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心理内容的“盈亏模型”与醉酒经验中的认知 精选

已有 7614 次阅读 2014-9-24 06:13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心理内容的“盈亏模型”与醉酒经验中的认知

1李侠 2郭巧懿

摘要:通过对醉酒经验的考察,提出表征中的心理内容盈亏模型,揭示心理内容的形成机制和心理内容的加载模式,以及从意识到心理内容的认知链条。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心理内容整合中的绑定问题。

关键词:心理内容;盈亏模型;绑定问题;认知

中图分类号:B15   文献标识码:A

自笛卡尔以降,认识论就成为哲学关注的主战场,三百多年来,研究路径经历了向内(反省)、向外(语言)再向内(心理内容)的几个轮回,虽然时至今日,关于人类认知之谜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但人类一直没有停止向大脑这个认知黑箱领域推进的脚步。随着20世纪50年代人工智能的兴起,以及认知科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对人类认知机制的探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局部生物物理机理清晰,整体形而上框架亟需重建。基于此,选择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醉酒经验开始考察,从心理内容角度探讨了认知的表征机制。本文主要探讨如下三个问题:其一,提出心理内容的“盈亏模型”;其二,醉酒经验与心理内容的缺失;其三,搭建从心理内容到表征的认知链条。

醉酒经验与心理内容盈亏模型

在探索人类认知的样本选择中,最理想的样本应该是选择那些具有正常思维活动的个体,然而,由于脑科学以及认知科学等学科的实际发展程度,以及诸多无法克服的伦理约束,还没有办法直接用正常人来做实验,以此区分并观察参与认知活动的特定脑区的功能活动与作用机制,为了弥补这种研究黑箱结构固有的缺陷,我们通常采取一种极端的做法:即选择那些由于受到意外损伤或者先天存在缺陷的大脑,来与正常的大脑进行比对研究,以此发现并确证独特脑区在认知中的作用以及参与认知的模式。应该说这种对比研究思路有一个明显的优点,那就是对特定脑功能区在认知中的作用的观察结果非常直接明确,也便于因果分析与实验确证。毕竟,患者与正常人在大脑结构相同而缺损部位明确的情况下,相应的认知差异可以直接归于缺损部分的脑功能丧失造成的。但是,这种研究路径也存在两个缺陷:首先,合适的脑功能缺失症患者不容易发现,样本有限,这就导致研究与确证范围受限;其次,由于脑功能缺失症患者在试验后无法进行主动有效的信息反馈,增加了认知结论确证的难度。基于上述考虑,一种现实的研究样本的选择应该是介于两者之间:即正常人与缺失症患者之间的样本,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在认知研究中面临的两类困境。因此,我们选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醉酒现象来进行研究,就是一个非常好的视角,它的优点就是样本选择来源广泛;其二,样本事后可以自主进行有效的反馈与反省,从而便于开展认知探索工作。

饮酒经验在心理内容层面通常带来三个变化:刺激(激活)、兴奋与停止心理内容记录。这三种情况也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饮酒状态的变化。为了便于后面的论证,需要把醉酒过程引发的心理内容的变化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首先,适量饮酒会激发相应神经元和神经系统的兴奋(活力),会出现情绪被唤醒的状态,此时心理内容开始进入有内容输入阶段(诗人、艺术家经常借用此类方法,激活认知功能)。随着饮酒量的继续增加,饮酒者会出现非常明显的兴奋状态,此时的表现形式就是话多。但是比较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此时心理内容的增加部分会引发其他沉淀的心理内容的提取,此时,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两种情形:单调的话语重复与沉淀内容的外泄现象。造成话语重复的原因主要有两种情况(按排列组合来说应该有四种,分别是:1、有意识,有其他内容;2、有意识,无其他内容;3、无意识,有其他内容;4、无意识,无其他内容):根据上述排列组合,造成话语重复的原因就剩下两个、:即有意识、无其他内容与无意识、无其他内容。首先需要肯定的是,大多数情况下,话语重复罗嗦时仍处于有意识阶段,只不过,此时意识的控制能力处于急剧下降阶段,换言之,意识处于一定程度的控制范围内。沉淀内容的外泄现象则是意识的控制力继续下降的表现,相当于神经抑制功能的解除(笔者认为此时意识控制行为的主导权开始被潜意识主导所替代,多年的观察也大体能确证这个转换,此时的行为是无法控制的,也是最危险的)。所谓的意识能力大多是指计算能力,此时计算能力下降很多。醉酒最严重的状态就是失去记忆:我们回忆不起来当时的许多场景与事件,如醉酒后是如何回家的?以及期间发生了什么事,此时在记忆的链条上出现了内容缺口,我们经常用来形容此时心理内容的词语就是:大脑一片空白,我们短暂失去记忆。大多醉酒的人都有过这类经验,事后无论怎样回忆都无法想起当初的情景,只能靠旁观者的记忆弥补这段空白。这里所谓的记忆,无非是在刺激的指引下的一种内容提取过程而已,而失忆(Amnesia)这个词的原意是丢失记忆,用在醉酒案例中并不很准确,为了论述方便,这里只是借用其特征而已。目前的医学研究显示,造成失忆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类:第一类,器官性的原因(外源性损伤)造成的记忆模块损伤而出现记忆内容丢失现象;另一类是功能性的失忆(如心理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对于醉酒而言,这期间心理内容表征机制发生了什么问题?这是非常有趣的现象。我们认为,此时形成记忆的神经机制被酒精麻醉,导致相关的神经机制处于不正常的工作状态,所以就出现了“语义加载过程无法实现的现象。”【1】没有顺利实现语义加载的表征就是无内容的,从而无法实现有效认知的。这里就涉及到认知中的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理内容增加或者减少,这种变化会对认知造成什么影响呢?

