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ngker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ngker

博文

夸克科学院:不要再盲目报班了,先看看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吧

已有 2228 次阅读 2019-3-27 16:57 |个人分类:教育理念|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教育理念

这些年在教育行业经历了很多,也接触过各种各样的教育。传统教育中的老师,扮演着知识的传播者,并不能使学生融会贯通。课堂学习内容与生活无关,教室也渐渐沦为无聊的场所。学生们在获取知识后并没有什么反应,没有参与感,也缺乏团队协作。新时代的教育强调,孩子应该具备更多的素质能力,比如毅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能力等等。传统学校的教育的弊端越来越突出,由此出现了琳琅满目的市场教育来弥补传统教育的缺陷,除了体制内的补课,各种兴趣班外,还有各种体系的教育如读经班,蒙台梭利和华德福等等。这么多的教育让很多家长不知道该如何选择,觉得这个不错,那个也很好,但是究竟该怎么做自己心里也没有多少的底。因此本文就把我接触到的教育做了一个详细的比较,做出一个教育的阶段性目标,方便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有针对性的,理性的选择。

1、0-6岁基本行为能力的养成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如果孩子在六岁之前还不能懂得一些规矩,那等到以后就很难扳过来的。这个年龄开始形成核心价值观并会对他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他们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性格特征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这个年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生活和运动,在生活方面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形成良好的规矩。

有礼貌

我们都喜欢有礼貌的孩子,如果想让孩子有礼貌,那么父母就要做到以身作则,平时多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孩子做一个好榜样。平时穿衣服要整洁,不能说脏话,出门的时候不随地吐痰,不嘲笑别人等等。父母这么做,实际上是给孩子起到了带头作用。

独立的生活习惯

孩子们总会慢慢长大,将来会有自己的家庭,去自己选择他们想要的生活。所以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父母应该养成他们自己独立的生活习惯,比如自己一个人睡觉,一个人吃饭,自己洗衣服,自己打扫卫生等等。

如果经常这样做,那么等到孩子长大了,就能够独立的面对自己的生活。父母不要觉得让孩子自己做些事会累到孩子,如果父母太心软,那么则是害了他们。

学会自强

孩子们在生活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尤其是这个年龄阶段,无论多小的事情都会求着父母帮着解决。每次这种时刻,父母可以把他当成一次训练孩子学会自强的好机会,多鼓励他们学会自己去尝试,自己去思考解决问题,碰到了任何困难先不要怕,有父母作你们坚强的后盾。

我们新教育学堂是把孩子的运动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尤其是这个年龄阶段运动要比学习重要很多,运动的各种好处自不必说,除了有益身心健康外,还能从运动中锻炼孩子的毅力,耐力,坚强的品格。但有一点需要注意一下,这个阶段的孩子还小,大脑神经发运不完善,没有办法做精细的动作,比如这个年龄的孩子写字通常是写不好的。所以应该让孩子多做一些粗大的动作,从摸、爬、滚、跳、跑这几个方面设计动作,全面训练孩子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 ,同时刺激大脑神经的全面发育,有利于下个年龄阶段的逻辑思维学习。

我们还需要意识到这一点这个年龄正处于语言敏感期,无论听到什么都能很快的记住,因此利用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学习外语和背诵经典是非常有利的。

这个年龄的孩子通常很可爱,很天真,很惹人喜爱,有的时候又很淘气,难以管教,所以需要父母们温柔的坚持着原则问题,就是给孩子爱的同时不要忘了应该遵守的原则。

2、7-12岁打好逻辑思维的基石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会刨根问底问一些问题,同时又脱离了幼儿时期的幼稚,他们问的问题差不多都是客观世界的问题。因此用自然科学来训练孩子们的逻辑思维能够完善他的思考,学会表达,有效的沟通是他们这个年龄的关键。逻辑思维是理性思考的基石,有了好的逻辑,流畅的表达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自然科学是人与物打交道的,对客观事物的研究,现象和背后的原因是唯一的,事实之间的链接逻辑性是很单一的。孩子们通过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可以了解到他生活的客观世界究竟是怎么一个样子,需要遵守什么样的一个客观规律,以后做事情就不会违背这些客观规律,长大也不会陷入盲目的崇拜,迷信之中。

