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天论的复活:一个咸鱼翻身的故事
——简评斯蒂文•平克教授的《语言本能》
程潜 李侠
自1956年6月在美国举办的达特茅斯会议以来,在人工智能与人类认知等领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其最初的宏伟构想:让机器像人脑一样思维与工作的目标仍未实现。半个多世纪过后,反思其成败得失仍是一个有趣的话题。略去这期间取得的进步不谈,仅就一种传统观点的复活而言,我们不得不又一次徘徊在古老哲学命题的阴影中:先天论的阴影。如果人类在认知上存在某些先天的能力,那么,由此可以推出一个令人沮丧的结论:即机器与人脑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这条鸿沟至少在短期内是无法跨越的,从而使得当初的梦想无法实现。
关于人类认知的先天论说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时代。在《美诺篇》中,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知识是先天的,所有的学习都不过是回忆而已,通过回忆唤醒那些先天就已存在的知识。当然在今天看来,柏拉图的观点错了。当代复兴先天论的主要功臣是美国MIT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1928-),他为了反对当时在语言学领域里占主流地位的行为主义研究纲领,于1957年发表了著名的《句法结构》一书,通过提出语言的深层结构与表层结构的区分以及相互转换机制,有力地复活了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先天论”。如果人天生地具有深层语言结构,那么,这种先天结构恰恰是人类语言与认知的起点,沿着这条思路,美国哲学家杰瑞•福多(1935-)从功能的角度于1975年提出了思想语言的假设(LOTH),并把这种假设的本体论基础定位于具有封装特性且功能各异的心理模块上。但是,对于思想语言与心理模块到底是什么,以及它们以什么形式存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学者们仍存在很大的争议。为了避免这条道路面临的种种困难,美国新生代的心理学家与认知科学家平克从功能角度出发,于1994年发表了《语言本能》一书,从而使人类认知的先天论观点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斯蒂文·平克(Steven pinker,1954-),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认知科学家以及语言学家,曾先后在麻省理工、哈佛大学等高校任职。其专业研究领域主要是认知科学和心理语言学,偏重于心智计算理论的研究。对于认识论中的“先天论”,平克在其《语言本能》一书中,提供了一种反观的视角,试图从语言发生的角度,结合语言学专业知识,对语言本能问题进行扩展性分析,以此,间接证明先天论存在的合理性。
在平克看来,语言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根源,但不论环境与文化差异有多大,语言可以理解成为人之天生本能,而非完全取决于后天句法的固定模式套用。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看,人类最初的经验来源于对空间的感知,人体自身成为一种带有空间感的实体存在,通过表征符号传递信息,将内在的心理感情变化通过语言加以表达。从经验层面来说,为了更好地解释语言本能这一问题,平克强调对固有的框架性语言结构进行分析,试图依据现存实验证据进行弹性解释。当然,这种解释现象的陈述在凭观察资料就能解释的同时,更加着重于语言内部的核心性实质之所在。
语言本能的存在与表现不受具体语言形式的约束。语言能力具有创造性,儿童在具备一定语言能力的前提下,可以快速地摆脱固定语言模式的禁锢,听懂之前所没有听到过的句子。而且,在语言能力的发展上,可以在短期内表现出一种快速爆发的态势。
平克在提出语言本能理论之后,探讨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即成年人为何学习语言总是事倍功半,而儿童却可以轻松学会一种语言。其原因是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个关键期。语言的发展与大脑发育密切相关,大脑有处理语言的需求,语言能力在某个时期得到快速提升,一旦这个时期过去之后,大脑的这部分功能会迅速衰退,并开始向其他功能转换,此时再学习语言就没有儿童时期那么容易了。这是由于大脑进化的结果,大脑耗费的能量占到人体所需总能量的很大部分,大脑必须是高效率的,在特定时期完成一个特定的工作后,这部分功能呈现出类似于关闭的状态,省下能量与脑区用来开发身体其他部分的功能。据平克研究,六岁之前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关键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之后,随着大脑神经元数量的锐减和新陈代谢的趋于平缓,语言习得能力作为本能出现退化现象。所以,儿童在学习语言的关键期,应当积极刺激大脑的活动,避免对思考方式的单方面束缚,提供发散思维的语言习得方式。从而促成儿童在接受新语言方面具有高效性、多样性和新颖性的特点。
平克从多个角度对语言现象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分析,有力地挑战了僵化的传统语言模式的局限,他提出的语言本能说是当代认识论研究中先天论的典型代表。当然平克的“语言本能说”也遭到其他一些学者的批评,比如英国哲学家杰弗瑞•萨姆森(Geoffrey Sampson,1944-)就对平克的观点表达了不同的看法。作为一名正处于事业顶峰期的心理学家与语言学家,平克教授自出版《语言本能》一书之后,又发表了多部作品,逐渐完善了其在语言本能中提出的一些观点,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值得称道的,对一种假设的持之以恒的探讨,恰恰体现了一名优秀学者对于学术的尊重与个性诚实的美德之所在。
【博主跋】这篇书评写于去年秋天,昨天寄来杂志,发表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与尚老师合作愉快,是为记!
2014-3-4于南方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用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