笔者以前在分析幻肢痛(phantom limb pain)现象时曾初步提出心理内容增减问题带来的认知变化,即“幻肢痛是一种心理内容增生现象,而面孔失认症患者则是心理内容减少带来的认知困境。”【2】这几年一直在尝试用这个模型去解释焦虑、恐惧等精神障碍的成因以及可能的认知治疗(缓解与重塑)。现在可以把我们提出的“心理内容盈亏模型”(profit and loss model of mental content简称PLMMC模型)的核心主旨做一个简洁的阐述:一个完整的认知行为应该是这样的:当下刺激形成的心理内容经过表征(C2),与原有的心理内容经提取形成的表征(C1)进行比对,此时会出现心理内容的盈亏现象(C2-C1≠0),如果有心理内容增量大于零(C2C1),那么就会出现内容盈余现象,并形成新的认知。我们生活中耳熟能详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现象就是典型的心理内容盈余现象;如果出现心理内容亏损现象(C2C1),那么就会出现认知障碍,比如面孔失认症患者就属此类。一个正常认知模式应该是两次表征的心理内容比较匹配(C2C1),误差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这就是心理内容盈亏模型的实质。这里涉及到的关键难题是心理内容的形成机制,如果我们承认大脑内部的认知模块是领域特殊性的,即大脑认知功能分区,各司其责,那么,这些具有领域特殊性的模块、由刺激形成的各种单一内容在中枢系统进行整合加工(中枢系统具有领域一般性的特点),由此形成新的心理内容。物理学家与哲学家马赫(Ernst Mach1838-1916)在上个世纪末就曾提出一个著名的论断:物是感觉的复合,在他看来:“一切物体只是代表要素的复合体(感觉复合体)的思想符号。在物理学中,真正的、直接的、最根本的基础就是这些要素(感觉)。”【3】在马赫那里,要素就是感觉,因此,一切研究都是要探知这些要素的联结方式。客观地说,马赫对于人类认知的理解是非常有新意的,而且严重超出他那个时代的理解水平,时至今日,他的理论仍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马赫在关于要素的复合机制上的论证还存在严重的问题,但就观点而言这是一个全新的视角。现在借助于心理内容盈亏模型与马赫的认知模式,我们可以对醉酒后的心理内容的形成与表征过程进行一种还原与猜测。大体来说,在醉酒状态,很多负责传递感觉刺激的神经网络由于酒精的麻醉作用逐渐丧失其正常的工作机能,导致传输到大脑内各个具有领域特殊性的模块内的信息大幅减少,甚至接近停止工作,从而无法形成丰富的输出内容,各个模块都处于几乎相同的状态,这样就导致在中枢神经系统开始把来自各个模块的信息进行整合(马赫意义上的复合),从而形成表征并传输出去,然而由于各个模块都处于信息严重不足状态,导致语义加载(复合)过程无法完成,这就是酒醉时会出现失忆的根源所在。美国哲学家奎因(Willard Van Orman Quine1908-2000)曾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刺激与输出的关系,即贫乏的输入与汹涌的输出。奎因这个说法的缺点在于对认知现象不能从量上来理解,更应关注其背后的内在机制。汹涌输出的局面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外部输入的刺激被高效地分解到各个职能模块,从而最终在心理内容复合中会出现多种内容组合。醉酒过后之所以会出现什么也记不起来的现象,是因为各职能输入模块,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仅仅维持在基本代谢水平,导致可以进行复合的信息严重不足,从而无法形成完整的心理内容表征。关于这个结论,有一种比较强大的质疑之声,那就是来自催眠技术的挑战,即认为人的任何记忆都不会忘记,只不过它们在大脑中无法正常提取而已(缺少清晰的路径和线索等),可以利用催眠技术把这些隐藏的心理内容提取出来。对此,笔者不同意这种说法。这里给出两点理由:其一,即便催眠有挖掘沉淀记忆的功能,由于酒醉时神经系统在处理刺激信息时处于低效甚至停工状态,结果导致没有充分的感觉要素可以用来进行复合,因而也就无法形成心理内容的表征,没有相关的内容,自然也就不能出现无中生有的催眠式提取了;其二,通过催眠提取的记忆内容是否是事后建构的一直是学界争议的焦点,以此无法证实的内容作为催眠唤醒后的记忆内容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当今学界关于记忆的共识是,记忆不是复制,而是建构。那么,“整体而言,专家们观点的趋势已经转向这一点上,那就是催眠要么对记忆没有用,要么损害和扭曲记忆,这是心理学家经过讨论后达成的广泛共识。……更糟糕的是,催眠比一般回忆带来了更多的记忆误差或错误记忆,也提升了目击证人对不准确和准确记忆的信心,这种信心的提升叫‘记忆硬化’。”【4】其实,关于记忆内容被篡改的情况很复杂也很常见,美国哲学家丹尼尔·丹尼特(Deniel Dennett1942-)提出了著名的意识的多重草稿模型(multiple drafts model of consciousness):“按照多重草稿模型,各种各样的知觉(其实就是各种各样的思想或心智活动)能在大脑中完成,靠的就是平行的、多轨道的、对感觉输入的诠释和细化过程。进入神经系统的信息处在连续的编辑修改状态。”【5】丹尼特这个认知模型相对于传统的笛卡尔剧场模型的优点在于,它揭示出感觉信息在大脑中是处于不停的编辑加工状态,而笛卡尔剧场模型则是假定在大脑中有一个幽灵能够准确观看到感觉输入与输出,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多重草稿模型针对意识内容的编辑与修改过程提出了两种模式,即“后经验的奥威尔式修改与前经验的斯大林式修改。”【6】通俗地说,奥威尔式修改就是后续经验影响先前感觉输入内容;而斯大林式修改则是先前的经验修改后续的感觉输入。关于意识内容的两种修改模式,丹尼特认为是无法区分的,甚至这种区分也是无意义的。显然丹尼特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这种说法造成的解释损失,关于这点,我们后面的文字中还要简单展开。现在的关键问题就演变为:心理内容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它的构成机制又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人类的认知机制是非常重要的。

