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9-25日在夏威夷檀香山参加了美国晶体学会的年会,本来只有poster presentation,准备边开会边放松游玩的,结果刚到酒店的大堂,就接到“宿主和病原相互作用”分会主席的电话,要我给一个15分钟的talk (12分钟talk,3分钟答问)。还好,laptop是带着的。问题是poster的“坐台”时间是头天晚上, talk是在第二天上午,要讲一样的就比较重复了,最后决定另起炉灶,讲更新的东西。
坐下来仔细想一想, 其实 短的更难讲,talk虽短, 但五脏需俱全, 怎么能这么短的时间把问题讲清楚呢。我们一般把talk分成几个板块:题目--背景资料--研究假说或目标(hypothesis or goal or aim)--实验方法概述 (approaches)--不同部分的结果和小结 (results and summary)--总的结论(conclusion or take-home message)--致谢 (Acknowledgement),每个板块用相应的提示slide分隔, 引导听众。12分钟,根据我自己的语速,20-25张Slides打住了。接下来还是费了点劲的:
1。确定主题---分会的主题是宿主和病原相互作用--所以要有晶体, 有宿主和病原的相互作用。我决定讲我正在写稿的一篇文章--对13个病人血样中分离的14个抗体如何以不同方式识别艾滋病毒蛋白上同一受体结合位点的分析, 一篇包括14个晶体结构的大文章。主要是想听听众对其生物学意义的反映,以便获取新的写作灵感。
2。时间和听众决定了报告的深度和广度,准备PowerPoint之前, 首先要分析听众的组成, 看人下菜。讲多少背景知识,由时间和听众的组成决定。这次的听众组成复杂, 参加者和晶体有关, 但来自不同领域, 即便是“宿主和病原‘, 也有不同的疾病, 有专家, 也有学生,比较难搞。
3。逆向工作, 从尾到头做PPT:因为我已经知道最后的结论,所以很容易做了这张slides, 然后,分析一下, 要支持这个结论,最少需要哪些方面的试验呢?这样就把中间的部分的关键slides确定了。 最后, 要讲清这些实验, 需要什么背景材料呢?这样以5,6张的Background slides, 从HIV-1健康大问题开始, 缩小到病毒表面的受体结合位点--也是抗体的靶位,为讲抗体做准备,同时提出问题。
4。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想好slides之间的过渡语句,承上启下,把逻辑思路缕清。
5。完了之后, 一定要预讲几次以把握时间。
第二天讲,时间正好,从问问题的情况看,听众的理解和反应还是不错的,在酒店的大堂里遇见几个教授还找我讨论一些观点。
另外,听了大家的报告,还是有些体会,写在这里也许对新人们有些帮助:
1. 时间的把握是对听众和主持人的尊重,有一个报告人开题,一个代谢路径讲了3分多钟, 最后不得不快速跳过几张slides, 直奔结论,反正我就迷失了, 听不懂了。
2. Slide顶上的标题应该是这张slide的中心思想/结论, 一目了然。
3. 过渡语句的重要性还是要强调,如果想好了记不住,就在ppt 里以动画形式显示,对自己也是个提示, 听众也会有印象。
4. 能用图就不用大段的文字,“有图有真相”。好多三维结构的东西,能用movie就更好,配体结合,构象变化, 一下就明白了。避免过多的文字, 有的人满篇文字,听众哪有时间读呢?
5. 每张slide,尽量要做到显而简。你显示的就要讲到,不讲的不用堆在那儿。还有标记要清楚,x轴,y轴是什么,样品是什么等等。
6. 整个报告的slides, 最好用同一个模板,统一格式,统一字体, 显得专业。所有的字体,最好不小于18号,不然看不清。
7. 尽量避免直接从发表过的文章中拷图,文章的图字体小, 后面的人根本看不清。
8. 最后的结论,一定与最先的假说和问题呼应,给听众一个明确的take-home message。
9. 颜色的运用和搭配,记住有些颜色在远处是看不清的。
10. 抓住听众中的几个人,在演讲中要有眼神和手势的交流。有些报告人像是在背书,低着头或望别处,就显得不放松和自信。
分享几张在酒店阳台上不同时间看Waikiki 海滩的照片, 远处是火山遗迹钻石山, 据说可以登顶看日出, 近处粉红的 楼是夏威夷皇家酒店,06年晶体学会时就住在里面, 这次会议指定酒店改在了旁边的喜来登(感谢组里秘书大姐定的海景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3-3-22 2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