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zhongq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zhongquan

博文

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发震断裂不同

已有 5992 次阅读 2013-5-7 09:07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

参与本次“4·20芦山地震”研究的除本人外,还有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应丹琳、曾庆高级工程师,以及本人带领的项目组团队中的部分成员李志军、万双双、杭文艳、李洪奎和应文峰(系成都理工大学教师和学生)。

 

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发震断裂不同

 

一、芦山地震基本特征

2013年4月20日上午8点02分,四川省芦山县发生了Ms7.0级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的信息,地震震中为北纬30.3°,东经103°,震源深度13公里。根据这一经纬度数据在1:25万宝兴幅地质图上进行投影,震中位于四川盆地南宝山向斜与芦山向斜交界处(图1),处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其中南宝山向斜与芦山向斜由白垩纪(K)地层与新生代地层组成。震中位于双石断裂和彭灌断裂东侧,属双石断裂下盘,距双石断裂约1.5公里,距彭灌断裂约10.5公里。

图1 芦山地震震中周边地质图(据1:25万宝兴幅地质图)

图2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的芦山地震余震平面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地震余震在龙门山前缘彭灌断裂出露线两侧大致呈椭圆状分布。图3为芦山地震烈度分布图,等烈度线围绕震中也大致呈椭圆状分布,这说明此次地震破裂为点状破裂,受先存双石断裂和彭灌断裂控制不明显。

根据芦山地震主震震中位于四川盆地双石断裂下盘,震源深度>10公里,盆地内震中附近不存在相应的地表大断裂等特点,推断本次芦山地震发震断裂应为盆地内的隐伏断裂,所以震后地表破裂不明显。

图2 芦山地震及余震平面分布图

图3 芦山地震地震烈度分布图

二、汶川地震基本特征

图4 汶川地震震中周边地质图(据1:20万灌县幅)

2008年5月12日下午14点28分,发生的Ms8.0级汶川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公布的信息,地震震中为北纬31°,东经103.4°,震源深度14公里。按这一经纬度数据在1:20万灌县幅地质图上进行投影,震中位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映秀—北川断裂西侧(图4),彭灌杂岩体的西南角英云闪长岩中。地震距映秀—北川断裂约1.1公里,距彭灌断裂约12公里。

图5为汶川地震余震平面分布图,从图中可见,汶川地震余震沿映秀—北川断裂呈线状展布,完全受控于龙门山断裂带。

图6为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平面分布图,从图中可见,汶川地震造成的地表破裂十分明显,破裂沿龙门山断裂带成NE方向延伸,长度可达240公里,破裂带南段以逆冲破裂为主,北段表现为走滑破裂,完全受控于龙门山断裂带。

图5 汶川地震余震平面分布图(引用)

图6 汶川地震地表破裂平面分布图(引用)

根据汶川地震主震震中位于龙门山推覆构造带映秀—北川断裂西侧上盘,震源深度>10公里,破裂方向为北东229°, 倾角为32°等特点,推断汶川地震发震断裂为龙门山推覆体前缘的彭灌断裂,上盘为逆冲活动盘,因此上盘的映秀、北川地区受灾严重。

三、芦山地震、汶川地震异同点对比

图7为芦山地震、汶川地震震中周边地区断裂构造分布简图,此图根据1:50万四川省地质图及四川省数字高程模型编制。根据区域地质调查资料可知,北东走向的龙门山断裂带由彭灌断裂、映秀-北川断裂,汶川断裂共同构成,其中推覆体前缘的彭灌断裂为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与四川盆地的分界线;双石断裂、新开店断裂、熊坡断裂及龙泉山断裂为四川盆地内断裂,发育在三叠、侏罗、白垩及古近纪这套中、新生代原置地层系统中。图中标出了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震中,两者相距约86.25公里。综合对比两次地震的异同点如下:

1、发震构造单元不同:汶川地震发生在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而芦山地震发生在四川盆地内,靠盆地西南侧。

2、发震断裂不同:汶川地震由龙门山推覆构造带中出露地表的彭灌断裂引发,因此地表破裂明显,余震及烈度都明显受断裂控制,呈NE方向线状展布长达240公里;而芦山地震由位于盆地深处的隐伏断裂或新生断裂引发,属点式破裂,地表破裂不明显,余震及烈度呈椭圆状展布。

3、芦山地震和汶川地震都属构造地震,从构造动力学角度分析都与印度板块向北挤压碰撞有关,但从构造几何学角度分析,两次地震发震断裂和发震构造单元特征是不同的。

4、四川盆地西部现今表现为前陆盆地,俗称龙门山前陆盆地或川西前陆盆地,其西界为彭灌断裂、东界为龙泉山构造,在此盆地中断层具有前展式扩展的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断裂有逐渐向盆地内扩展的趋势,因此应加强对盆地内隐伏断裂研究的力度,避免在盆地内隐伏断裂上建造大工程和高密集居民点。

图7 芦山、汶川地震震中周边地区断裂构造分布简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31851-687386.html


收藏 IP: 202.115.141.*| 热度|

2 cambrians wanshuangs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8 17: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