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fs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jfsy

博文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 (二)

已有 3011 次阅读 2014-4-16 09:21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上回文谈到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的准备知识的教育边界话题。从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 = 思想 + 政治 + 教育 + 科学”的社会数学公式不难想到,我们所议话题的准备知识可能还真不少。

               

                         准备知识(续)

  

  在讨论枯燥的理论话题之前,不妨让我们先轻松一下。有一首网络歌曲很好听,所以就参考借用其曲词的内容,模仿换成了微积分的词句。词曰:“在心里其实永远有数学——

  为什么我们相遇教育  

  为什么要拿考试对待我

  我和你在一起

  在一起的兴趣

  这份怨会埋在我心底

  我和你相算极限里

  算来算去都变成忘记

  我的心你最懂

  我不懂你教我

  这辈子注定与算在一起

  大声喊出我怨算

  时刻把算放心底

  不怕极限的抽象等着我

  运算导数的尴尬

  传达积分的无奈

  在心里其实永远有数学

  谢谢你  让我遇到算

  谢谢你  也让我怨上算

  不管大量小量

  不问无穷在哪里

  我都会永远地运算你。”

 

   上述这首“微积分进行曲”的词句可以是变量。对少数喜欢数学的人来说,歌词中的怨字就可以是爱字等等。无论是否喜欢数学,对于任何现代人来说,其心中真的是永远有数学:喜爱或阴影。小运算一日三餐,大运算世界风云,总之每个人天天都需要运算。

数学可以在生活中时刻存在,当然也可以在学问工作上处处有位置了。以下的插曲也是我认为数学几乎处处存在于每个人心中的一个启发点。有一次在结束完东北师大教授委员会暑期会议之后,在回学校的车上,一位我并不熟悉的老师问我是否是数学学院的老师。由此谈论起数学的相关议题。随着话题的深入,车上其他的几位文科教师也加入了讨论数学的队伍,大家热烈地围绕数学进行教育观念的“交锋”,让我至今深受感动与感慨。感动数学在每个人的心中,感慨数学教育的无力。这场数学讨论班在各位老师下车时,似乎还没有尽兴。我当时对相关的老师说:数学本身其实可爱有用,可能是诸位的数学老师没有运用科学的教育模式教好数学,以至于留下了数学阴影,抱歉!这个小经历告诉我的结论是一般教育必须科学化。

   教育的科学化就是指通过数学思想把“教育科学”的双引号去掉的学科科学化过程。教育的科学结构可以通过微积分视野工具来略知一二。

  教育与微积分思想联系在一起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惊讶”。原因何在?简单说来至少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是,现有的一般教育的研究国度还不曾被高等数学思想侵扰过。二是,大学文科专业的教学与研究模式很多年来一直与数学无缘。文科的大学生在进入大学的校门后就愉快地告别了没有感情的数学文仆。虽然近年来已经出现了部分院校的大学文科高等数学课程的开设,但也基本上还处于“数学熏陶”与“有教无效”的形式阶段,距离高等数学的思想真正地融入文科研究工作的创新境界还遥遥无期。三是,零数学与数学威胁论在作怪。也许会有学者认为,中国二十世纪的一些文化泰斗甚至在大学入学考试时的数学成绩都是不及格的,那么人文社会学科为何偏要与数学扯上联系?数学的不爱与不擅长也没有影响文化泰斗和大师的形成啊! 过去的事实的确如此,特别是二十世纪的中国式人文学术泰斗可以如此。二十一世纪的数学科学影响程度会波及到任何研究领域,因而历史的成功经验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才能实现研究创新的基本要义。学术研究应该向有容乃大和无欲则刚的科学发展原则方向迈进。成为学术大师的道路也许可以有多种,有的是随机道路,有的是科学道路。罗素这样的学术泰斗总不能说其不如单一学科发展的泰斗。二者应该都好,都是学子追求的目标是合乎常理的。但是用科学发展观和时代学术发展的交融趋势来审视学术发展的未来轨道时,我们会发现学术创新符合时代的坐标属性。所以,在人文社科原有研究模式的基础上,间或发展其与数学科学的交融研究领域也许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尊重多学科交融和赋予多学科交融的学术机会是学者有效进步的学术潜力股。在打开了人文社科研究容许数学科学思想进入的大门之后,我们就可以感悟学科交叉研究的巨大魅力了

 

用微积分视野可以发现教育的一般科学规律。例如,教育最大可能成才原则就是教育的科学结构之一。

教育最大可能成才原则是指在成才的外在因素方面,无论学生在教育的瞬时进程中的学习表现是好还是坏,学校和教师要把所有学生都当成未来最终可能成才的候选原料。给学生充分长的成才时间、充分多的心理支持、充分大的机遇空间和志向空间,在学生成才的内在因素自适应外在因素的自然交融结果之下,最终可能成才的学生人数会达到最大。

以教育最大可能成才原则为出发点的教育体系就可以通向一般教育科学化的彼岸。在一般教育的科学模式下,中国教育的各种困难问题(包括“中国先进师范大学的建设问题”、“创建中国世界一流大学”、“钱学文之问”)是都可以解决的。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65263-785391.html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科学 (一)
下一篇:教育部和中国科大谁能破解“钱学森之问”?
收藏 IP: 210.47.2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3: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