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践的科学社会学(大纲:草稿)
类 别: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科学技术哲学与科学史专业),学时:51,学分:3分
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相结合,考试:平时+结业论文
主讲人:李 侠
第一篇:社会学基础知识
1.什么是社会学?
(社会学是对社会和社会行为的系统的和客观的研究)
2.社会学的起源与发展
3.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4.与知识有关的社会学研究路径
第二篇:知识社会学的轮廓
1.马克思与知识社会学
2.舍勒与知识社会学
3.曼海姆与知识社会学
第三篇:科学社会学:默顿传统
1.科学界的规范结构
2.科学发现优先权
3.科学界的分层现象
4.自我实现预言
5.科学争论的意义与实质
第四篇:科学知识社会学
1.强纲领与弱纲领(巴黎学派与爱丁堡学派的比较)
2.知识的建构:虚构还是事实
3.科学研究可以用田野考察的方法研究吗?
4.相对主义知识观与科学的祛魅
第五篇:实践的科学社会学
1.科学界的承认与蔑视
2.影响科学共同体的几种效应分析
3.科技政策与科学运行的关系的分析
4.习性、资本、场与文化资本炼金术
5.后现代状况下的知识与权力
6.科技伦理与职业规范
7.超级科学时代:制造意义与理性生存
备注:三周讲授与一次讨论,循环。(讨论指定的经典著作:读书报告)
内容梗概:科学社会学是一门很年轻的学科,即便从默顿1938年出版的《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一书算起,至今也不过七十余年的历史。顾名思义,它主要采用社会学的视角对科学进行分析。由于近代以来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已经在社会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人们生活中日益无法忽视的一个领域,大科学时代以来,这种状况也就显得越发明显:大规模(参与人数)、大投入(占GDP的比例逐渐增大)以及高度不确定性(引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伦理等问题)。因此,对科学的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哪几个方面也是见仁见智:根据对知识的社会学研究传统的梳理,可以发现如下三条清晰路径:首先,从宏观层面对近代科学兴起的社会条件进行研究,这就是知识社会学的传统。其次,从中观层面深入到对科学生产的建制化运行的分析,这就是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传统。第三条路径就是从微观层面深入到知识生产现场,对作为知识体系内容的科学进行研究。这就是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传统。这种对科学的逐渐分化的研究路径就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从历史角度来说,对科学进行社会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上述三个层面。最为成熟的就是以默顿为代表的中观层次的对科学建制进行的社会学分析(结构功能学派的经典之作)。由于当下的科学发展环境与上述三种传统的发展环境有了质的区别,笔者称这种环境下的科学已经升格为超级科学时代。这个时代的科学社会学应该更加关注两个层面的事情:影响建制的因素与共同体存在的意义与生存策略问题。前者涉及科技政策与科技发展的关系问题,后者主要关注共同体在科学场域内的文化资本积累与身份认同问题,以及符号暴力之下个体意义的建构与生存。基于这种理论架构,本课程主张科学社会学回归社会学传统,借助于社会学的理论资源、政治哲学以及伦理学的相关成果,建构一种实践的科学社会学,很好地解释科学场域内的宏观——微观问题(建制运行),以及相应的能动——结构问题(主体与建制的匹配)。
参考文献:
【1】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上、下),刘云德、王戈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2】 侯钧生。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
【3】 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明、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4】 马克斯。舍勒。知识社会学问题。艾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年。
【5】 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胡伟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
【6】 詹姆斯。皮科可。人类学透镜。汪丽华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7】 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
【8】 罗伯特。金。默顿。科学社会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9】 罗伯特。金。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林聚任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10】 巴伯。科学与社会秩序。顾昕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
【11】 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包亚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12】 布尔迪厄。人:学术者。王作虹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
【13】 阿克塞尔。霍耐特。为承认而斗争。曹卫东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14】 巴里。巴恩斯、大卫。布鲁尔、约翰。亨利。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邢冬梅、蔡仲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5】 迈克尔。波兰尼。科学、信仰与社会。王靖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16】 大卫。布鲁尔。知识和社会意象。艾彦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17】 巴里。巴恩斯。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鲁旭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18】 巴里。巴恩斯。局外人看科学。鲁旭东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1年。
【19】 B。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追随科学家和工程师。郑开、刘文旋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年。
【20】 B。拉图尔、史蒂夫。伍尔加。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张伯霖、刁小英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4年。
【21】 卡琳。诺尔-塞蒂娜。建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
【22】 李侠。喧嚣与凝视:透视转型期的科技政策与公共生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年。
【23】 史蒂文。夏平。真理的社会史。赵万里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24】 彼德。布劳。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孙菲、张黎勤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
【25】 安德鲁。皮克林。实践的冲撞:时间、力量与科学。邢冬梅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26】 皮埃尔。布尔迪厄。帕斯卡尔式的沉思。刘晖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
学习资源:
美国社会学网站(ASA):http://www.asanet.org/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5: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