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fs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jfsy

博文

从中国科学院到中国世界一流大学

已有 3046 次阅读 2014-12-7 09:06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发表时间:2011年06月20日   作者:张凯军【字号:
div{padding-bottom:12px; font-size:14px;}

  科学名家群星闪烁,研究成果驰名世界,传奇故事家喻户晓,百家学子科学共注,学术环境得天独厚,献身科学追求卓越的中国最高学术圣殿就是阳光下的中国科学院。以钱学森、华罗庚等一代代功勋科学家为代表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群体为中华民族的现代科技事业做出了辉煌业绩。中国科学院的新一代创新科学家也正在国际学术界的各个前沿领域崭露头角,甚至一马当先。继往开来,中国科学院的优化求变之路路在何方?以科学研究为相承血脉,从中国科学院的优化进程中衍生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思想就是本文的核心所在。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成就让世界惊叹。在充裕研究经费支撑的前提下,中国科学院在中国全面和平崛起的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中的火车头作用是举足轻重的。科学实力的系统升级需要科学发展模式予以保障。在原有成绩的基础上,中国科学院所面临的全新发展挑战也就在于此。

  虽然中国的一些科学家已经接近或者步入了世界一流科学家的水平行列,但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等世界最高级科学奖项的中国学者获得者还没有出现,甚至还有相当的一段距离要走。我们有众多的科学猛将,但我们还没有科学元帅。诸一流学术大师的学术牵引合力和众多精英学者的系统学术合力是一个国家科技水平世界一流的两个独立性保证条件。正所谓三国中的“卧龙”和“凤雏”得一可安科技天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较长),在现有学术经费和学术环境持续不变的前提下,中国本土的世界一流学术大师的出现也是可以期待与相信的。就中国目前的科技现状来看,走众多精英学者的系统学术合力升级之路应该是中国科学院的现实和优化之发展道路。金庸射雕英雄传中全真派的七真子阵法足以抵御武功大师欧阳锋的故事所隐含的就是中国文化中的阵法力量,也就是微积分中的积分力量。中国科学院把精英学者的系统学术合力升级的“积分战略”可以为近二十年内的中国科学院的世界一流学术竞争力提供基本保证。二十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在继续保持“阵法合力”科技发展模式的同时,还有很大期待届时一些中国世界一流学术大师的出现。如此下来,二十年后的中国科技武功就会出现既有“七真子阵法”又有“王重阳大师”的双星优势,进而世界科技的中心将会向中国迁移。

  中国科学院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是我博士学位的诞生摇篮。中国科学院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的哥德巴赫猜想盛事之际赋予我第一深刻印象的。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华罗庚、吴文俊、陈景润、王元、杨乐、张广厚等等一些中国数学家的杰出成就与奋斗经历编织了那个时期中国社会的广泛数学梦。在那个科学为全社会共同主题的时代,即使是刚入学的普通大学的一名大学生也会受到广大社会民众的爱戴与尊敬。那种科学的幸福感让我永远难忘。科学的魅力灵犀了几代中国学子的心、科学的价值占居了全社会的核心位置的社会学现象是与当时的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的名字密不可分的。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是以其中心的专职研究人员遍布于各个大学“兼职教学”的交叉科学模式而著称的世界一流科研机构。我在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跟随世界知名女数学家攻读博士学位时,也有机会遇到了我的博士学位第二导师: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的主任研究员,一位世界著名的应用数学家。自身的学术经历和中国科学院的征文活动让我联想到了中国科学院发展与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间的科学关系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指引中国现代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科学准绳与崇高智慧。从数学的角度来理解社会发展的科学规律时,高等数学中的积分观念是十分有益的参考航标。数学看似高深,但其道理的本质有时与民众的想法一样简单。“观其言,更要看其行”的数学对应思想就是德国数学家黎曼的积分与法国数学家勒贝格的积分的构造思想。看做了什么是“法国积分”,看说了什么是“德国积分”。应该告诉大家的数学结论是“法国积分”包含了“徳国积分”,因而前者更加有效与广泛。“法德积分”科学思想的社会运用问题是从行政管理加减法到行政管理微积分的一个扬弃升华过程。制定出符合中国科学院学术系统能力升级的科学发展模式就需要“法德积分”科学思想这样的行政管理微积分。

