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就是缩短从知道到理解之间距离的那个人
李侠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工作之余我经常会去想:在科技分工如此细化的今天,老师的使命是什么?对于这个话题,第一个涌上心头的定式就是唐朝诗人韩愈的公式: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按照韩愈对教师的功能划分,教师的使命=传道+授业+解惑。韩愈在1200多年前提出的这个标准,就是拿到今天来看也是非常高的标准。不过,那时的学生只需要学习有数的几门课就可以行走江湖了,如果读书期间有幸遇到一位熟读四书五经的饱学之士,那位先生是完全可以自信满满地说: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而在知识分化如此细密的今天,恐怕再难有如此博学之人,也大多不敢再奢谈大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作为一种社会建制化的职业,它的功能与过去相比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大多回归职业化的道路:授业与解惑,它的标准要求是职业化与专业化,这种演化是对于知识和人的一种双重尊重。
1、知道只是个体对知识的一种静态储藏
从知道到理解有无限远的距离。为了实现这种认知上的相聚,我们有时需要穷尽一生的努力。遗憾的是,很多时候我们都把知道当成了理解。宋朝词人蒋捷在《听雨》一词中对这种情况有很好的描述: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同样是听雨,感受却是完全不同的,期间的差异就在于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了更多经验内容的注入,而知识的一种主要来源就是经验,由此观之,这种知识的注入带来的是个体认知结构的扩大,以及解释力的增强。
现代大学的出现为缩小知道与理解之间的距离提供了一种最好的载体:大学提供知识传递的空间场所:老师、学生与基础设施(包括软硬件设施)的集合体,而教师负责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知识的传递与再生产。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教师的使命就包括三项内容:知识传递(老师与学生之间)、知识生产(老师与基础设施之间)与唤醒理解(学生与基础设施之间)。基于这种职能划分,我认为老师的品相可以分为三级:初级,仅仅完成知识传递;中级,既完成了知识传递又参与知识生产;高级则是把上述三项功能都实现了。
400年前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没有错,只是有些粗糙。从知识到力量之间的转换是有很多环节的,不是什么样的知识形态都具有力量的,只有那些以动态形式存在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力量。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个过程分解为:从知道到理解(知识传递过程),再从理解到力量(知识的应用过程)。因此,今天我更愿意把培根的话改为:理解才是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第一使命就是把知识有效传递到学生那里,先让知识在学生那里以静态形式存储起来,这是未来所有理解的基础,也是工业化时代以来大范围扩散知识的有效路径。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需要呈现出高度职业化与专业化的能力,从而形成在某一知识领域的相对高梯度,根据我们以前的研究可知,只有形成知识的梯度差才有可能实现知识的有效流入,所谓名师出高徒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为了保持知识传递的效率,这里有无数工作需要做,从教师一端来说就包括诸如传播方式、传播内容、传播载体的选择以及传播渠道等,无论哪一个环节处理不好都会影响知识的传递效率,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便只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在当下也是很不容易的,需要不断努力。
在知识更新如此快速的今天,如何能够让老师时刻保持在知识传递链条上的高梯度,必然要求导师积极投身科研,这是保持知识更新与知识再生产的有效途径。老师积极参与知识生产,也是缩小自身从知道到理解距离的不二法门,而且这个过程会极大地唤醒学生对于知识理解的体认,并愿意参与到知识生产的过程中来,毕竟模仿是人类进步的最基本形态。
2、对知识的理解也是一种修行过程
把一种理念播撒在某些心田上,让它生长起来,并由此让接受者获得快乐与骄傲,同时也为社会增添文明因子,在我看来这就是育人的基本要义所在。古今中外,育人的方式大体来说无非三种:严师出高徒型、民主友善型与恩威并重型。从知识理解角度来说,哪一种模式更好呢?第一种模式是单向型育人模式,具有支配性,无法体现学习的主动性,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反而阻碍了理解的正常发展进程(过早陷入思维定势)。所谓恩威并重型,看起来全面,实则操作起来很难把握尺度。因此,我更喜欢第二种模式,即民主友善型,大家像朋友一样,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实现从知道到理解的跨越。我看过很多传记文字,其中都会提到某人在年轻时不经意间习得的知识往往印象深刻,而且很难忘记。联想到自己和身边的人的学习经历,更是印证了这一点,那些被强制性灌输进去的知识,过不了多久又几乎全部还给老师了,这期间的差别很值得玩味。其实,每个人的内在偏好是不同的,偏好的差异是影响理解的最大内在因素,换言之,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就会把精力和时间主动往这个方向上配置,进而在这个方向上的理解也会随之出现快速发展的局面,反之亦然。因此,老师的一个职责就是努力发现学生的偏好,从而使之快速进入理解阶段,知识只有到了理解阶段才会从死知识变成活知识,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很多人就是在这个环节上被困住了:出现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甚至觉得做什么都没有意义,老师要依靠自己的理解与经验,帮助同学们及时发现问题,并梳理出具有针对性的通向偏好的通道,让学生迅速跨越过这个阶段,从而进入知识的存储与高效转化阶段。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表明自我控制能力更强的同学,发展会更好。由此引申出,积攒知识与实现知识的转化(变成真正理解)都是需要时间的。那些能够持之以恒的人未来才会获得更大的收益。老师的一个职责就是培养学生的坚持精神,做学问是一项枯燥漫长的旅程,知识只有积攒到一定程度以后才会形成知识之间的融会贯通、豁然开朗的局面,以前我曾说过一句话:知识只有溢出了才会有效应。可是没有人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很多人没有等到这一天就放弃了,实在可惜,而这个过程恰恰是老师育人环节中最关键之所在。回想来交大的10年,给近万名研究生上过公共课,期间无数次说过这个话题,自己培养的研究生我一再要求他们不论每天多忙,都要坚持看完20页书,如果坚持下来,一年下来就有25本书,假以时日,这些缓慢积累的知识就会在那些荒芜的心田上开花结果,而且坚持读书这件事本身就是逐步增进对知识理解的过程,那些坚持下来的同学后来发展都很好。这又何尝不是一种人生修行呢?恍然想到歌者李宗盛的话: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老师的职责就是把未来的理解提前告诉那些当下的知道。
【博主跋】今年有幸获得学校的一个教学奖项:教书育人奖(三等)。这应该是我来交大后获得的最重要的一个教学奖,谢谢评委会的抬爱!前日深夜学院领导转来学校有关部门的信息,让我写几句话。昨日一上午匆匆写成此文,原本想安静下来再去写,怎奈琐事缠身,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好在想说的话没有太多变化,如果有时间,无非是语言和句子更为流畅一些而已。今天看到网上关于电影《小丑》里的一句台词,觉得很好,一并记录下来:每个微笑的背后,都有一个咬紧牙关的灵魂。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2019-11-20于南方临屏涂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7 22: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