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义:标准工时乃指对于必要之能力受过充分训练的作业人员,在适当的速度和作业环境下执行作业所需要的时间。
所谓标准时间,乃是在下列条件下,完成一单位作业所需的时间:
1.采用标准作业方法与设备
2.在标准化的作业条件下
3.作业者均具备制程所要求的熟练度与适应度
4.在不妨害生理健康的情况下
5.以企业所认定的正常作业速度,完成一个单位作业量所需的时间
标准工时的制定方法有多种,通常使用的方法有:
1.直接观测法,即使用秒表(也叫码表)进行直接测量的方法,通常选择一般熟练员工在正常环境下作业,进行时间测量;秒表测量也有多种方法,可以选择使用多次测量,也可以选择连续测量;
2.模特法,即将人体的各种动作分解为21种基本的动作,制定标准工时的时候,将员工作业的动作分解成模特法中对应的动作,并根据对应动作相对应的时间来制定标准工时,模特法中最基本的动作单元时间为0.129秒,可以根据熟练度等条件不同而加以调整;
3.简明工作因素法(BWF:Brief Work Factor ),BWF也是将各种动作分解成基本动素,基本单位为BU,每个BU的时间为0.06秒,每个动素为5个BU,通过将员工动作分解为BWF中的基本动素,以制定标准工时。
除了上述几种方法之外,还有MTM(预定动作时间标准法)、WF(工作因素法)等其他的标准工时制定方法。这是指理论上的方法,实际上制定标准工时的方法可以灵活运用,比如有新机种需要制定标准工时是,可以参考以往的相似机种来制定标准工时。
IE标准工时计算:标准工时是衡量一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与公平性,IE的全部方法和手段都是为了保证所制订的标准工时合理。在计算标准工时时,要了解以下内容:
1.明确标准工时的作用
(1)预估工厂负荷产量。工厂空间一定,过程上有了标准时间,即可测算工厂产能。
(2)制定生产计划的基础。利用标准时间,生产管制部门可以更精确地做生产计划,如在进度控制上有了问题,也可依标准时间来做人力调整。
(3)增加机器设备的依据。依据机器产能(换算标准时间)可得知生产量变动时所需要的机器数量。
(4)保证流水线生产的平衡。一条流水线有很多工序,可依各工序的标准时间来配置人力,使生产线平衡、流畅。
(5)效率分析的基础。有了标准时间,就可计算在多少时间内,完成多少产品。
2.做好标准工时测定准备
(1)收集信息。包括对象作业的周期、产量、生产方式、产品或零部件加工的连续性、作业的标准化程度、作业内容、达到什么精度、制定时间标准的费用等。
(2)选择测定方法。测定标准时间的方法有秒表法、工作抽查法、影像法的细微动作研究和记录动作研究、标准时间资料法、计划估算法、实际成绩资料法、数学法等很多种类。每个方法各有其特点,企业可以根据使用目的和测定的对象作业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
3.计算标准工时
(1)测算作业时间
①新产品小批试制时,工艺人员持秒表在作业现场对每一工序作业时间进行实际测算。
②应选择生产较为顺畅时进行测算,并连续测试20个以上的周期时间。
(2)测算评核系数。工艺人员根据观测的作业人员劳动熟练程度,给出评核系数。测试实际作业时间时,作为参照的作业人员,其劳动熟练程度与中等熟练人员的比较系数称为评核系数。系数越大表示其劳动熟练程度越高。
(3)测算宽放率。工艺人员根据作业条件测算宽放率,其中:
宽放时间=管理宽放时间+生理宽放时间+疲劳宽放时间
宽放率= ×100%=管理宽放率+生理宽放率+疲劳宽放率
其中:管理宽放率一般取3%~10%;
疲劳宽放率一般取5%~20%;
生理宽放率一般取2%~5%。
(4)计算标准时间
标准工时=实测时间×评核系数×(1+宽放率)
4.修改标准工时
标准工时不是固定不变的,企业应根据生产状况及客观实际重新测评。
(1)产品正式投入生产后,生产趋于稳定时(一般为生产一周以上),工艺人员应再次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予以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2)当生产工艺条件发生变化或技术变更对生产作业有明显影响时,有关部门应重新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予以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3)其他客观条件导致标准工时不能反映实际工作绩效时,有关部门应重新测评标准工时;必要时应予以修改,并发出变更通知。
(4)各部门认为标准工时不能真实体现作业状况时,可向有关部门申请重新测评。
总之,标准工时是实施现场管理的重要基础,准确的标准工时可以平衡生产线,有效分配工作人员,生产各部门都要依据标准工时制定相应的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1.http://www.glzy8.com/show/58207.html
2.《标准工时制定与工作改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