心理内容的构成与语义加载机制

对于心理内容的来源,我们可以借用传统哲学关于知识形成的两种来源作类比,即先天的心理内容与后天的心理内容。前者主要是指源于动物本能的一些用于维系生命与安全的内容,比如婴儿的吮吸,眨眼等;后一类内容则主要是指来自后天经验形成的心理内容。在人类整个心理内容的构成中,源于后天经验的心理内容占据了绝大部分。这部分心理内容的形成渠道通常是这样的,即由感觉刺激形成知觉经验,而知觉经验的结构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层次:感知与印象,然后这些知觉经验就以心理内容形式存在,我们通常以记忆的名目称呼这类内容,但是记忆的内容是可显的,它是心理内容的子集,换言之有些经验内容是无法形成记忆的,比如数量巨大的无意识认知,最为常见的是阈下知觉(subliminal perception),即“未被有意识地知觉到的刺激却可能对知觉或其他心智功能有影响,这种现象被称为阈下知觉。”【7】通俗点说,就是由于人类的各种感觉器官在物理层面存在的感觉局限,超过某一感觉极限,人类的感觉器官就无法感觉到,比如一般人类的听力存在一个范围,即20——20000Hz,超过这个范围人就听不到了,其他的如对颜色等的刺激也有此种现象。另外,还有一类经验也是无法记起的,即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这类内容无法有效提取或记起,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并在认知中发生作用。笔者曾用很长时间尝试去解释这个问题,目前能够提供的一种解释是:认知模板被经验污染后,我们就以这种污染后的模板去做判断,而并不去理会模板原初是什么样的,有些类似于奥威尔式修改(后验式修改),这种解释参照了英国哲学家洛克(1632-1704)的白板说的一些成分,在生活中很常见。

基于上述心理内容的界定,要形成一个指向明确的认知,则需要对这些封存的经验内容进行有效地提取与表征,由此输出就可以形成初步的认知判断。至此,认知的初步流程就很清楚了,现在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并不是所有的经验内容都是可以进行表征的,那么,经验中的什么内容是无法表征的呢?这是20世纪后期认识论领域的一个伟大的变革,在传统认识论看来,所有的认知内容都是可以表达的,甚至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曾放言:凡是可说的就一定能说清楚,凡不可说的就请保持沉默。这种简单的截然二分,看似轮廓清晰,实则严重误解了人类认知过程的复杂性,显然与人类的实际认知经验不符。如日常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一些无法准确说出的经验内容,最常见的如疼痛的经验就是我们无法准确说清的,但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否定疼痛经验的实际存在。据现在的研究显示,第一个把非概念性内容(nonconceptual content)的提法引入分析哲学的人是英国哲学家加雷斯·埃文斯(Gareth Evans1946-1980 ),在他死后出版的《指称的多样性》(1982)一书中,他第一次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这个问题,正如哲学家伯穆德指出:“埃文斯发展出一种观念,即由知觉系统产生的信息是(包括身体的本体感受)是非概念的。这种非概念信息最初是无意识的,当其被输入并参与到思考、概念应用以及推理系统时就变成有意识的。”【8】但是,由于埃文斯的英年早逝,他并没有清晰界定非概念内容到底是在个体层面(personal level)还是在亚个体层面(subpersonal level)发生作用,以及如何发生作用的(关于这个问题另文详细论述,这里不再赘述)。由此,引发了关于知觉经验内容的广泛讨论,随后有很多学者跟进参与讨论,为了本文主题的深入,需要对一些学者的主要观点做些简单介绍。

