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津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jzhao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博文

地震预报一定能取得进展 精选

已有 14335 次阅读 2013-5-14 15:2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5月15日更新新内容,欢迎大家踊跃提出建议)

每年通过专家评审后向国务院上报的地震预报意见,准确率很低,重大的地震危险区一再漏报,预报来预报去的结果与不作预报的结果差不多。如2001年昆仑山口西8.1级大地震,预报为无震区,结果却发生了国内最大的一次地震,由于人员稀少而幸免造成巨大损失。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都没有预报出来,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我国地震预报工作应当好好改进。我作为评审委员会成员感到十分痛心,十分愧疚,我们没能尽责把好关。

 

要摆脱行政化的管理,否则还是没有出路

 

我们每年都动员各省很多人员,作了大量的观测,取得海量的数据,研究来研究去,对来年中国可能发生的地震危险区作出预测;然后开评审会,发一大摞材料,通过半天的专家评议后向国务院上报。但是,地震预报意见的准确率很低,一再将重点地震危险区漏报,地震一来又弄得手忙脚乱。2013年地震预报会是在2012年12月中召开的,不到半年,就发生了这次的芦山地震,又是恰恰在我们重点监测区之外,当时大家关注的是南北地震带的北段与南段!”这是为什么?很需要大家冷静地客观地反思再进行研究,那里出了问题,以寻求改进预报工作。要撇开追问行政责任,如果将两者纠缠在一起,则不可能深入探讨下去。

 

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中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大陆国家,我们要在我们这块国土上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防止地震带给我们的巨大灾难,不能叫地震一次一次地夺取几十万人的生命和巨大的资产,摧毁掉可爱的家园。在解决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之际,除去发挥行政部门的作用之外,更要充分发挥我国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与献身精神,抒发自己勇攀高峰的壮志。

 

现在进行地震预报研究,使用了60-70种参数,包括有地震学类的,地形变类的参数,流体类的参数,电磁类的参数,以及应力类的参数(如小震源机制解,GPS及地表应力应变分析等),和重力变化等内容,每年收集了大量数据,动员各个研究所、各省地震局科技人员参加活动,应当说大家是很尽心尽力的。

 

与过去相比,进行地震预报的思路也有了很大改变,如现在强调了要以“基于新的观测基础,新研究成果应用和汶川地震的总结反思,清理调整研究思路”和“以大区域构造动力动态过程为主线,循着边界动力-区域动态场-块体与边界带-应力应变增强集中区-强震危险性判定的思路;强调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动态与背景结合、统计与物理分析结合的原则。重视大背景与大动态研究结果对数年趋势判定的约束,对重点战略区(南北地震带、华北地区、天山地震带等)逐步加强基础性地学成果的应用,……。”这一地震预报新思路与新作法是很有重大进步,意义重大。这里强调了区域与边界力的动态分析,强调多学科综合性研究、动态与背景结合、统计与物理分析结合的原则,核心思路是对的。但是,具体的作法是否贯彻了,客观条件是否允许等等则要有个过程。这次在重点监测区南北地震带内,我们提出加强北部工作及南部工作,结果又忽略中部,芦山地震恰恰发生在中部!为什么?哪儿出了问题?认识与实际相差太大。我想不外乎:一是我们取用了很多参数,可能关键性参数还是没有取得;二是必要数据的观测数量与质量可能还存在问题;三是可能我们在数据资料综合分析上有问题,最后在形成新的认识提出对危险区判断上进入误区。这些都要从更高层次上来作分析判断。半天的专家评审会,或是一天的专家研讨会是难以解决问题的。要多选用一些能人,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从多方面探讨总结是必要的。行政管理式的地震预报研究是没有出路的!这是要害,这是瓶颈!

