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交通需求不是“度量”的概念,是没有高低多少的。高和低是指交通需求量。交通需求和交通需求量都是无从观察到的概念。经济学上,(个体)需求量是指在某价格(代价)水平下人所意图换取的物品量(注)。类似地,供应量也是人的意图。二者都非事实,是理论要求虚构的概念。又因为只是意图,所以需求量和供给量不一定相等。但经济学家提出了另一个虚构概念“均衡”(equilibrium),定义需求量与供应量相等是均衡状态,也是理论的需要。概念上,需求量是指在不同的价格(换值)下,消费者意图换取的最高的量。需求量与实际购买量不同,供给量与实际出售量也不同。而购买量永远等于出售量,但同学们要注意,这却不是均衡的定义。
那么,(个体)交通需求量则定义为在终点成本和交通代价(换值)下,出行者意图获取交通服务,从而进行社会经济活动,而发生的交通运输量(trip)。需要指出,交通需求量是对交通服务全部质的意图获取量,包括可达条件的量、速度的量、空间的量、安全的量、清静的量等。任何一种质的量增加都是需求量增加,反之亦然。这些量常委托在某种交通工具的出行量中,如单位时间内的人流量(人次)、车流量(车次)和货流量(吨)或人公里数、车公里数和吨公里数。只有当可以假定交通服务的全部质不变时,交通需求量的增加,才会表现为上述委托量(交通运输量)的增加。这里交通服务的质的概念首次出现,是先提个醒,其详细论述被安排在了本章第五节。
以需求定律解释交通行为,要么单以交通需求量转变的含意来解释现象,要么是将交通需求量的变动与交通运输量的变动挂钩。这两种方法之外,别无他选,决不能直接将交通需求量等价于交通运输量。第一种方法,简单容易理解,例如出差外地,可选黑车和的士,的士会被选择,是需求定律的含意。若选黑车,需求定律就被推翻了。拥挤的公路,公交车辆会走公交专用道,若不走也推翻了需求定律。若安装了电子警察后,车辆纷纷超速、闯红灯,也推翻了需求定律。等等这些现象,都可以通过需求量的转变来解释或验证。
第二种方法要将需求量的变动与交通运输量的变动挂钩。譬如已知,交通需求量的定义是指在不同终点成本和交通代价下,出行者意图换取交通服务的最高量。那么,假设终点成本不变而当交通代价变化时,交通需求量与交通运输量在逻辑上的动向相同。这是说,边际转变相同,将这二者挂钩了。用图形表示这一联系,交通需求量的曲线是交通运输量的曲线向右平移得到。
图1.4 交通需求量在交通运输量右方
由于需求量是虚构的概念,因此图1.4所示的交通需求量右下倾斜的曲线用虚线表示。实曲线,则为交通需求理论的推断,也即真实交通运输量对理论的验证。这是说,在给定条件下,倘若交通服务代价下降,而交通运输量曲线没有向下倾斜,那么上述交通需求理论就被推翻了。
三、交通需求是整条向右下倾斜的曲线
身边经常发生,假期机票价格上升了,而外出旅游的交通运输量也同时增加了。这现象推翻交通需求理论了吗?答案是没有。我们不妨假设一户主年收入36.5万,其每天平均收入为1000元。因为假期到来,其每天的收入既可以用以居家煮饭,也可以出门旅游,不受非假期的8小时坐班和第二天早起的约束。与每天的收入只能用于居家度日相比,假期的收入所值增加了。因此,假期(是个变量),影响了“旅游需求”,使的“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不再成立,而整条需求曲线因此向右移动了。因为这移动,交通需求量也就增加了,但这增加可不是由代价上升变动引起的。用图来说明,
图1.5整条曲线向右移动,Q'>Q
因此,并非是这一案例推翻了交通需求理论,而是我们忽视了某些局限条件的转变(收入)。上述演示说明了,“交通需求”与“交通需求量”与“交通运输量”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交通需求的变动,是由于所考虑代价之外的其它因素(变量)而引起的曲线整体移动。交通需求是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与价的关系。仅由于代价变动而沿需求曲线的移动是交通需求量的变动,此时的需求曲线本身没有变动。而交通运输量的变动是交通需求量变动的推断和验证,交通需求量变动则是交通运输量变动的解释。
简而言之,交通需求是整条向下倾斜的曲线,曲线上的每个点是某代价对应的交通需求量。从边际上看,交通运输量曲线是一个交通需求状态的推断。
未完待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5: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