多胞冯氏机蕴含了计算机不理解的中文房间——它本质上可以优化为一个广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这是单一的图灵机即冯氏机所不能理解的中文系统)

    以下是协同智慧得以实现的基于广义双语信息处理的计算机辅助思辨系统原理的组图。

图2 三类孪生图灵机蕴含着三类双语即广义双语信息处理的原理及其以汉语为例的典型示例

图3 言和语的关系(同时也是语言和信息的关系)原理即序位法则(第一基本定律即本真信息唯一守恒法则)

 

图4 自然语言理解的形式化路径(双重路径蕴含第一、第二和整合的所谓“第三路径”)

 

图5 普通语言学和形式语言学共同研究的基本对象及其派生对象(该理论模型体现了语言和信息的关系)

 

图6 第七代编程语言和形式化双重路径蕴含在上述六代编程语言和两条形式化路径之中

 

图7基于线性数字计算的人工智能、基于广义双语的协同智慧(间接计算系统 信息恒等式)、基于多元智能的人类智力

 

图8 言和语的关系(即语言和信息的关系)及其典型实施例(以中文信息处理为例)

 

图9 序位恒等式即本真信息在广义文本之间转换所遵循的形式信息基本定律及其应用示例

图10 基于信息恒等式即天平原理(第二基本定律:形式信息转换法则)间接形式化方法和间接计算模型

 

“三智”(智慧、智力、智能)融通融合可在教育和管理两方面推广普及基于汉英双语协处理软件编程模式。 

 

11  广义双语教管信息处理的协同化双重路径即融智途径

    由图11可见,第一路径止步于智能化阶段,也就是说,前四个阶段均为少数计算机编程人员涉猎的领域,由于“强智化”即“强人工智能”的“图灵测试”要求太高,因此,至今都没有任何一台计算机能够全面通过“图灵测试”。“弱智化”即“弱人工智能”的观点已经被塞尔的“中文房间”所证成,因此,第一阶段的“数字化”和第六阶段的“弱智化”可以通过“间接形式化”方法和“间接计算”模型形成“第二路径”,以此区别于“第一路径”。再进一步,则可通过“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结合而构成的“双重路径”形成“协同化”即“第七阶段”,从而,真正地跨越“智能化”瓶颈。这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假设,即:三智融通融合形成广义双语教管信息处理的协同化双重路径即虚拟的“第三路径”或融智途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197d9301012b7f.html

 

从图灵机到图灵测试再到中文房间均可纳入广义双语信息处理模型来解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5197d9301012b2s.html

 

关键词:图灵测试  中文屋子 (三类双语协同)思辨系统

 

哲学对话是哲学家们在各自独立思辨过程中相互之间发生的理性对话。数学的定量分析和逻辑学的定性分析是哲学思辨和理性对话的基本方式。分析哲学作为哲学思辨和理性对话的主流及其传统延续至今,时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代计算机及其国际互联网时代为数学的定量分析和逻辑学的定性分析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电脑辅助方法和形式化工具

