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feng5ab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feng5ab

博文

愿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王连捷老师一路走好! 精选

已有 8931 次阅读 2016-11-19 17:20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从单位得到消息,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王连捷研究员于2016年11月18日夜因病逝世,享年84岁。

     王连捷老师是地质力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地应力方面的相关研究,其在“地应力测量理论基础”、“地应力测量方法”、“地应力相对监测”及“地应力测量在工程地质、构造地质及地球动力学中的应用”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地质力学的发展和传承奉献了自己的全部科研生涯。

      听到王老师去世的消息,心情很沉重,也很难过,虽然与王连捷老师相处时间仅仅6年,但作为学生,作为晚辈,觉得王老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先生。

      与王连捷老师相识于2008年地质力学研究所硕士研究生面试时候,面试过程中一位“老先生”专提岩石力学方面的问题,顿时觉得好有难度,该老师正是王连捷老师。之后,进入地质力学所攻读研究生期间,听周边老师介绍原来王连接老师在地应力基础理论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其本人和地质力学研究所早期的潘立宙先生呈共同对地应力测量原理进行详细的论述,出版专著《地应力测量的原理和应用》、《地应力测量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而受王连捷老师较深入的指导是在2011年初,当时正在撰写硕士论文“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现今地应力环境研究”,在地壳浅部构应力场模拟和综合分析方面,自己基础薄弱,对力学基础概念不清,以致硕士论文难以继续开展,最后求教王老师,开始比较担心自己所遇到问题太基础,又担心不专业,不知如何向王老师咨询,但自己的顾虑是多余的,遇到王老师之后,其耐心指导,从最基本的弹性力学公式开始讲解,并给予推导和演绎,最终指导我完成硕士论文,限于自己能力有限,论文水平有待提高,但王老师无私的帮助和指导让自己受益匪浅。

      2011年至2014年,自己读博士期间,在先生的指导下先后完成了一些研究工作,也发表了相应的学术论文,研究思路也得到拓宽,在其帮助下,自己逐渐找回了在科研道路上的点点自信。

      2012年下旬,博士论文开题,题目为<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应力环境研究>,主要内容是对首都圈地区现今地壳应力环境进行综合分析,部分内容基于基础应力数据分析地壳浅表层应力特征,其余主要是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王老师建议采用粘弹性模拟首都圈构造应力场的演化,之前自己做的模拟多限于弹性,再加单位里做模拟的老师相对少,开展工作比较困难,于是收集各种资料、上各种论坛、发多封邮件,最后基本上弄明白具体如何开展工作了,自信满满跑到王老师办公室(其以退休多年,其实就只有一张办公桌和一台再普通不过的台式机)告诉他我可以模拟了,结果被泼了一头冷水。

      王老师说:会使用软件就能模拟了?模拟出来的结果是什么东西?对模拟结果又什么认识?,突然我觉得自己全然不知。这时,王老师找出一本很旧、发黄的力学教材给我,并找到岩石流变章节中一个算例,说:小丰,用数值模拟方法,使用Maxwell体把这例子算算,看看应力蠕变和松弛曲线和书上的解析结果是不是一致。于是,我回去开始模拟,一个小小的算例用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模拟中需要设置较多参数,一直尝试,直到最后基本模拟出和解析解很好一致的对应拿给王老师看时,他才说:小丰,你可以搞粘弹性模拟了。之后,开展了粘弹性构造应力场的模拟和演化,最后由于工作站计算能力差,不断调整参数计算一次时间太长(3天左右),在计算几个工况后又改用了弹性模拟,2014年3月完成博士论文,6月顺利答辩,7月留地质力学所工作至今。

      由于期间遇到问题很多,经常会在中午2:00后去他办公室,每次讨论都要在3个小时以上,很多次耽误了他去紫竹院公园遛弯的时间,等讨论完毕,他已经没有时间去公园了,让80岁的老先生如此,自己很惭愧。

      2014年,王老师82岁,身体比前几年差些,会经常感冒,去他办公室讨论问题时,他经常拿着小手绢不停地擦鼻涕。10月一天,王老师打电话让我过去一趟,我到他办公室后,他拿出一份参考文献,Zoback教授的,内容是关于圣安德列斯断裂附近一个深孔地应力测量结果中出现地应力解耦的,对于地应力解耦的解释,Zoback教授等认为是钻孔内小断裂活动产生的应力降对区域应力场的影响而产生的,其采用定量地震学的方法计算了小断层在不同地震矩作用下的应力降,然后叠加区域应力场,最后合理解释了地应力解耦的现象,其思路对提高地应力测量结果可靠性、基于地应力测量结果的解耦特征推算断裂活动性质、活动速率等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王老师拿着文献对我说:国内好多单位都在做地应力测量,对数据质量也不分析,就拿测试数据分析相关科学问题,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特别是在活动断裂附近的地应力测量上,要深入分析断裂活动对地应力测量结果的影响。他建议我可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其帮助下,我第一次撰写了“断裂滑动产生的扰动应力特征及其对地应力测量结果的影响”国青申请书,当时没有自信,也觉得问题很多,结果可想而知,15年8月公布结果未获得基金委批准,之后找到王老师,有点失望,王老师却很乐观,他说:5个专家中至少有4个是和认同的,说明这个思路还是值得做的,明年继续。在王老师的鼓励下,自己坚持着这一研究思路,坚持对这一科学问题的探讨,但很遗憾,在先生去世之前,也未给他完美的消息。(国青基16年上会,但未通过会评。)

     如今王老师已仙逝,这一路走来,感谢王连捷老师在科研道路上对我的帮助和无私的指导,自己也被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年轻人无私的帮助的精神所感染。几年来,遇到过节想给王老师买些小礼物,但都被拒绝,至今送给王老师的礼物就是“地震位错理论”这本书(中国科学院大学,孙文科教授编著),生前王老师建议:断裂活动产生的扰动应力,对于地震而言就是同震应力,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可以操作,但是还需要了解目前解析计算的方法,包括半无限空间弹性均匀介质位错理论,考虑粘弹性介质的球形地壳分层位错理论等,后来我就送给先生这本书。愿王老师能在天堂里继续从事自己感兴趣的科研工作。

     教诲永记,风范永村,常怀典范,寄托哀思,祝王连捷老师一路走好!


                                                     丰成君  博士

                                                    地质力学研究所

                                               2016年11月19日于河北张家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921682-1015676.html

上一篇:不知道青年基金涵评意见如何啊?
下一篇:川甘陕交汇地区现今地应力环境与地震危险性
收藏 IP: 124.237.55.*| 热度|

14 陈永金 高敏 尤明庆 黄永义 郑俊 孟庆仁 黄仁勇 郭战胜 刘跃 ljxm gaoshannankai allwillpayoff qzw ht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5: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