 

我近些年来一直在研究巴颜喀拉地块的形成演化,在印度次大陆持续北推下,巴颜喀拉地块持续向东运移,使巴颜喀拉地块的周边成为地震多发地带,最近几次大地震都是发生在这个地带,为什么这些地震老是漏报?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及其周围地区一直有多个单位在作研究,地震学的、地质学的、地球物理学的,打了一些地震钻井,大家在这次芦山地震前观测到了什么异常现象,迄今还没有消息发表出来;再有,群众的地震监测活动,生物的反应也未见报道,过去松潘地震、汶川地震都有很明显的异常出现,也未见宣传,地震狗的表现也应重视,我们在期待。

 

有些专家提出自己对这次地震早有预测,我希望他们能有进一步的阐述,为什么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是预报依据不足,是专家本人也无把握,坚持宣传不够,还是管理体制上有问题?又比如,我们把雅安一带划为非应力应变集中区,可能是因为当地所测的运动矢量差很小,误以为应力应变不会集中,但是,事实上它是一个地震危险区,这说明过去的分析有误区;在汶川地震以后地质力学所在宝兴设台作地应力观测,地应力高达25兆帕(357米深),地震前有人测得的地应力也是25兆帕,很高(方法精度是否一样?),汶川地震后地应力还未得到释放(?);4月20日芦山地震后还未测到地应力,异常应力是否释放了?昆仑山口西大地震,震前地应力是21兆帕,震后是3兆帕,降低到了正常值。宝兴地应力观测表明,地应力随测量深度不同也会有很大变化,如何观测取得的结果更有代表性?利用GPS所得的“无应力应变集中”的情况代表性,两者可能并不相同。

 

进行活断层调查很重要,因为地震发生是沿着活断层以及相应的活动构造体系发展与转移的,这是地震预报的基础性工作。但是汶川地震以后进行了多次活断层调查,这次芦山地震以后又有多家进行活断层的调查,提出震源与断裂的关系。要知道震源是在深部,几千米到10多千米,乃至几十千米深,仅仅在地表调查是弄不清深部震源点所处的断层与岩性情况的,按照地表产出向下推测其可靠性是很差的。第二是一条活断层上下及沿走向岩性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以及以前的松潘地震沿龙门山断裂带都有活动,但情况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需要有更为精细的地壳深部十几千米处构造的探测技术方法。

 

李四光先生强调指出,活动断裂及构造体系,地应力以及一些辅助性的方法相结合是基本的预报思路。当年,李先生在邢台地震后所作的河间地震预报,以及指出向唐山滦县发展趋势是很正确的,可以作为参考。李四光提出的地震预报的途径还是一个有成功希望之路。地震局提出的地震预报新思路,是对李先生地震预报思路的发展和丰富,这是前进了一大步,他们已将这些不同学科的观测结果结合起来,很不容易。但是,还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把各种现象所反映的地块物理力学性质、地下岩石运动以及地应力的作用与积累结合起来分析,统计方法也要用,但是不能太笼统。

 

地震学方法是几十年来监测地震与预报地震的主要手段,已提出近30种参数,还需要从宏观统计向具体的物理分析方面发展。

 

在中国当前科学预报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采取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多学科结合、多部门合作等措施非常必要。这里,本地群众观测和提高防震意识是第一位的,毕竟他们才是经历者承受者,他们最关心自己,而地方相关部门领导的风险决策作用也是起着关键作用。以唐山大震时的青龙县、海城地震的地方领导、松潘地震时地方当局为例,他们的作用太重要了。我们国家国土面积太大了,各地地震地质情况又很不同,统一管理很难周全,需要加重地方当局的责任,加大其防灾的主动性,应从国家层面上决策。

 

1975~2001年间,中国地震科学家对24个4~7级地震作出了成功或一定程度预测。其中21个是依据前震、小震活动、地震序列信息作出的预报。这些成功经验十分宝贵,要很好地总结分析,明确取得成功预报的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经验。1976年松潘虎牙大地震是预报成功之例,为什么,同样的龙门山断裂带上的多个地震又未能成功预报。利用小震活动与大震发生之间的关系预报地震,迄今为止,有的预报成功,有的则又未能成功,也并不清楚。