  从中国科学院可能衍生出来的中国世界一流大学与法国CNRS之间的奥妙对偶故事可能就需要借鉴“法德积分”的构造思想来撰写。如果把先前作者在中国教育网上发表的“建设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时机已经成熟”一文纳入“德国积分”的范畴,那么本文就是想对相同的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问题在“法国积分”范畴内揭开一点科学面纱。值得说明的一点是,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其实完全可以利用现成的科技硬实力(中国科学院)来迅速地建设出来,而不必要把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全部地寄托在刚刚开始“点火生灶”的南方科技大学这一所教改起源性的孤独大学身上,因为建设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工艺方式并不唯一。南方科技大学是一种传统建设模式,要想彻底成功大约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我们肯定和支持南方科技大学发展的同时,也不排除由国家层面在中国科学院发展改革的基础上快速地建设出一所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作为副产品,南方科技大学的建设困境和教育争议也可以在国家与地方各自同时异轨建设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相互勉励进程中得到科学的妥善处理。

  看重值域比看重定义域要更加一般与科学。法国CNRS就是典型的“法国积分”思维模式。融大学教学与科学研究为一体的实效模式就是其独立研究机构名义下的结果值域方面的优良表现。中国的科技与教育方面的管理模式常常是看重定义域的简单模式。科研方面,立项困难,结项容易;教育方面,进大学难,出大学易;人才方面,“经费+冠名+教授=人才计划”等等例子都是“重开端轻结局”的“德国积分”思维模式。科学改革的简单描述就是对事物发展的从“德国积分”思维模式到“法国积分”思维模式的平滑转化过程。一个高级的研究项目或基金,若申请得到非常困难,但一旦得到就全额拨款,且验收容易的管理模式就是“德国积分”思维模式。如果一个高级项目,申请时很难,而一旦得到也只能先获得三分之一的必要拨款,另外三分之二分别用于成果换取经费和最终项目奖励的话,那么在开始的总经费一样的前提下,这种三段式拨款模式就是“法国积分”思维模式了,一定会保证高级项目的最后质量。中国科学院的发展,在已有巨大成绩的基础上,可以按照“法国积分”思维模式来发展改革,因而可能会得到中国世界一流大学迅速创建的意想不到的额外科学效果。

  中国科学院少数的有待发展与改进之处中就有丢失大学元素的问题存在。甚至,也有过一些高校人士还主张“取消科学院”的猛进想法。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完全可以通过把中国科学院变易为“中国 CNRS”的类似做法而一举建成中国科学院和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同分异构体模式结构来有效解决。这种模式不是法国的,而是数学的积分思想,因而是科学的模式。法国科学院与法国的CNRS不同,但与中国科学院也不完全相同。可能共同的地方就是都有院士的称谓与机构,当然两国的院士成分与含义又有很大的区别。通过中国科学院世界一流大学化的改革进程,中国院士制度的改革问题也可以一并科学化。

  中国科学院现有的各个研究机构与其中的精英研究员可以分别地作为新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教学与研究机构和部分教师,其它的教师需要从国内外大学精英招聘。新建大学的实验室就是现成的科学院各相关研究所,因而新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主体框架和初步师资是南方科技大学需要长时间的努力才可能接近的。除了中国科学院院长兼任新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校长外,其它相关的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就是顺理成章的了。结合中国特色,在中国办一所完全由教授治校的类似于世界别国一流大学的结构模式大学是会遇到很多现实矛盾因素的。但是,从“法国积分”看重值域结果的科学思维出发,建设世界一流水平大学的建设道路却是遵循“条条道路通罗马”的原则的。中国完全可以在现有结构下找到一条建设出世界一流大学的道路,比如本文的发展中国科学院而衍生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思路就可能是既不冲突于中国特色,又能顺利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科教道路。一方面发展和强化了中国科学院的科学功效,另一方面建成了中国世界一流大学。

  出于对中国科学院和中国科技教育事业的关爱,老张卖瓜,自卖自夸了。甜也不甜,当然要尝了才会知道。本文之浅见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65263-849043.html

上一篇:中国科学院,寻路灯火阑珊处
下一篇:高等数学教学与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长效教育”路漫漫
收藏 IP: 175.17.216.*| 热度|

2 刘立 曹聪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6 21: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