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驿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老李 一个行走者的思想历程

博文

培育思想市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精选

已有 6839 次阅读 2018-1-24 07:54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培育思想市场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李侠

一个区域的创新能力与什么因素有关?这是一个具有很强实践指向性的问题。在笔者看来,区域创新能力包含两个维度:技术能力与接收能力。技术能力大多体现在具有独创性的想法与某项专门技术,而接收能力则是指所在区域的知识结构对于那些具有前沿性的想法与技术拥有很好的接收与转化能力。目前关于创新能力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技术能力维度,由于现代科技的特点,独创性想法与技术知识大多嵌入在具体的人才的头脑中,因此,当下各区域都在以各种方式争抢人才,从创新能力建设的角度来说,这些措施都是有道理的。但是,为何在同样的理念主导下,各区域实际的创新能力表现存在天壤之别呢?关键问题在于要让那些独创性想法和前沿性技术真正在某地扎根,其社会的整体接收能力必须要配套建设。如果没有这种能力作为支撑,任何创新实践都不能开花结果。

让一个区域的经济与社会面貌以渐进的方式发生不可逆的根本性转变,需要维持一个比较高的知识密度。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有一句名言:很多改善和进步得益于其发明者的独创性-----有些则归功于被称为哲学家或思想者的才能,他们只是观察事物,再无其他;而正因为此,哲学家往往能够将最离散、最相异物体的力量结合起来。对此,我们约略可以感觉到经济与社会发展得益于有形与无形的资源的共同支持,按照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说法,推动经济发展的四个轮子是: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与技术。不同时代的发展依托于不同的资源禀赋,前现代社会主要依托前两项,而工业时代与后工业时代的发展则主要依托于后两项资源要素。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索洛用余值法对增长进行分解,最后用数据雄辩地证明技术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头等重要作用。

当下,科技知识日益嵌入人才的头脑之中,人才已成为二合一型资源,由此,可知未来影响区域发展的核心要素就是人才:有了人才,也就等于有了技术与科学知识。现在的问题是,要形成实质性的创新首先需要使区域的知识密度达到一个合理水平,然后,那些分散的、沉没的知识,才会被激活与相互激发,由此促成创新的发生,这是科学史已经证明的具有普遍性的创新背景。然而,当下人们一谈到经济与社会发展首先想到的就是对那些有形资源的争夺,很少关注那些对创新发生起到至关重要作用的无形资源的保护与建设问题。我们不妨自问一下:人才凭什么要去你那里?

区域的知识密度与创新的临界点

创新是一种知识聚合反应的结果,这就要求区域内的知识达到一定密度,然后,各种知识之间才能够克服知识稀薄导致的无法交流与激发的困境,从而发生相互激励,这个时候创新才有可能发生。在此最低知识密度下实现的创新就称为创新的临界点。创新不仅仅体现在可见的跳跃性的跃迁,更多体现在缓慢的、渐进的、微小改进的累积,当这些不可见的改变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发生可见的跳跃性的重大创新。正如美国创新专家内森•罗森伯格所言:关于创新过程的主流观点仍然是熊彼特式的,过分强调不连续性和创造性破坏,而忽视了众多微小的、循序渐进的变革长期积累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缓慢的、渐进式的创新才是创新的常态,在悄无声息地改变着当地的劳动生产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这种持久、渐进式的改变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宏观层面上的社会进步。

那么,如何形成知识的集聚效应并达至创新的临界点呢?这里要解决一个重要的产权问题,即知识是有产权的,它不属于特定的城市,它属于拥有者个体。基于此,为了拥有这些知识,那些特定的区域就必须先拥有这些人才,否则区域知识是无法达到创新所需要的密度。人才作为知识产权的拥有者,自然希望这些知识资本在市场中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从而实现其自身的价值。通过知识获得荣誉与收益是近代科学得以发展的最大内生驱动机制。

传统计划经济模式下,区域为了维持基本的知识密度,大多通过户口、档案等人事制度安排强制性地把人才固定在某处,即便那些知识无法正常发挥应有作用也要阻拦人才的流出,与此同时,由于制度安排的局限,那些或隐或显的制度障碍也在阻碍人才的顺利流入,从而形成一种僵化的知识场域,这就出现了人才的“围城效应”。在这种场域内原有的知识无法形成有效的交流与碰撞,处于一种自然退化状态。一旦这种局面持续下去,该区域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反智文化氛围,毕竟群体心理偏好于确定性与厌恶风险,而知识的集聚会造成确定性的丧失与新成代谢速度的加快,这些变化对于安于现状者来说都是无法接受的。这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社会现象:越落后的地区越反智,厌恶改革与风险,群体越趋于保守;反之,越先进的地区,越喜欢接纳新知识,并且群体更富于进取心。