英国哲学家屈森斯(Adrian Cussins)是较早对非概念内容进行研究的学者,他把经验内容分为两类:概念性内容与非概念性内容。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是否拥有概念特性,即“一个特性是概念特性,当且仅当相对于理论来说,它只通过概念典范地被表征,而这些概念是有机体为了满足这一特性所必须具有的。”【9】而另一个特性是非概念特性,则是指有机体可以不必具有那些典范性的表征。屈森斯的说法比较啰嗦,而且容易产生歧义。简单地说,有一些知觉经验内容是可以用概念化的方式来处理的,这部分就是概念内容,而有些知觉经验则是无法用概念来表达的,则是非概念性内容。屈森斯具有新意的观点是,他提出了任务域的观点,并认为“任务域就是世界的一个概念化区域,它提供了评价某个系统的性能的背景(真假、输赢等)。任务域概念是如何与概念内容的观念相联结的呢?用任务域概念说明α内容。”【10】,由此,屈森斯的内容划分就明确了,即概念性的a内容在任务域内工作,而非概念性的β内容则在基底域范围内工作。这种划分方法为后来的心理内容表征与心理计算提供了基础。按照屈森斯的观点,概念性内容的表征与计算可以采用S/S(句法/语义)模式来进行。这是比较传统的语义加载模式,即心理表征通过概念对句法结构保持敏感性,实现了表征的计算,并通过真值条件的设立与检验,由此确立表征的计算环节,而语义内容则通过概念与句法结构的匹配得以实现。现在遇到的难题是非概念性内容如何表征与计算?为此,屈森斯引入了代表这种非概念内容的“构造理论内容”(CTC),由此,“CTC内容的表述载体是整体的系统能力,但是这些内容也具有计算载体,这些计算载体是整个系统能力的特殊执行方式的下意识的因果基础。自然可以确认两种联结论载体:分布在许多加工单元上的活动模式和许多加工单元之间的加权联结性的模式。”【11】至此,我们明确了两件事:其一,知觉经验大多是非概念性的;其二,不同的心理内容的表征载体与计算模式是不同的。那么,回到我们所要探究的问题的核心在于:在心理内容表征过程中的内容盈亏现象是如何发生的?它们对认知造成什么影响?

基于上述对于经验内容的分析,结合马赫的经典命题:“物是感觉的复合”的新经验主义观点,我们可以把对事物(或事态)的认知看作是人体的各种感觉器官对刺激所形成的经验内容的统合,由此形成判断。比如对于苹果的认知形成的经验内容就可以表达为:视觉里的颜色经验(红或青)与形状(圆形的)、嗅觉形成的经验(清香的)、味觉形成的经验内容(酸甜等)、触觉形成的经验内容(软硬等),把这些分离的经验内容统合起来,我们就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关于苹果的判断。因此,在心理内容的表征过程中,我们提出了心理内容语义加载模型,用一个简洁的公式表达就是:一个静态的知觉经验的总内容量为:ΣC=C0+C1+C2C0代表载体本身的内容、C1代表概念性内容、C2代表非概念性内容)。根据日常身生活经验我们可以知道,在表征过程中最容易发生内容丢失的部分在于对非概念性内容的表征过程,即C2内容的丢失或者表达不完善造成的内容的亏损,这方面已有心理学研究证实。1992年,英国女心理学家卡米洛夫-斯密斯(Annette Karmiloff-Smith)提出的表征重述理论就间接地解释了这个现象,在她看来:“表征重述RRrepresentational redescription)包含了这样的一个循环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信息已经出现于机体独立功能作用中,通过重述过程,有特殊目的的表征信息逐渐变得能为认知系统其他部分所用。换言之,表征重述是心理中的内隐信息以后变成心理的外显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先是在一个领域之内,然后有时在几个领域之间。”【12】在卡米洛夫-史密斯的表述中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其一,表征内容是经过多次表征才得以完成的;其二,最初的表征重述一定发生在某个具体感觉模块内,具有领域特殊性的典型特征,到感觉复合阶段才具有领域一般性的特点。这里要简单交代一下表征重述理论的产生背景,1983年美国哲学家福多(Jerry Fodor1935-)在研究感觉输入问题时,提出了感觉模块理论(modularity),人体的各个感觉器官分别构成一个特定的输入模块,模块的最大特点有两个:首先是领域特殊性(Domain specificity),各种感觉模块只能处理单一种类信息,如视觉器官只能处理视觉信息,不能处理其他器官的信息;其次,模块具有信息封装特性(Informational encapsulation),即模块内的信息不能为其他系统所用。显然福多的心理模块理论是建基于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oam Chomsky1928-)的先天论框架下提出的。而卡米洛夫-史密斯则是皮亚杰传统中的建构主义者,皮亚杰传统的最大特点在于强调信息的输出,因此,卡米洛夫-史密斯试图在两者之间建立一种折中,应该说思路没问题。卡米洛夫对于表征重述提出的四个层次说很有新意,即:“RR模型认为知识的表征和再表征至少有四个水平,它们为内隐(I),外显1E1)、外显2E2)和外显3E3)。水平1表征是分类的,因此还不能形成领域内和领域间的表征联系。包含在水平1表征中的信息因此不能为认知系统中的其他算子所利用。”【13E1是在水平1的基础上压缩编码形成的,它将可以成为下一步表征的基础材料,但它本身还不能通达意识和语言,换句话说,这个层次的表征我们根本意识不到更无从用语言表达。只有超过E1水平之上,意识通达和言语报告才是可能的。因此,E2能够通达意识,但不能通达语言,只有到了E3才能通达语言。在这个表征重述的过程中,信息被一级级地压缩,到能够用语言来表达的时候,最初丰富多彩的刺激内容也早已所剩无几。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这类经验,狂喜过后,到说的时候竟然觉得没有什么好说的。从这里不难看出在表征重述的过程中,经验内容丢失是不可避免的,只是没有人知道这些丢失的内容对于我们认识事物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生活中误解现象的产生也大多源于语义内容丢失或者不完整所带来的表达困境,只要把那些丢失的内容找回来,让表征丰满起来,误解才会消失。现在回到开篇的老问题:在心理内容中什么内容最容易在表征中被丢失?换言之,哪部分内容最难于表征。答案是非概念性内容在表征中最容易丢失。

