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ureps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zureps

博文

面食制作中揉面、醒面的作用 精选

已有 21496 次阅读 2016-4-3 08:26 |个人分类:断裂力学|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拉面又称为甩面、扯面、抻面,与刀削面、剔尖、刀拨面合称为山西四大面食。清末陕西薛宝辰所著《秦食说略》中提到当时在山西、陕西一带流行一种“桢面条”(“桢”即为扯、拉之意):“其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油揉匀,覆以湿布,俟其融和,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面条。作法以山西太原平定州,陕西朝邑、同州为最”。

拉面在山西经过发展,演化出了空心拉面、夹馅拉面、水拉面、油拉面、龙须面、小拉面、 银丝卷、一窝酥、清油饼、鸡丝卷等几十种制作方法。其中龙须拉面更为精绝,普通拉面通常为7~8扣(将面对折拉开为1扣),而观赏性龙须拉面可达14扣,是普通拉面的2倍,这种龙须挂面可在一个针孔中同时穿过5~6根面条。计算一下,每扣产生2倍于之前的面条数,龙须挂面在14扣之后,共有2^14=16384根拉面,相当于变形为原长的16384倍,考虑初始拉面的直径为8cm左右,14扣后直径只有0.6mm左右。此时的拉面,远看如瀑布,近看如发丝,遇水则化,遇火即燃,只有观赏价值而无法食用。

如果按照线应变的定义计算,伸长量除以原长,可得应变为16383。这对于我们日常所见的材料是难以想象的,面条之所以能有如此强大的变形能力,而不发生断裂,除它本身的材质外,在和面过程中的揉面和醒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面粉的主要成分为淀粉、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等,当水渗入面粉时,大量的蛋白质分子间二硫键发生交联,形成一张大网,其它分子如淀粉、脂肪、矿物质等则嵌入这张大网中,形成面团,加入少量的盐,盐在水中离子化后相嵌在分子间可增强其吸引力。如果各种成分配比恰当时,面团即可拥有超强的变形能力。从断裂力学角度看,如果一种材料含有缺陷较多时,则容易发生断裂。材料的断裂可视为材料分子(由分子组成的材料)间化学键的断裂,对于脆性材料而言,材料中含有0.1mm的裂纹将会使材料强度降低为原强度的千分之一以下。尽管面团有较好的韧性,缺陷不会使强度显著降低,但缺陷的存在一定会影响面团的变形能力。 

那么如何减少面团中的缺陷呢?和面过程中的两个环节,揉面和醒面起到了关键作用。揉面使得面对在不断拉伸、压缩的条件下,将和面过程中产生的气泡不断被挤出,优化组织结构。与此同时,揉面通过外部施力增加了水与面粉充分接触,加速了分子间的化学反应,使面粉趋于均匀,从而增强韧性。现代工业中的锻造技术,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锻造技术古已有之,传说中的铸剑师打造一把好剑,要千锤百炼,也是同样的道理。

锻造车间人工运送原料进行锻造

其次,醒面的过程也可以减少材料的内部缺陷。在醒面的过程中,水分子在面粉中不断扩散,当面粉中的水分子趋于均匀化时,面团内部则可发生更多的化学反应,这种化学反应一方面需要消耗一部分空气,从而减少气泡缺陷;另一方面化学反应使更多的蛋白质分子相连,增强了面团的强度。

 

《秦食说略》中“其以水和面,入盐、碱、清油揉匀,覆以湿布,俟其融和,扯为细条,煮之,名为桢面条。”,从断裂力学角度考虑,可理解为:把水倒入面中,让面粉中的蛋白质产生化学反应而相连,加点盐让连接的紧点,开始揉面,通过揉面可挤出气泡、同时加速水与面粉的化学反应增加面团强度,化学反应还可以消耗一部分气泡中的空气。如果揉的累了,可以盖上一张湿布,让面醒一会。不过,此时虽然你休息了,但面团没有,它还在进行上述反应过程,等水、面完全融合了,反应充分了,面团内就均匀了,缺陷几乎就没了,这时扯为细条,煮着吃,就是一碗可口的拉面。

 

参考:

太原面食,http://www.shanxishuo.com/article/85?browser=1

冯大诚,面条里的科学——盐的作用。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870652.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47068-967545.html

上一篇:清明节碰鸡蛋,看看谁比谁厉害
下一篇:太原科技大学的柱式建筑
收藏 IP: 118.81.32.*| 热度|

31 杨正瓴 谢平 董焱章 陈永金 张文军 黄永义 孙俊 张钫 吕洪波 尤明庆 刘立明 孙长庆 吕喆 王国强 农绍庄 姬扬 姚小鸥 徐令予 应行仁 张焱 史晓雷 王喆 biofans wqhwqh333 wangqinling mxt110 zjzhaokeqin loyalSciencefan nm2 aliala lrx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6 05: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