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ocunkua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aocunkuan

博文

我的高考1990

已有 9358 次阅读 2018-6-7 12:14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我的高考, 1990

  先说一个小故事:

1990年初夏的一个上午,一个即将毕业的高中生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和班主任老师的对话:

学生:想填报师范院校,可又不想当老师

老师:那,你就填“环境科学”吧!

学生:环境科学,毕业了能去哪里?

老师:去环保局。

学生:环保局是干什么的?

老师:那是个喝茶的地方。

尽管经常听人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甚至连我自己也有时会这么说。然而,在我的求学路上,我却是一个“投机主义”者。 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家人是主张我学医,因为在他们看来,人总归是会有病的,医生总归不会没工作的,大不了回家开诊所,也不少挣钱,而且可以传给“小孩子”,因为我们村诊所的医生大都是子承父业。其实,这一想法也挺“功利”的,但是很朴实。

我却坚定地报考了长春的一所师范大学,理由有三:一是师范类院校不用交学费,且有师范奖学金,这对于出自农门、父亲年事又高、家境又不好的我来说,尤为重要;二是长春地处东北,不属改革开放前沿的长三角、珠三角,物价应该不贵(其实上了大学后,发现长春物价并不便宜);三是我无意中发现那个师范大学有“环境科学”专业,而中小学都没有开设此类课(不像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不大可能会到中小学做老师。

要知道,那时“农林水,地矿油,师范学校粉笔头”是被人瞧不上眼的学校和专业,报考师范院校的通常是考大学处于“可上可不上”的同学首选。而我这样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许多同学、老师都认为我报“低”了。我坚持着自己的意见,给家人说是报考了省内的一所医科大学。高考结束的第二天,我才告诉了母亲“真相”,母亲泪光闪烁,以为家境委屈了我。

于是,我就成了“拿着师范奖学金,读着非师范专业”的学生。还好,若干年后,还是做了教师,当然做的是大学教师,也算没有辜负当年“每月30元”的师范奖学金了。

 1.jpg

2.jpg

我无意中保留下来的当年的高考“印象”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8156-1117831.html

上一篇:说说新时期环境影响评价“放管服”改革
下一篇:评价让扩张型规划回归理性
收藏 IP: 183.131.109.*| 热度|

16 刘铁刚 郑俊 杨绪洪 秦逸人 吴嗣泽 康建 王安良 邝宏达 王从彦 石磊 黄永义 赵凤光 周浙昆 代恒伟 王兴民 ljx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7: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