鉴于屈森斯、皮考克、克兰等人对于心理内容的划分与本文的关注点不同,笔者曾提出进一步的细化分类方式:“非概念性内容、准概念性内容与概念性内容。”【14】这样划分的好处有两点:其一,更好地反映了心理内容的真实存在状况。在我们的人生经验中都包含一些可以部分表达出来而又无法完全表达的经验,比如颜色经验等,这些都是准概念内容;其二,准概念内容的提出,能够反映心理内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众所周知,受教育与训练是提升内容转化的有效措施。其实对于心理内容的如此处理,也预示了对另一个困难问题的可能解决路径与尝试,即意识与心理内容之间的关系,这个话题后面再谈。

现在需要结合心理内容盈亏模型与语义加载模型来对醉酒经验以及由此引发的问题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醉酒后,之所以会出现失忆现象,是由于相应的神经系统进入休眠状态,无法正常工作,导致相应的心理内容出现严重亏损现象,从而导致无内容可以表征,因而也就一片空白了。那么,醉酒后真的一点经验内容也没有留下吗?显然不是,那些来自结构本身与概念性内容还是有一些留存的。比如酒后第二天出现的头痛与胃痛,这些都是醉酒后留下的结构性经验内容,它们与结构本身状态有关。而心理内容中最具认知意义的却是语义加载中涌现出的意义,这些意义大多来自非概念性内容。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因为概念性内容大多是符合句法结构的,即对结构具有高度敏感性,这部分内容比较容易表征,也容易计算。哲学家福多提出的思想语言假设(LOTH1976)部分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图林测试也间接地证明了人工智能在满足语形结构条件下的智力表征模式,后来美国哲学家塞尔John Searle1932-)提出“中文屋”实验,直接否定了强人工智能的智力模式,指出由于机器无法表达语义内容,因此,机器不具有思维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概念内容在表征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点,但是它的缺陷也同样明显。

现在再来谈一下语义加载问题,前面我们论述了知觉经验按照马赫的说法就是感觉的复合,问题是马赫的模式显得过于简单与朴素,无法反映人类的复杂认知过程。对于一个事物的认识,绝非简单的各种分门别类的知觉经验的简单相加。如上面提到的对于苹果的经验,按照马赫模式表达就是:红的+圆的+清香的+酸甜的+硬的对于苹果的经验。对于苹果的经验中,还有我们自身产生的感受性问题,而这些是马赫模式无法解决的。上述复合模式与我们主观经验中的苹果还是有差距的,其实这是生物学领域的还原论在作祟,它的当代形式就是强微观还原论,即“我们能根据事物的潜在结构——它们的基本组成部分——的全面知识,来达到对所有现象的正确解释,以此观点来看,强微观还原论才是我们获得精确认识的唯一途径。”【15】既然机械论的模式无法解释生命现象,也不能回到19世纪末具有神秘主义气质的活力论,那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些新增加的能力是怎样来的?现在有两种解释,其一,系统论的解释,即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其二,就是当下比较流行的所谓具身认知。限于篇幅,仅就后者简单说两句,大体而言,具身认知的特点与旨趣主要包括:“具身的两大特点:第一,认知依赖于经验的种类,这些经验来自具有各种感知运动的身体;第二,这些个体的感知运动能力自身内含在(embedded)一个更广泛的生物、心理、文化的情境中。……认知并不是表征而是具身的行动,以及我们所认识的世界并不是给定的,而是通过我们结构耦合的历史生成的。”【16】之所以强调具身,是因为这种认知路径可以解释意义的增生问题,这也就是所谓的认知的生成模式,那些涌现的意义与具体的身体与情境有关。换成法国哲学家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1908-1961)的说法就是,具身性既包含作为活生生的、经验结构的主体,也包含作为认知机制的情境或环境的身体。