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处于上升势头的区域,更愿意尊重知识产权,也更愿意把人当人对待,并为接纳新知识主动打破各种制约知识集聚的落后与僵化的制度障碍,即便付出一些代价也在所不惜,从而在整体上表现出开放、包容与共享的市场精神,人才也往往喜欢往这个区域流动,因此,该区域在发展谱系中就会呈现出一种积极的进步态势,反之亦然。

吸纳知识中间阶层与培育思想市场

一个区域要呈现出持续的进步性,必须维持一个合理的知识密度与梯度,否则社会的进步是无法维系的。如何在一个区域内形成稳步提升的知识密度?通过对世界上各主要创新国家的考察,已经证明培育知识中间阶层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那么,知识中间阶层是由哪部分人构成的呢?大学毕业生群体已经是知识中间阶层的绝对主力。那些世界著名企业家(也是重要创新者)很多就是大学毕业生,个别人甚至出现大学辍学现象,如微软的比尔盖茨、脸书的扎克伯格等人,这些已经充分说明大学毕业生在形成区域知识密度中占有绝对主力地位,也是勇于创新的排头兵。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些主要二线城市如长沙、武汉、西安等地主动降低户籍门槛,积极吸引大学生到该区域创业与就业实在是由于了解而做出的精明决策,值得称道。相反,那些固守僵化条例,甚至变相提高人才准入门槛的各项举措实在是短视的做法。在一个人均受教育年限不足十年的国家,大学毕业生平均16年左右的受教育年限,其间的知识梯度差,已经是不低的门槛,实在没有必要再人为加码。水涨船高是通过市场来完成的,否则,即便从经济学角度来说,那也是极度不经济的干预行为。

当下的现实决策困境是:是通过引进少数高精尖人才来增加区域的知识密度,还是通过知识中间阶层的扩容来维持区域的知识密度,答案显然是后者。更为重要的是,知识中间阶层不仅仅对于区域知识密度的提升有帮助,而且,知识中间阶层也构成了区域的整体文化环境,这个环境更有利于高精尖人才发挥作用。由此可知,保持知识梯度的连续性是发挥知识功能的不可或缺的条件。同时,当知识密度达到一定程度后,也容易发生知识间的相互吸引作用,所有的人才集聚效应的背后都可以发现知识密度对于分散知识的吸附作用。

知识中间阶层的出现,只是为创新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如何把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性,这就需要培育思想市场,只有通过思想市场才能触发知识的聚合效应。众所周知,市场的功能主要有三个:交换功能、反馈功能和调节功能,对于思想市场而言同样具有这些基本功能。思想市场的出现可以把分散的知识聚拢在一起,也只有在思想市场里知识才可以实现其价值。同时在知识产品的供需链条上,知识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能够在思想市场中自由交换信息,从而引导生产者按照市场偏好实现有序化的生产,另外,思想市场的存在也能够极大地降低整个社会的知识搜寻成本,从而有利于知识功能的发挥。再有,思想市场也可以对知识产品与人才的质量提供筛选与甄别机制,否则,缺少思想市场,只能造就“民间有高人”的神话。在市场化充分的地方,很少会出现人才与优秀成果被埋没的现象。市场通过竞争机制的作用,从而实现知识产品的质优价廉,这些溢出效应会无差别地被所有人分享,从而无形中提升了整个社会的福祉。

一个思想市场繁荣的地方,自然会吸引知识中间阶层的集聚,从而带来区域知识密度的提升,而这种知识密度的提升又通过市场的反馈作用,在区域内形成知识、人才与资源的集聚效应,这就在实践层面上极大地促进了创新实现的概率。根据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验,保持思想市场繁荣的条件有三条:法制的环境、公平的机会与自由的进出。

市场拥抱市场,封闭对峙封闭。那些希望进步的区域是时候打破僵化的政策栅栏,积极吸纳知识中间阶层,用开放的心态培育思想市场,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区域的知识密度与接收能力,到那时,人们所期待的创新成果自然会源源不断地涌现。

【博主跋】这篇小文章写于去年11月份,现发表在《学习时报》2018-1-24的A5版科技前沿栏目。与张老师合作很愉快,是为记!这是原稿!

说明:文中图片来自网络,没有任何商业目的,仅供欣赏,特此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9-1096479.html

上一篇:东北改革必须采用全新思路:国内租赁
下一篇:重提思想市场
收藏 IP: 114.93.43.*| 热度|

11 李方和 周健 刘立 黄永义 于国宏 晏成和 姚伟 余国志 徐耀 张学文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21: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