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fs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jfsy

博文

在“战争教育学”上阅兵

已有 2433 次阅读 2015-5-8 09:26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战争教育学”也许让人们不削一顾,因为用教育去制止战争和杜绝战争似乎觉得太无力了,所以不予考虑。

 

  可是新生事物往往在不经意中而逐渐形成。

 

  生命的本质在于运动,从微小细胞到宏观生物,动态的周期表现是至关重要的。人的利益惯性是构成世界动荡和战争的基本成因。

 

  为了生存,争夺和战争就变成了社会发展的周期性规律。在人类未达到现代文明与科技进步的时期,战争的发生似乎还是可以理解的。到了今天的现代科技时代,不去战争的方式也是完全可以使得人类自身和平发展和愉悦进步的。

 

  在生存问题上,如果初始状态只有靠本性争夺唯一的途径才可以解决问题,那么战争就是合理的了,正如动物世界的优胜劣汰一样,是一种自然进化的状态。

 

  现在人类发展的初始状态却是一种文明、科技和教育高度发达的状态,特别是人类存在教育现象而有别于动物。

 

  一条和平和协作与勤劳的发展之路可以满足与到达人类生存和享受的各种愿望,那么为什么非要走战争这种互相损害和倒退历史文明的贪婪无知之路?

 

  主要的社会原因就是教育文化的不到位所致。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教育文化的不到位现象。说日本的科技教育水平是世界一流,可能毋庸置疑。说日本教育文化不到位,也许就有很多不信的观点。

 

   其实教育科技世界一流与教育文化不到位并不矛盾。因此,逻辑上讲,日本的教育文化不到位是有可能的。德国的教育科技与日本一样也是世界一流,但是德国与日本不同的就是德国深刻领悟了战争的负面含义,进而对战争历史进行了深刻反省和道歉。所以教育文化不到位的标签只有落在日本头上了,因为世界人民在等待日本的战争深刻反省和道歉。等待时间越长就越证明日本教育文化的不到位。

 

  “战争教育学”就是解决民族教育心灵深处杜绝战争问题的一门新兴教育科学。之所以称之为教育科学,那是因为教育心灵深处的教育是需要极限思维来进行文化到达的。

 

   从初等数学的不等式来刻画动态的极限过程是任何一门社会科学都可以移植的科学构建模式。

 

   在我的本科生数学思想方法选修课的课堂上,四分之一的学生是文科学生。当我现场从零讲起集合中的等价关系和偏序关系,以及抽象距离等内容时,文科的学生说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这说明数学科学的思维特征是与人类同步的,并没有文科理科之分。向所有研究领域推广数学思维是理解“战争教育学”的有效途径。

 

   如果按照构建科学的思维出发,沿用从初等数学到高等数学过渡的极限思维模式,“战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是不难建立的。更加重要的是用“战争教育学”来根治战争的爆发问题就是成为可能的了。

 

   跳出局部圈外,量子跃迁一下,计算极限一下,那么社会科学的局部性就可以延展成全局性了。社会科学的全局观是“战争教育学”的本质之一,而极限思维是另一个本质。

 

   用发动战争来获得自己国家利益的想法是愚昧无知的过时之物。现代战争只能是同归于尽模式而不能是零和游戏模式。每个国家都手握一个“金箍棒”,你高一下,他高一下,我更高一下,等等如此下去“金箍棒”的高度就是奔向无穷大的方向来进行了,也是一个极限过程。

 

  向教育心灵深处取和平极限和向发动战争方向取暴力极限是相互对偶的社会数学行为。哪一个“极限”应该取是不言而喻的。

 

  国家发展实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同时,再加上“战争教育学”的工具教育交流必要的一些国家,也许不失之为一条尝试道路。

 

  阅兵在“战争教育学”的科学曲线上,一样会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

 

  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所有阅兵对长久的世界和平都意义重大!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65263-888401.html

上一篇:大学排行榜是一种教育浮躁游戏
下一篇:数学良心好了吗?
收藏 IP: 210.47.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9: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