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njunappl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enjunapple 喜欢上课并且不断钻研如何上课的老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博文

答辩秘书的后思考 精选

已有 9316 次阅读 2013-5-28 20:1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答辩

忙碌一天,终于搞定了答辩的全部流程,下午4点半准时结束,合影,然后收拾东西锻炼去。

一天坐在会场里面,整理材料,看手机,喝水,看手机,秘书的工作有时候很琐碎,而答辩过程中,秘书又没有任何一本论文在手上,就只能看着“选手”们的幻灯,若是遇上催眠型“选手”,还得在所有评委的眼皮底下打瞌睡,有点小丢人,其实他们答辩的时候我都替他们着急,回答问题也罢,超时提醒也好,学生有时候一上答辩的讲台,就好像上了发条,思考也不能有条理了。

不过终于结束了答辩,现在想想,又有思考了。

思考一:时间控制与语言表达

按理说,答辩前的预答辩应该已经经历了几遍了,可是到答辩时候,该修改的、删减的、精炼的东西不过就是拂尘一下,那些印子还在ppt里面一清二楚,不过就是30分钟和28分钟的区别。至于表达中间的重复内容,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实验仪器等介绍,依然按照ppt一字一句的读下来,似乎一开始就收尾不了了。

其实几个评委都对时间控制点了一下,现在的研究生工作量很大,做的东西多都想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因此必须按照论文的整体性,把最出彩的东西拿出来,也就是回答一个问题,我的实验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有个硕士就很好,最后一个谢谢结束,计时器到点(因为博士拖了太久,硕士就用了计时器),而且她做的东西很多,可是就找了最重要的主线讲述,把背景、实验设计、实施方法、数据处理和结果讨论讲的详略得当,所讲都是大家感兴趣的东西,而那些基本概念就不再介绍了,效果很好。

还有一个博士就差了点,工作量大是评委公认的,但是完全按照新药研究的流程汇报,重复东西颇多,为了节省时间,90张多的幻灯,用飞快的语速过去,听的人也累。评委都觉得论文做的不错,可惜汇报的没有一点“创意”。

思考二:理解与回答

汇报完自然有回答问题,这也是一个耗时的过程,因为有些学生对问题就不理解,那样回答就会显得很罗嗦了。有个评委问,经过了硕士阶段的学习,你觉得你收获最大的是什么?其实这名学生的论文用了学科内的好几个技术,所以做的东西比较多,虽然每个技术都是只为自己的对象服务,但是显得很丰富,评委的意思就是希望她回答本学科中哪些收获最多,她最后的回答还是涵盖了几乎所有的技术,弄得评委也不知如何应对。

在一个博士答辩过程中,有个评委希望该学生回答,论文中使用的技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有些什么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该博士的回答我已经不记得了,但是答非所问是肯定的,因为评委不得不又问了一遍,哪些方面是限制这个技术在临床上应用的关键点?

有时候有的学生的回答冗长,弄得评委不得不说,我只是提两个建议,你不用回答,结果学生还是在一直维护自己的观点,唉,人家都说不要回答了啊。可见,能做实验,会写论文,可以发表SCI文章,并不代表能说清楚所以然,特别作为硕士,对于本专业或者本人的实验技术的应用特点等问题,一定要牢牢记住,对于实验中的各个方面,只要是自己做的,也必须了解透彻,若实在不知道的,可以直接说不知道,也不用遮遮掩掩磨磨唧唧的半天回答不出来。

思考三:从艺术到技术

新药研究中会涉及很多技术手段,有些研究中的实验技术的确可以获得很多很好的实验结果,以及很不错的实验流程感受,比如时间短、通量高等等,但是如果这些技术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而不能推而广之,我们的研究在拥有了一定的基础研究价值后,还能有什么更加积极的意义呢?所以从艺术到技术的转变,应该是今天答辩会上听的最多的,无论是博士的具有一定创新的方法,还是硕士的一些组合式方法的运用,无不体现出学科的另一个方面,技术服务的重要性,通过基础研究寻找到限制技术发展的关键点并加以突破,通过耐用性的比较和大量例子的运用,给该技术的实际应用提供很多宝贵的支撑,也是相当不错的。

就像我们教学中要开展PBL模式一样,我们总是期望能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以提高新药的研发水平的,所以提出的实际问题给我们的更大挑战,在好几个论文的ppt里面都有提及。

最后吐槽一下那些不着急的学生们,答辩开始了,还没有把ppt拷贝到电脑上,还没有做好准备而是依然在自己的办公室碎碎念。



研究生论文答辩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63127-694417.html

上一篇:答辩前的秘书思考
下一篇:药物代谢分析(3)我需要一个放大镜
收藏 IP: 124.77.131.*| 热度|

10 彭真明 张成岗 徐萌萌 魏青山 史仍飞 张忆文 曹聪 徐传胜 郭保华 zhangcz07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8: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