在学习自然科学的时候,老师通过不断提问,促使孩子们努力思考,探索,动手和实践,逐渐把挖掘事物的真相意识内化,形成自己理性思考的方式,并体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会逐渐养成真实客观,沉稳务实,做事有条理,逻辑严谨的特点,同时具备不满足现状,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几年的自然科学的探究和科普读物的学习,孩子们的知识面会异常开阔,远远超越体制内同龄学生。

但是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还在延续十几二十年前的授课方式,教课内容变化也不大,语数外占据了学生们绝大部分时间,大量的重复性的作业,教科书板式的上课方式很少能够促使学生去思考和探索,至于动手和实践几乎就微乎其微了。而课外琳琅满目的辅导班绝大多数也是课堂的延续,以提分为主的,所以这个年龄阶段很多孩子除了分数外很多的能力根本没有得到锻炼,有的上了很多的辅导班甚至连理想的分数都没有得到,这确实是现行教育很大的悲哀。

目前steam教育比较符合自然科学方面的逻辑思维方面的训练,父母们可以参照一下。从字面意义上来看,STEAM就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艺术(Arts)。steam注重“思考方法”而不是“知识点”。

拿一个孩子手工课的案例来讲。

这堂手工课是做一个小沙包。我记得一般老师是这么教的:第一步,教怎么裁剪布料;第二步,教用针线来缝合;第三步,缝的时候收针怎么做。最后,把沙包封上口,填充沙子。学生只要按老师教的方法一步一步做,就可以做出一个统一的小沙包来。

但STEAM课是这样教的:

第一步,老师问学生,沙包是干什么用的。你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得和现实联系起来,思考它的功能是什么。沙包是玩的时候互相丢的,打到人的时候不能很疼,就不能用坚硬的材质来做,但又要保证丢得远,还得有一定的重量。

这样思考后,学生自然会去想要实现这些现实功能,需要用什么材料。所以,第二步,老师会让学生自己选择用什么材料做沙包比较合适。

第三步才是怎么做。做完之后还有第四步,一定要丢一丢检测一下,用现实来反馈。   

让我们想一想。

一般老师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一种情况:这次做沙包,会了;下次让学生做汽车模型,又不会了。因为他觉得汽车模型和沙包完全没关系,我知道怎么缝沙包,可汽车模型是个全新的东西。

换成STEAM的教学方式,做汽车模型还是可以用这四步完成:一,有什么用?二,基于用途,需要什么材料?三,怎么做?四,做个检测,获得反馈。这个思维方法还可以延伸到其他地方,甚至长大以后设计轮船、机器人什么的都可以用上。这堂小小的手工课体现了steam教育的核心:发现问题 → 设计解决方法 → 利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知识解决问题 → 运用理性方法验证解决效果的顺序进行。

13-15岁学会批判性思维

在阐述这个年龄的阶段性目标之前,我们先来弄清楚什么是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吧。理工科的思维基础,是“工具理性”;文科的思维基础,是“人文理性”,这两类学科,一个是教会我们认识心灵之外事物,具备认识自然的理性思维,教会我们正确地面向世界,面向外界,面向事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实地认识到自己生存的世界,并与之正确而理性地互动。所以,如果没有工具理性,我们的思想和认识就会想当然,违背规律,无法达成预期的效果;如果一个人办事总是“事与愿违”,就是缺乏工具理性的结果。所以,不管学文科还是学理科,所有的人其实都必须学习“工具理性”。这就是西方的科学教育开始于基础教育阶段,不管文科理科的学生,都从小就开始学习科学的原因。而且这种教育一直延续终身,这就是西方崇尚“科学精神”,物质和技术手段进步和发展快速的基础和根本原因。

