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教育改革依然在摸索前行"这篇精选博文后,就想评论几句教育。看来科学网的网友也对教育有很大的兴趣,主要是教育问题的呈现方面。为了能在教育问题的解决方面(“可能枯燥”)加一点力度,索性借用地把"教育改革依然在摸索前行"改成"教育改革其实在随意前行"而成一文,意在继续教育问题的讨论。
"教育改革依然在摸索前行"一文把民众关心的教育问题很好地进行了梳理。随之面临的就是教育部门应该如何有效地解决教育问题。说教育改革是在“随意前行”,这是否有些过了?这里的“随意”(不是“随机”)二字是针对教育的科学性来讲的。不能准确和有效地按照教育科学规律来进行教育改革的教改现象就是这里“随意前行”的含义。
关于目前社会上关心的高考改革问题,笔者提出以下一些即兴而发的观点。
• 高考改革是具有极大教育科学性的复杂工作。
• 高考改革不能孤立地思考与进行。必须在教育规律的牵引下,结合后继的高等教育阶段和长远成才过程的教育特点来综合地考量与设计。
• 仅从教育管理思维出发,“局部地和眼前地”设置高考改革方案的做法,会带来与整体成才过程不相容的可能教育风险性。
• 教育最大可能成才原则和教育公平原则是科学地进行高考改革的指路航标。
• 除了中学教育专家和教育官员之外,大学教授与科技专家参与高考改革方案的制定工作才是高考改革的关键科学保障。
• 高考所隐含的教育科学内涵是十分丰富的。
• (高考,高等教育,长远成才,教育规律)是高考改革的四维工作坐标。
• 高考的本质目的应该是公平地选取人才原料.
• 高考是中国教育的一个“湍流”.
• 现行的高考“下增加了”基础教育的强度,“上弱化了”高等教育的质量.
• “高考指挥棒”成了中学吸金和家长吐金的“教育魔棒”.
• “高考指挥棒”严重棒伤了中国高等教育.
• “高考指挥棒”是杰出人才培养的主要障碍.
• 高考改革有两方面内容:一般原则、具体方案。
• 鉴于四维教育空间的奇特性,整体成才规律是高考改革的关键所在。
• “高考为高等教育服务、高中毕业考试为基础教育服务”的高考改革观十分重要。
• 高考改革的涉及因素杂多. 教育的行政,资源,体制,社会等因素都直接影响高考科学改革方案的形成过程. 中国特色因素尤其重要.
• 设置高中毕业考试有利于基础教育的广泛有效性和高等教育生源的教育科学性.
• 基础教育的办学目标应以培养出合格的高中毕业水平学生为己任.
• 高中毕业考试对学生减负、双基教学和减弱高校招生靶标作用都很有意义。
• 高中毕业考试成绩不计分数地分成四类:本科类,专科类,合格类与不合格类。
• 本科类和专科类的总和应该与当年高校招生名额数相等。
• 高中毕业考试试题应以基础和通用性为主,重点在于严格把住合格关.
• 淡化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直接联系.
• 强化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间接联系
• 淡化“基教”与“高教”的直接联系可以促进基础教育的正态化进程, 对学生减负和长远成才都有正面的教育科学意义.
• 淡化“基教”与“高教”的直接联系可以让中学的办学注意力集中在全面高中毕业合格率上来.
• 高等教育需要教育开发出正态意义下的高中毕业生, 而不是强化训练过的“教育带伤”意义下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 强化“基教”与“高教”的间接联系既是尊重教育规律,又是滋养高等教育原料的天然性.
• 在科学的高校招生模式下,强化“基教”与“高教”的间接联系可以为杰出人才的培养提供最大成功概率.
• 高中毕业考试保证了高中毕业水平和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必要条件,但对高校录取没有充分性的靶标作用: 只看见本科类与专科类的成绩标注,看不见优秀等具体分数.
• 高校招生必须对高中毕业考试合格类以上的学生重新科学地选择.
• 高考科学化改革的简单参考模式:高考适度改革、 高考中度改革、高考深度改革。
高考适度改革:
• 在取消一切额外的加分、保送和照顾等政策前提下,“高考适度改革”就是把现在的高考考题加以重大改变:减少题量、题型动态、增加综合性考题.
• 减少题量与增加综合性考题可以增加学生在考试时的思考时间,进而达到以考学生的思维过程和知识运用过程为主的高考本意。
• 题型动态可以减少平时的模仿和重复训练.
• 高考出题模式需要改革: 题量过多和题型固定等问题使得学生考前必须大量模仿和重复训练,因而严重破坏了学生的未来学习兴趣和成才潜能.
• 有思考性的少量题目既可以让学生有思考时间,又可以发现学生的真实水平.
• 试前大量死记硬背,考试时对准题型就填写答案的“考试模式”已经违背了考试的基本意义.
高考中度改革:
• “高考中度改革”的模式“五花八门”:大学自主招生考试,高考一年多考,等等。
• “高考中度改革”的科学模糊性最大。有利因素和缺点因素相当。
• “高考中度改革”应该慎重实施,因为大量的工作不一定换来高考改革的科学性。
高考深度改革:
• 高中毕业考试成绩“本科类、专科类”为正常候选资格,而“合格类”为备用候选资格.
• 取消全国统一高考.
• 大学录学采取随机录取制度.
• 各所大学必须实行真正意义下的学分制.
• 设置”国家本科毕业水平考试”以引入高校的教学质量自然竞争机制,进而夯实随机注册录取制度的教育科学性.
• 在教育原则上, 通过高中毕业考试的学生就可以在国内任何一所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 招生资源导致技术上要求“合格类以上”的高中毕业考试成绩为主要录取前提.
• 录取名额等于意向入学名额时, 依据报名选号,每所大学按照当年招生名额进行随机录取; 录取名额大于意向入学名额时,剩余的录取名额可以在合格类成绩的意向生源中再次随机录取.
• 学生读大学的意向取决于个人兴趣志向以及真正意义学分制中的学分收费制度等因素.
• 在所有高校的教学质量自然竞争机制之下,随机注册录取制度可以为长远成才提供人才原料的自然保护机制.
• 学校的水平以毕业生质量水平为判别准则。既符合教育公平原则,又符合教育成才规律.
• 在一样的生源质量前提下, 北京大学的毕业生质量若高于别的大学, 北京大学才是真正的北京大学.
• 在高中合格的前提下, 任何学生都拥有同样的成才可能. 因而随机地进入北京大学或一般省属大学学习都是公平和符合教育成才规律的高校录取方式。
以上观点仅供参考,敬请网友批评指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9: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