 

总之,李四光先生一直强调地震预报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路,可以借鉴引用外国的经验,但不能跟在外国人后面走。中国人应当有志气解决中国多灾的国土的防灾减灾问题,建设好我们自己美丽的国家。中国的地震预报研究可以走在世界前面。

 

巴颜喀拉地块是属于青藏高原北部的地块

 

通过认识巴颜喀拉地块的运动与周边地块的相互作用产生了一个个大的地震的机理,我们才能更深入一步地认识大陆地震发生的条件。以地震研究为例,见图。近些年来的大地震都发生在其周边。地块的运动如黑箭头所示。成都西边的三个红点分别代表了虎牙地震、汶川地震及芦山地震的地震震中。

这一地区,从1950年以来的地震活动情况如图2所示。可见沿龙门山断裂带及鲜水河断裂带地震不断,隔一段时间就要有一次地震发生,规律性很明显,这也为人们预报其发生,防止其对人员财产伤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巴颜喀拉地块位于东昆仑山与南部的金沙江缝合带之间,可以分成东西两大块,东部则以松潘-甘孜地块为主。地块的地表层是以三叠系海相复理石沉积为主,向下直到二叠系,石炭-泥盆系也是海相地层,这些地层沿鲜水河断裂已有发现。地震探测,表明三叠系海相复理石沉积有10-14千米厚,这是指地块西部调查的结果;高锐等在松潘地块的深反射地震探测得出6-7秒双程反射时间深度(约为20千米上下)有一个强烈反射面,估计与海相地层底界面相当,或其下面残留的大洋壳顶界面相当。在东部龙门山断裂带南部还分布有岩浆岩体和变质杂岩体,这些岩体力学性质海相地层的岩石力学性质有很大不同,对地震的发生有很大影响。作地震危险区分析时要注意。还有沿地块四周各地段地震发生的周期也并不相同。

 

强化防震措施,提高人们的防震自救意识,

是减少损失的现实途径

 

地震预报重要,但是回顾地震的灾害,造成人员财产损失最大的因素是地震造成房倒屋塌,山崩地裂,滑坡泥石流等,这些损失完全可以采取其它措施加以避免和减小的,在今天我们的国力强大完全可以找出办法解决。

 

建议,一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国土特点,城区发展规划,在宜居地区搞好防震住房建设,不适合居住生活的地带(地质危险地带)要做到有计划的调整搬迁;二要进行防震房的建设。汶川地震后建造的房屋坍塌很少,证明这是一件很有效的措施。这方面,科学技术开发已取得许多很好的成果与经验,应加以推广,国家有关部门应继续引导社会各界增加投入,并对重点项目给予支持,鼓励发展,以形成大产业;三,加强对群众的防震教育,提高防震自救意识,这方面好的实例很多,海城地震、唐山地震、松潘地震、汶川地震等都涌现出很多人和事迹,需要广泛宣传推广学习。同时也要发扬地方与群众预报预测地震的积极性。

 




4.20雅安地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38141-689887.html


下一篇:关于李四光油气勘查理论的说明
收藏 IP: 117.79.232.*| 热度|

66 赵建民 陈桂华 马璠 苏德辰 龚循强 俞立 陈辉 王连军 郑新奇 刘琨 刘洪 高召顺 毛宁波 陈龙珠 姜伏伟 徐大彬 王西宝 吴淼 杨正瓴 曹周阳 陶健 李土荣 李天成 刘小东 陈福强 周华 曹俊兴 赫荣乔 李宇斌 陈飞 王振涛 顾世建 贺乐 杨学祥 徐留芳 吕洪波 鲍博 冷成彪 王鹰 张冲 康建 李晓明 百姓 李学宽 唐凌峰 闫相相 池顺良 庄世宇 郭保华 白图格吉扎布 陈筝 程起群 杨新铁 aliala Majorite zhangcz07 limingicm Hosieii Sainter beta81 fantl yunmu mb0x dulizhi95 starwind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2:4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