意识、心理内容与表征的认知链条

说到心理内容,不得不提到意识在其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而意识又是当今科学界的最大未解难题之一,为了论证的需要,我们不去过多关注意识的各派理论之间的分歧,仅就目前初步达成的共识展开论证。通常来说,意识具有如下的结构:“我——觉知——(X……根据觉知指向的差别,我们把指向客体意象的觉知类型称为‘想’型,而把指向主体状态的觉知类型称为‘受’型。”【17】李恒威给出的这个意识结构从宏观上看没有问题,但是这里需要补充关于意识的如下三个特征:首先,意识相对于无意识而言是一种有序状态,通过意向性得以体现;其次,意识是神经元集群竞争过后胜者的行为,它最大程度上把大脑能量集中起来;第三,有效意识的结果最终要体现在心理内容上。1972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获得者美国神经科学家杰拉德埃德尔曼(Gerald Maurice Edelman1929-)曾就意识问题,给出过一个结构模型(现象转换与折返式连接),在他看来,意识可以粗略分为初级意识与高级意识。高级意识有赖于情景记忆,如果没有情景记忆,就不太可能发展出一贯的语义行为。他认为:“虽然意识过程涉及表征,意识的神经基础却是非表征的。其必然的推论是,表征的形式发生在C,但并不驱使底层的C状态。根据这种观点,记忆是非表征性的,概念则是大脑映射其本身的知觉映射图所得到的产物,从而产生普适性或‘共性’。虽然记忆和概念与价值系统一样,都是意义或语义内容的必要条件,他们却并不等同于该内容……意义并不等同于心理表征。它是价值系统、变化的环境信号、学习与非表征记忆互动的结果。”【18】在埃德尔曼框架下,一个完善的意识理论需要两个原则,即感知分类和价值范畴记忆原则。“根据神经元群选择理论,感知分类通过全局映射的方式产生,全局映射连接各模块区域,并通过非折返式连接将它们连接到运动控制系统。根据这个理论,记忆是非表征性的,其必要的关联是简并式网络互动的产物。”【19】埃德尔曼的说法强调了意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其新意在于指出记忆是非表征性的。这是一个关涉后续认知的非常基础性的判断,问题是这个说法成立吗?如果他把记忆界定为一种瞬时的神经突触的活动,那么这个说法是对的;如果把记忆指向长时记忆,那么记忆则是有内容的,即记忆是表征后的结果,由此,他的说法就是错误的。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他的判断有些武断,不过他认为:“用语法将词汇符号连接起来的能力表明折返的范围获得了极大地扩展。高级意识的涌现仍然需以初级意识为基础,但具有了标记等手段之后,人们就从记忆的当下的藩篱中解放了出来。”【20】这是符合人类认知习惯的,由此,人类对于过去与未来的意识才是可能的。

埃德尔曼给出的结论很简洁:根据神经元群选择理论,大脑必然是建构的,因此,折返式选择网络的整合特性的一个表现就是填充与完形。这一点为从意识到心理内容铺平了道路,其实,我们大多的心理内容都是大脑在事后逐渐建构出来的,这也就是当下神经生物学中的绑定问题,它的变体即我们提出的更为明确的语义加载问题。英国杰出的神经生理学家玛尔(David Marr1945-1980)在描述人类视觉经验时曾提出一个三阶段模式,很好地佐证了我们的观点,即::“首先,视网膜中的感觉感受器把信息发送给大脑中的视觉区,大脑为所看到的勾勒一个二维略图;然后大脑把初步的略图转换为2.5维的略图;最后,大脑进一步详细勾勒2.5维略图,建立一个三维模型以表示三维物体和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21】从二维经2.5维再到三维,都是大脑建构的结果。这就是上面提到的意识的完形与填充功能。

