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爱萍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aiping

博文

水稻稻粒黑粉病菌Tilletia horrida框架图完成

已有 5401 次阅读 2015-6-26 12:0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水稻, 稻粒黑粉病, Tilletia, horrida

水稻稻粒黑粉病是由Tilletia horrida引起的一种普遍发生的真菌性病害。主要发生在东南亚地区、美洲和非洲稻区。在我国的大部分产稻区均有发生,尤其以中、晚稻以及杂交制种田发生较多。稻粒黑粉病危害水稻籽粒,我国水稻繁殖、制种每年因该病经济损失达10-12亿元,一般减产20%左右。稻粒黑粉病菌是重要的检疫性病害,对我国的杂交稻种子出口受到较大影响。该病害1886年在日本首先发现,国内从八十年代以来主要采用多菌灵等化学防治。近年为了提高杂交水稻的制繁产量,新育成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越来越高,稻粒黑粉病也加重之势。目前育种家虽然致力于抗病不育系的选育,但至今尚无突破性的进展,由于该病原菌分离培养具有难度,导致病原学研究也相对滞后。

田间症状

                                                                           厚垣孢子

 
      本实验室从四川发病严重的稻田分离出菌株QB-1,首次通过基因组测序组装获得稻粒黑粉病菌20M左右的基因组框架图,scafford和contig的N50分别达到75,652 bp和31,277 bp,预测获得9,038个基因,注释到NR库4,650蛋白。结合脉冲电泳、压片技术以及物理图谱获得稻粒黑粉病菌单倍体含有至少有7条染色体。通过对稻粒黑粉病菌效应因子的预测和验证,初步获得该菌候选的效应因子,为进一步解析稻粒黑粉病菌与水稻互作机制打下基础。稻粒黑粉病菌基因组框架图结果报道于6月25日发表在Genome Announc. http://genomea.asm.org/上,相关黑粉病菌比较基因组与致病机制研究论文另行发表,本实验课题以期通过对稻粒黑粉病菌关键病原机制的研究对此病害进行有效的防控。

该项工作主要有研究生王娜、代小娟以及艾鹏完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67017-900708.html

上一篇:硕士论文答辩结束
下一篇:水稻纹枯病菌基因组数据库RSIADB
收藏 IP: 117.172.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 20: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