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是一段用来修补世界观拼图的安静时光
李侠
(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
每年高考放榜之后,就意味一批新大学生将要开启新的生活之旅。如何让大学生活避免沦为“后中学生”时代,这涉及到大学的功能定位问题。在社会分工如此细化的今天,大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学会一种专门的职业知识或技能,客观地说,这种看法没有错,但是大学的功能不仅仅是利用几年时间学到一些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彻底进入成人社会之前,有一个安静的缓冲时期,在这个“闲暇”时光里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利用这段安静的时光修补自己的世界观拼图。在笔者看来,这才是读大学至为重要的长远目的之所在。
对于个人而言,关于大学的功能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其一,获得知识/技能与完善世界观拼图哪个重要?两者当然都很重要,区别在于知识/技能具有显性的中短期效用(尤其是在知识更新速度如此快速的今天),而世界观拼图一旦形成具有稳定性,其决定了一个人的认知视界或认知格局的大小,显然具有长期的隐性功能。其二,世界观拼图对于一个人的未来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在解决上述问题之前,需要对世界观的结构做些简单的分解,笔者认为世界观的结构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真理之维,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伦理之维,解决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审美之维,解决人与自我的关系问题。这三个要素的交集的外延构成了一个人的认知视界(或格局),如下图中所示的那个包含三要素的圆面积,人们就是通过这个格局来处理日常生活中所接收到的各类信息,并做出相应决策与行为。
对个人来说,世界观的差异会造成什么结果呢?根据科学哲学的经典命题:观察渗透理论。不难发现,世界观的差异通常会带来三种结果:第一种情况,如果世界观结构极度不完善,即拼图面积萎缩,那么个体将无法形成有效的认知格局,他看待世界是零碎的、片面的;第二种情况,如果个体拥有的世界观是落后的、封闭的,即拼图构成的圆面积比较小(即认知视界较小),那么个体看到的世界也是狭窄的、退化的;第三种情况,如果个体拥有的世界观是进步的、开放的,即由拼图构成的圆面积较大,那么个体的认知格局就较大,从而能看到全新的世界,也能发现更多的新问题。通过上述分类,我们大体可以知道,对于个人的长远发展来讲,世界观拼图构成的圆面积越大越好。纵观人类思想史,可以清晰发现,以亚里士多德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世界观拼图的面积S1小于以牛顿理论为基础形成的世界观拼图的面积S2,而S2小于以爱因斯坦相对论等成果为基础所形成的世界观拼图的面积S3。根据三个不同认知格局的大小,我们大体可以得出如下推论:从历时性角度来看,宏观层面拥有世界观拼图面积越大的时代、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科技发展与人类创造力的发展都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反之亦然。从共时性角度来看,对于个体而言,拥有世界观拼图面积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个人未来取得成就的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认知格局的差异决定了个体发展的差异。这个结论也间接回答了“钱学森之问”,即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级人才的深层原因之所在。
一个人从小学(甚至从出生开始)到中学毕业,在这个漫长的成长过程中一直在构造与完善个体的世界观拼图,由于教育体制以及个人偏好等方面存在的扭曲,导致我们最初的世界观拼图是很扭曲的,就拿中国的教育来说,长期鼓励与重视数理化等学科(真理之维的内容),导致中国学生在这个维度上的表现不输给世界上任何国家,但是在伦理之维与审美之维的教育方面,我们存在很大差距,而这两维的薄弱,导致中国学生的世界观拼图结构扭曲并出现认知格局严重狭窄化倾向(即圆的面积较小),这就从认知机理上揭示了为什么中国学生的创造性与发展后劲不足的原因。那么世界观拼图/认识格局是通过什么方式影响学生的创造性的呢?
任何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都与获得事实的多寡有关,按照美国哲学家理查德·德威特的观点,事实大体可以分为两类:实证事实与哲学/概念事实。来自经验的事实大多是实证事实,而这部分事实大多是源于生活经验,数量较少,质量也不高,尤其是新颖事实的出现极为稀缺,这就导致实证事实的积攒速度很慢与认知价值较低;相反,来自于世界观拼图的哲学/概念事实则严重依赖于认知格局的大小,如果拼图面积较大,则能产生较多的新颖事实,反之则很少。比如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与托勒密世界观拼图则坚定地认为:完美圆周运动事实和匀速运动事实,这些都是哲学/概念事实,正是这一套世界观体系支撑了古希腊的科学与认知,相反中国传统文化则缺少这些哲学/概念事实,这一切源于我们文化所塑造的世界观拼图的差异。
我们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创新能力比较弱,关键在于全民的世界观拼图结构扭曲与面积较小,因而无法产出更多的新颖事实,好在由于我们的人口众多,即便按照相同的发现概率,也能够获得相对比较丰富的实证事实,这种单纯的人口优势维系了我们千年世界领先的发展模式,这是人口红利在农业时代的知识生产层面的体现,问题是这种自发状态下的知识获得途径是严重低效的,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16世纪开始),西方人的世界观拼图面积远超我们的世界观拼图面积,由此,两种世界观的知识生产效率的竞赛开始。由于传统世界观格局太小,中国开始快速全面落后于西方,这也就是科学史学界所谓的“李约瑟之谜”形成的深层原因所在。因此,世界观拼图在宏观层面所形成的认知格局大,则影响整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以及社会的文明程度;在微观层面认知格局小,则影响个体的创造力与看待世界的方式。总之,对个体而言,世界观拼图的结构越合理、面积越大,对个体的发展越有利。
大学是一个人走向成人世界的最后一个驿站,在这个相对封闭的世界里,你可以在这段相对没有功利的、“闲暇”的时光里,尽量丰富与完善自己的世界观拼图,并使之成为一种进步的、开放的认知格局,并尽全力使之结构合理、面积最大化,这就是大学给每个进入其中的人提供的一种机会。按照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奥克肖特的说法:甚至对那些要把自己以后的生命花在这种或那种实用职业的人来说,在他们生命的这段时间中,把四年中的三年时间用于熟悉人类理解和解释的伟大事业中的某一种,而不是学习某种职业技能,也是一件好事情。把奥克肖特的说法用通俗的语言表达就是:在大学里,最大限度上完善你的世界观拼图。奥克肖特为此曾感慨地说:大学是一个你教育自己和相互教育的场所,这就是你们在这里要做的事情。生活就是目的,这种神奇的,完全属于闲暇的生活,你绝对不会再次得到这种生活的机会了。我喜欢把这种日子称为:一个人一生中曾拥有过的在光亮中生活过的日子。
【博主跋】这是前些日子写的一篇小文章,现发表于《文汇报》2019-7-19的文汇教育栏目,这是原稿,与樊老师合作愉快,是为记!
说明:文中题图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8 1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