电脑表现出的人工智能作为它者的出现,与语言和文化以及受教育程度等背景大相庭径的人脑表现出来的人类智力作为他者的出现,不仅具有不同的作用,而且,必然派生出人脑和电脑两类脑融合表现出来的协同智慧作为他者乃至它者的各种结合现象这与人脑和电脑各自独立分离时的情形有很大的不同。可称这种人脑和电脑结合而形成的双脑协同智慧现象为一种典型的智慧融通融合现象,为便于区分三类脑智,可暂时称之为“第三脑智慧”。这对当代的哲学思辨和理性对话也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以往的心智哲学理论所述的两种“智能观”即阐述“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两类哲学观点,实际上分别代表或表达的是人们对“第一类脑即生物脑的虚拟心理智力”和“第二类脑即物理脑的虚拟数理智能”的基本看法。两者可视为古希腊哲学“爱智慧”传统分别在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及其相应的心智哲学上的具体表现形式。换句话说,心理学研究的人类大脑智力计算机科学研究的人工电脑智能及其相应的心智哲学进一步试图探讨在古希腊哲学家“爱智慧”传统基础之上通过自然语言形式化途径构建具有智慧科学研究性质的融智学问,其特征在于重点研究“第三类脑即生物脑和物理脑之间合理分工、优势互补,高度协作、优化互动的虚拟协同智慧”。由此区分智力、智能、智慧三个关键性基础术语,如果采用英语来描述即心理学研究的自然人大脑智力、计算机科学以及软件工程技术研究的计算机电脑智能和古希腊哲学家崇尚并追求探索且影响至今而仍在研究的智慧——融智学称之为人机协同的双脑智慧。具体反映在计算机编程语言的进化形式上就是把第五代计算机和第五代编程语言所共同遭遇的“智能化”难题“一分为三”即“(专项功能的)强智化”、“(普及功能的)弱智化”和“(整体功能的)融智化”作为“智力、智能、智慧”的体现。这三类“智”如何通过具体的语言而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而又不会引起歧义或误解呢?以往的语言学和语言哲学都没有也不可能深入地探讨过这个问题。

以往的语言哲学理论所论述的“语言观”即分析“语言”、“思想”或“心智”、“世界”三者的关系——早期维特根斯坦所关注的三个理论范畴也是弗雷格的“表达式”、“意义”、“指称”以及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涵盖“意义”和“指称”),以及对“语言游戏”和“家族相似性”的探讨——这是晚期维特根斯坦所关注的两个实践范畴。笔者早期对中文“意”、“意义”、“义”三个类的划分,自然地引出了对中文“物”、“物理”、“理”三个类的划分,以及对“文”、“文法”、“法”三个类的划分。其中,近期对“言”和“语”两个形式类的区分,仅限于对“文”乃至“广义文本”的内部两个基本形式类的划分。而对“物之理”、“意之义”、“文之法”和“道之本”四个基本抽象类的划分,则是更深层次的“本真信息”探讨。这种基于汉语或中文思维而形成的“世界观”及其“方法论”如何与西方分析哲学的基于印欧语例如英语或英文思维而形成的“世界观”及其“方法论”之间达成有效对话呢?笔者与塞尔之间通过多次对话,终于在今年就最基本的一个抽象范畴即“基础关系”达成了一致的看法和语言描述即Fundamental Relation”(道之本)。这也就为笔者探索了很多年的整个“文化基因系统工程”涉及的宏观哲学框架(本真信息和广义文本即涵盖所有“物类”乃至“意类”的广义的“文类”及其八大形式体系)以及可采用间接形式化方法加以描述的微观科学体系,即“言和语的关系”及其一系列可形式化描述的具体“文类”或“形式体系”——如果说这是语言和信息两个形式类的“迭交”原理,那么,“智慧化”内容就是“意类”,而“物类”则涉及一系列很具体的“个例”和“群例”及其所具有的质能载体物性特征。

本文通过“图灵测试”、“中文屋子”和“思辨系统”三个术语及其代表的理想实验旨在揭示它们分别代表或表达的三类脑智,即:人类智力、人工智能和协同智慧即本文试图在基于“图灵测试”和基于“中文屋子两种“智能观”即“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基础上推进一步,建立一种新的“智能观”即阐述“第三类脑的虚拟智慧”的哲学观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4143-604730.html

上一篇:什么是语言科学的研究对象——“言本位”从根上解决问题
下一篇:塑造人类共同体的先进文化:建构政治文明知识中心
收藏 IP: 183.160.3.*| 热度|

14 白冰 黄华军 龚文引 唐常杰 王志杰 刘晓峰 樊晓英 李伟钢 黄育和 洪昆辉 杨海涛 唐依明 杨正瓴 晏燕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 10: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