至此,一条从无意识(潜意识与前意识)、意识(意向性+注意)到心理内容再到表征,最后经由语言输出的一个完整的内在认知链条得以初步廓清。在这个链条上,集中呈现了百余年来哲学在认识论领域上所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困境,从19世纪末哲学家布伦塔诺(Franz Brentano1837-1917)对于意向性的关注开始,到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开拓的并影响整个二十世纪的语言学革命,都可以看做是这个认识论链条衍生的理论分支。为了慎重起见,我们还需要对上述链条中的关键环节,即从意识到心理内容的环节给与必要的补充论证,毕竟这个环节事关整个模型的成败、以及诸多相关推论与假设能否成立的基础。美国神经科学家达马西奥Antonio R.Damasio1944-)在核心意识向扩展的意识转化方面提供了很好地证明,他认为:无意识状态对应着原始自我,有意识状态对应着核心自我,扩展的意识对应着自传式自我,并且,核心意识是非言语性的。他的研究结论对于我们的模型能够起到有力的支持作用。在达马西奥看来:“如果核心意识是意识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基本组成部分,那么,扩展的意识就是核心意识的荣耀……扩展的意识超越了核心意识的此时此地的性质,包括过去和未来所能触及的范围。……扩展的意识与展现知识并且清楚而有效地把它表现出来,从而使理智的加工活动能够发生有关”【22】这里需要提醒注意的是,在达马西奥那里,核心意识是复杂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标准配置,很少受环境影响,而扩展的意识是建立在核心意识的基础之上,它会受到外界环境与文化的影响,一旦核心意识被剥夺,扩展意识也随之消失,反之未必。通俗地说,扩展就是在核心意识基础上的心理内容增加的过程。

那么,这些内容是如何顺利实现增加的呢?当代神经生物学家一直在试图解决这个问题,虽然目前还没有完全弄清其内在机制,但是他们关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其一,实现这种功能的具体神经元以及皮质的工作机制是怎样的?其二,它们在头脑中的具体位置?仅就第一个问题而言,目前达成初步共识的观点有两个,即填充效应与捆绑效应。按照英国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得者F克里克(Francis Crick1916-2004)利用盲区和视错觉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填充效应,即“大脑试图用准确的推测填补上盲点处该有的东西。”【23】所以,即便我们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有一个盲点,我们看物体时也不会感觉到视野中出现一个洞,其实,这个洞已经被大脑利用填充效应补上,这个过程就是典型的内容加载过程。这里还需推进一步,即内容加载过程牵涉到神经生理学家们常常提到的绑定问题(Binding Problem),所谓绑定问题最初是由德国理论神经科学家冯·马尔斯伯格(Christoph von Malsburg)在20世纪80年代给出明确解释的,他把绑定问题界定为:“有意义的物体(如人脸)都会在皮层及其相关附属系统的许多部位诱发出发放活动。所有这些分布各处的活动是如何结合,形成单一知觉的呢?此外,怎样才能把这些活动与同时看到的另一张脸所引起的活动区分开来呢?所有的峰电位看上去都是一样的。”【24】由此,我们可以把绑定问题拆分为两个问题:分离问题(segregation problem,即BP1)与组合问题(combination problem,即BP2),BP1与神经科学的研究关系更密切一些,马尔斯伯格认为分离主要是靠同步化来实现的。对于哲学而言,我们更关心BP2,即来自不同皮层的信息如何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可感知觉,并以此通过表征的形式输出。

另外,上面提到的内容填充过程是可以同时完成的,也可以是不同时间完成的,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看到一个复杂事物时总要要比看简单的事物费时间,以及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事物的认识会更深入的原因。再有,意识内容还要受到表达的限制,很多意识内容即便存在也是无力表达的,这就与语言的结构有关系,对此,我们可以尝试给出一个推论:即神经元传递的信息,由于诸多原因不能很好地填充到结构上,导致语言结构在实现语义赋值时出现空载现象,对于空载的结构当然无内容表达了。按照伯恩的说法:“知觉的内容不能被语言完全表达,毕竟我的语言的限度并不能代表世界的限度。……作为一种临时性的结论,X的组成部分里应该包括如下两项内容:某种非语言性内容加上经验的主观性内容。”【25】这里提到的经验的主观性内容涉及到经验的感受性问题(qualia),所谓的感受性通常是指:“经验的质的特性。感受性是感觉、感受、知觉等的性质,也包括思想和愿望的经验的性质。”【26】尽管目前关于感受性的争议很多,但是笔者认为通过澳大利亚哲学家杰克逊(Frank Jackson1943-)的“玛丽屋”(Mary’s room)思想实验,已经雄辩地证明感受性假设的提出可以解决目前遭遇到的很多困难问题,至少物理主义的解释是存在问题的,限于篇幅,关于这个问题另文详述。