但是作为一个人,仅仅拥有工具理性还不够;如果想要得到人生的幸福和快乐,要想能够与其他人和群体社会产生良好的互动,就必须具有“人文理性”,学习人文学科是成长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作为人的认识方向,永远会有两个:一个是向外的,这就是“工具理性”,研究的方向主要是物,自然领域的因果关系确定而且唯一,一个人如果缺乏工具理性,就会不遵从客观规律可能成为一个疯子和狂人,当然也可以做艺术家和诗人;另一个是向内的:这就是“人文理性”,专门指向研究和了解人的内心世界,不确定的关系。这种内心世界又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自我的认知和了解,另外一个是关于他人的认知和了解,两者都不可缺少;人文学科有利于解决青春期萌动问题,这个时候人的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偏于叛逆,转变过程中要面对两个问题,一是认知自我,解决内心的冲突,二是认知别人解决关系中的矛盾,如果这两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亢奋(冲突)和萎靡(封闭)。

从人文理性的意义上说,“自知”比“知人”更重要,《老子》就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如果缺乏人文理性,就像是一台机器,生活了无情趣,就会活得很孤独很痛苦。他无法在自己内心的冲突中寻找平衡,也无法在与他人的人际关系和互动中和谐相处,许多理工科学生都存在这样的特点。

因此这个年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内容就是人文科学,但是人文科学不等于文学,人文学科主要包含两类,一类是基于现实的,如历史事件,生活事件,思想类经典等;另一类是高于现实的,比如小说,戏剧,电影等。从这些内容中不断用批判性的学习方式从各种各样的案例中洞悉和领悟人心人性。学习方式也应该有先后次第,先科学逻辑,再批判思维,否则成为冲动、偏见或情绪的幌子。

很遗憾的是这么重要的课程,我们现在的学校几乎没有开设这样的课程,也没有能力开设这样的课程,社会上也几乎没有听过有这样的培训机构。

16-18岁学习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学会了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后,基本上就算是一个比较完备的人了,有理工科的沉稳务实和文科的洞察人心,那么他们在未来很多事情上的发展空间就很大。这个时候要想进一步更高层度的发展,就要学习创造性思维。所谓的创造性思维不是凭空而想象出来的,而是根据通过历史上一些伟人的作品或高手所做的一些事情体会和揣摩他们的内心世界和创造过程。通过不断的设身处地模拟当时的情景,模仿这些高手的立场创造出新的故事,不断的这样练习就可以充分理解这些高手的真实状态。以后碰到类似地事情就会有自己的想法出来。

毛主席的游击队就能打败蒋介石的正规军,就在于他熟读兵书和二十四史,看了不下千遍,对里面的每个历史事件和人物都了解得很透彻,每次战争都亲历前线,现在发生的每件事情历史上肯定发生过类似地事情,于是创造性的结合起来,应付眼前的战争游刃有余,蒋介石每次打仗又躲到了后方怎么打得过。

当然这个要求对于很多人学生来说是很高了,也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伟人,但是通过这样的一个训练对于他以后的成长绝对是很有帮助的,只是目前来说,有能力教这样的课程的老师很少很少。所以也就不再深入阐述了。

小结

18岁以后学生已经成人了,经过前面十二年的训练和实践,他已经明白他想要的是什么,以后他想学习什么内容,报考哪所大学,他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理性的选择,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而我们现在很多学生除了会学习会考试以外,在面对选择的时候还是要靠父母。最后小结一下,以上孩子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年龄划分不是死的,有的孩子领悟能力强可以提前一点,有的孩子领悟能力差一点,可以延后一点,但培养孩子能力的顺序性应该是不变的,6年幼儿时期的学习行为能力,6年学习工具理性(逻辑思维),然后再6年学习人文理性(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具备了扎实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基本的做事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具有的独特思维方式,在国内绝对稀少。以上是对教育的阶段性目标,培养方式和最后的出口的一个思考,希望给当父母的一点启发和有针对性的选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86878-1169963.html


下一篇:夸克科学院:孩子教育的几大关键能力
收藏 IP: 222.209.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