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品毒性之辨与安全管理
141024 李健
从接触企业的了解和现实发生的化学品事故看,对化学品有关毒性的认识很容易产生误区,直接影响着企业化学品安全管理和事故预防。如化学品所谓“低毒”并不就代表其毒性低。“低毒”这个概念在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及标记协调制度(GHS)和我国有关化学品毒性标准中并无明确定义,它只是在五类“急性毒性”(GB20592-2006)的判定中毒性相对较低的一种程度描述,只是在“急性毒性”方面相对“低毒”,而不是多指标综合评价的“毒性”低。
对工作场所来说,综合评价化学品毒性危害需要进行三个层面、九项基本指标(甚至更多如靶器官毒性)的权重计算得出的毒物危害指数(THI),而不仅仅是急性毒性LD50(或LC50)一个指标。如对危害健康的多种毒性效应指标、影响毒物作用的因素指标以及实际危害后果指标等三个层面。毒性效应指标包括急性毒性、刺激与腐蚀性、致敏性、生殖毒性、致癌性,因素指标包括扩散性、蓄积性,实际危害后果指标是根据中毒病死率和危害预后情况评定的分级。「1」(注:LD50,半数致死剂量。LC50,半数致死浓度。)
在工作场所化学品安全管理实践中,简单地根据“急性毒性”LD50(或LC50)数值来确定一种化学品“低毒”或是“高毒”,都会造成对化学品“毒性”危害的认识缺陷和预防忽视。
如之前博文说的在沿海发达地区印刷、电子和五金行业被广泛用作清洗剂的正己烷,职业中毒事故频频发生。正己烷的LD50为28710 mg/kg,如仅按急性毒性标准判定,它属于“类别5”(≥5000mg/kg),是急性毒性中最低的种类(类别1为高毒),标准中对这个毒性级别的警示标签只规定了文字“警告”二字,和不使用表示危险性的象形图标志,可见人们常认为其“低毒”可以理解。然而这个“低毒”的认识却掩盖了综合评价正己烷“毒性”的其它指标,如高挥发性、蓄积性和神经毒性(靶器官毒性)。就其“高挥发性”来说,如按分项指标扩散性评价,其仅位于最高“极度危害”之后的“高度危害”,这“促进”了THI毒物危害指数的提高。所以正己烷虽“低毒”但其“毒性”并不低,“低毒”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急性低毒”「2」,而不是“毒性”低。实践中也是如此,由于正己烷使用不当导致了多起群体性以周围神经损害为主的职业中毒事故,轻者表现为四肢麻木、逐渐发展成下腿不能站立、肌肉萎缩,严重者已致瘫痪。所以,《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导则》编制小组曾建议将正己烷纳入“高毒物品”管理范围。「3」
再如前一阵热议的PX事件,有专家为公众科普说“PX毒性和酒精差不多”,此说法也是根据急性毒性指标LD50以偏盖全地评价了PX的毒性为低毒。更荒谬的结论,PX的LD50为5000mg/kg,酒精的LD50为7060mg/kg,食盐的LD50为3000mg/kg,可推出食盐毒性大于PX,PX毒性大于酒精!实际情况是,对PX毒性危害综合评价的结果是,它在刺激性、神经毒性、生殖毒性方面都有较强的表现,根本不能说它是“低毒”。
再再如常见化学品“苯”,其LD50为1800mg/kg,如单从急性毒性指标评价,其为“类别4”,总共5类,它也算不上什么高毒,也可视为“低毒”。但其综合评价“毒性”却为“高毒”「4」,为我国54种“高毒物品”之一。虽然苯为“急性低毒”,但其慢性中毒危害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症,造血系统改变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重者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少数病例可发生白血病等等。国际癌症机构(IARC)将苯列为“确认人类致癌物(G1)”。
我拜访过一个化工厂,一进现场“苯”的味道很浓,感觉极不舒服,于是就戴上了口罩。陪同人员说“我们都习惯了,发了口罩,嫌麻烦,没人喜欢戴。”或许源于对苯“低毒”之错误认识。尽管苯是“高毒物品”,但毕竟苯致癌是个长期慢性的演进过程。我国许多企业管理者甚至工人几乎如此,急性的重视,慢性的不重视,或者说重视发生头晕呕吐等急性中毒症状之类的“红伤”,因为它是明摆在那里的事故,对那些“白伤”(慢性渐进职业病)则重视不足或者干脆视而不见。可对工人来说,因为“白伤”效果很长时间才会显露,到最后,中毒者往往病得不清不楚,甚至死得不明不白。
可见,化学品通常所说“低毒”,并非科学严谨的评价。如何全面认识化学品毒性以及带给我们的危害,需要国家有关标准的及时宣贯培训,需要安全管理人员的正确辨识,更需要给公众“科学”的科普教育。
(感谢阅读,请批评指正)
相关:从深圳正己烷爆燃事故说说正己烷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903722&do=blog&id=836945
参考资料:
「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 230-2010)
「2」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所郑玉新研究员,“也谈百度百科PX词条”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32053-782628.html
「3」《正己烷职业危害防护导则》(GBZ/T XXXX-20XX)送审稿(2012.04.10)
「4」卫生部关于印发《高毒物品目录》的通知
「5」国家安监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中石化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大典Ⅰ》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9 06: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