最后,还要对一个具有争议性的问题做些简单的说明,即句法表达是有意识状态下的行为还是无意识状态下的行为?英国数学物理学家罗杰彭罗斯(Roger Penrose,1931-)提出一个很有创见的说法:“头脑的无意识行为是按照算法过程进展,而意识的行为则完全不同,所以,它以一种不能被任何算法所描述的方式进展。”【27】由此,彭罗斯得出一个著名论断:思维是非言语性的,并宣称判断的形成是意识的标志。其实,就目前心理计算框架(CTM)下达成的共识而言,人类的认知过程无论串行还是并行模式,其实质都是计算性的,只不过是计算方式的差异而已,大脑在进化机制作用下选择了计算效率更高的模式。符合句法的更便于计算,久而久之,这种模式就被固化成为一种习惯性动作,无需再意识到,按习惯本能性地执行,从而就不再是意识范畴内的事情,这种变化有利于节约大脑的能源,便于对新情况(刺激)做出快速计算。那么,意识和非意识与概念性内容和非概念性内容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基于此,我们倾向于认为概念性内容的表征是无意识的,而非概念性内容的表征则是有意识的,虽然其中还有很多细节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大体来说日常生活的经验支持这种观点,比如痛就是非概念性的内容,但它的表征则是有意识的,无意识也就无法感觉到痛了(如麻醉)。这里涉及到另一个复杂问题,即意识的时间性问题,根据美国神经科学家本杰明里贝特(Benjamin Libet1916-2007)的发现:“要产生有意识的感觉,在最低有效强度的情况下脉冲序列必须持续0.5秒。所以,在通往大脑皮层的正常通道中的激活也展示了相同的要求,即造成感觉觉知需要一个惊人时长的重复输入脉冲。”【28】里贝特的实验发现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这0.5秒时长,既实现了有意识与无意识的区分:脉冲持续时间达不到0.5秒就无法知觉到(全有或全无状态),心智功能就处于无意识状态,又暗含了内容加载所需的时间。同时,这0.5秒时长也是神经系统的筛选机制,否则大脑神经会被无数意识知觉拖垮的。哲学家伯穆德(José Bermúdez)在为斯坦福哲学百科撰写非概念内容的条目时,开明宗义地指出:“隐藏在非概念心理内容理论背后的核心主旨在于指出心理内容能够表征世界,即使那些心理状态的承载者不拥有用来说明特定内容的概念,”29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可逆的醉酒经验的分析,我们大胆地提出心理内容的盈亏模型,如果被表征的心理内容由于大脑损伤或病变等原因造成经验内容在表征中无端地增加或减少,都会造成认知障碍。这个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人类认知在起点处的运行机理,以及我们在日常生活所遭遇到的很多认知现象。同时,该模型也阐明了心理内容是如何被表征的,以及内容加载的几种可能模式,并探讨了意识与心理内容之间的关系。这种努力有助于揭示人类认知的内在链条及其作用机制,并为实践中的精神障碍的认知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思路。

参考文献:

1】李侠、郭巧懿.论思想语言与心理表征中的语义加载问题【J】.自然辨证法研究.20101).

2】李侠.从幻肢痛现象看心理内容的表征问题【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27).

3】马赫感觉的分析【M】.洪谦、唐钺、梁志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23.

4】斯科特科林菲尔德、斯蒂文林恩等.心理学的50大秘密【M】.衣新发、王雨晴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65.

5】【6】丹尼尔丹尼特.意识的解释【M】.苏德超、李涤非、陈虎平译.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126132.

7】【17】李恒威.意识:从自我到自我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333.

8Nonconceptual Mental Content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content-nonconceptual/20127月查查询)

9】【10】【11】玛格丽特A博登.人工智能哲学【M】.刘西瑞、王汉琦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407410463.

12】【13A.卡米洛夫-史密斯.超于模块性——认知科学的发展观【M】.缪小春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618-19.

14李侠、王贝贝.论思想语言的结构敏感性与“列车隐喻”J】.哲学分析20112

15】斯蒂芬.罗思曼.还原论的局限——来自活细胞的训诫【M】.李创同、王策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36.

16F.瓦雷拉、E.汤普森、E.罗施.具身认知:认知科学和人类经验【M】.李恒威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139.

18】【19】【20】杰拉德埃德尔曼.比天空更广阔【M】.唐璐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717880.

21Robert J. Sternberg.认知心理学【M】(第三版).杨炳钧、陈燕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106.

22】安东尼奥R达马西奥.感受发生的一切——意识产生中的身体和情绪【M】.杨韶刚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52-156.

23F.克里克.惊人的假说【M】.汪云九等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8.

24】克里斯托夫科赫.意识探秘——意识的神经生物学研究【M】.顾凡及、侯晓迪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2.56-57.

25A.Byrne, 2003. Consciousness and nonconceptual content. Philosophical Studies, 113: 261–274.

26】贝内特、哈克.神经科学的哲学基础【M】.张立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284.

27】罗杰彭罗斯.皇帝的新脑【M】.许明贤、吴忠超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552.

28本杰明里贝特.心智时间:意识中的时间因素【M】.李恒熙、李恒威、罗慧怡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28.

29Nonconceptual Mental Contenthttp://plato.stanford.edu/entries/content-nonconceptual/20127月查查询)

 

 

Study on profit and loss model of mental content and cognition of drunkenness experience

1Li xia  2Guo qiaoyi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of temulence we propose the profit and loss model of mental content in representation , reveal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loaden pattern of mental content and the cognitive chain from consciousness to mental content. Finally, on this basis, the binding problem in integration of mental content is analysed.

Keywordsmental contentprofit and loss modelbinding problemcognition

 

【博主跋】这篇文章完成于2013年,现发表在《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5),是为记!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830287.html

上一篇:iPhone-6的价格
下一篇:【含泪活着】
收藏 IP: 180.158.61.*| 热度|

12 孙根年 陈楷翰 印大中 周健 王进 孙学军 曹聪 何凌云 吕乃基 朱志敏 马雷 shenl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9 15: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