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海洋的远航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ying 系统科学与数学水手札记

博文

反思4——我思故我在 精选

已有 9672 次阅读 2014-6-23 06:33 |个人分类:反思|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科学, 自由, 信仰, 理性, 人文主义

圣经上说: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受到蛇的诱惑,偷吃禁果后,眼睛明亮了,与神相似地能知善恶,因此被上帝逐出伊甸园到世间受苦。这便是人的原罪。

这故事具有非常丰富的寓意,说出世人精神痛苦的根源,也揭示了信仰的基本原理:人类狂妄其实无知,告诫我们并非所有事情都能用自己的眼睛和智力作判断的。只有这样,才需要依赖高于理性和情感的信仰。人文主义则对此不以为然。

文艺复兴唤醒了绻曲的人性,自由意志鼓舞着理性越出被神圈定的藩篱。笛卡尔(1596-1650)首先用理性确立了不依赖于神的存在,作为人开始独立的基石:我思故我在——我存在,是因为我具备推理的固有能力。人可以自由地怀疑一切不曾用理性审视过观念的真实性。但无法否认自我的存在。因为当我否认或怀疑时,我必须先存在着来进行这个思考。

笛卡尔是现代哲学之父,他用人的眼睛来观察没有神的世界。人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神所担心的后果开始出现。笛卡尔之后,牛顿(1642-1727)写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这成为了科学研究的一个纲领,解释在没有神参与下,星星和各种物体怎么会运动的。理性悄悄地侵袭神的领地,世人大多还懵然无知,直到拉普拉斯(1749-1827)骄傲地回答拿破仑,他关于力和运动世界的理论“不需要那个(上帝存在的)假设”。

理性在启蒙运动(the Enlightenment17世纪初-1789)中成为人文主义的主角。18世纪是理性的时代,科学被创立,神被敬而远之,人所关注的不再是上帝福音的诠译,而是对事实的研究,真理从圣经文的探讨转到科学的发现中。科学的权威取代了宗教的权威。

如果18世纪的科学,只让上帝参与世界的初创且对无生命的世界不加干预,到了19世纪,基督教教徒达尔文(1809-1882),则把上帝排除在用泥土创造生物工作之外。万物之灵和蛇鼠蟑螂都是在简单机制下,从同一个源头分叉进化而来。理性如同魔鬼一样打开了一扇门,受诱惑蜂拥而入的科学家不断地将上帝排挤出创世的活动。一切复杂的结构和机制都可以通过这个进化机制,从原始简单的物质自发地发展而成,在这过程中,没有目的,不需要指引,不服从意志,纯粹取决于无数微小意外的复制误差和自然淘汰。

这无疑是对神极大的不敬,但是牛顿和达尔文的思想发出的光芒,连受创最深的教会都不能忽视,当达尔文与牛顿被安葬在西敏寺大教堂时,泰晤士报评论说:“教堂需要达尔文,比达尔文更需要教堂。”

斯宾诺莎(1632-1677)从哲学高度论证了神和自然的同一性:“已知上帝是无限和完美的存在。如果上帝是无限的,就不可能是有边界有限制的,因此没有上帝所不及的东西。所以不可能出现上帝是一个实体,世界又是另一个实体的情形。因为这会给上帝的存在施加限制,因此上帝一定是和所有存在物共处一处,即两者是同一的。”

没有自己意志的神只是徒有其名了,难怪教会将他逐出门外。其实纵容理性会造成的这个局面,在百多年前,新教的思想大师路德早已敏锐地看到了。并非人人都能理解这个洞见,需要几百年时间,将思辨的矛盾发展成事实的矛盾,更严峻地呈现在人们面前。

虽然笛卡尔、牛顿以及很多的科学家,都还信奉着上帝,但这个上帝已经不是那个在创世纪里具有喜怒哀乐人格化的神,他在设立自然的规则之后,不再干预世界的运行了。人现在坐在这个新世界的中心,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人的头脑来探索、描写、理解这些规则,用人的智慧来论证上帝的存在与否。

到了20世纪,爱因斯坦则坦然地说:“我信仰斯宾诺莎的、那个在存在事物的、有秩序的、和谐中显示出来的上帝,而不信仰那个同人类的命运和行为有牵累的上帝。”

启蒙运动带来了巨大的科学和物质的进步,理性无情地打击宗教,道德也受到了牵连。苏格拉底只是认为:罪恶产生于无知。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就让自私自利理直气壮起来。功利主义主张个人自由地追求自己的快乐,道德转化为最大多数成员最大快乐的计算。自然科学发展带来了物质决定论,人的行为,善恶,已经被自然规律所决定,沿着确定性的轨道运行,喜怒哀乐,犯罪,爱情都是被身体里的化学物质所主宰。

斯宾诺莎是彻底的决定论者,他认为所有已发生事情的出现,绝对贯穿着必然的作用。人类的行为也是完全决定了的,自由是我们有能力知道:我们已经被决定了,并且知道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所以自由不是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说“不”的可能,而是说“是”并且理解为什么事情将必须那样发生的可能。简单來說,就是把所有发生的事情都视为理所当然,就沒有什么“不”的可能了【1】。这带来了道德的困境:我们应该惩罚不由自主的人吗?我们能够劝导无法改变的命运吗?犯罪如果是基因和荷尔蒙决定的,他们需要的是治疗而不是惩罚。

理性的科学将神逐出了物质的世界,物质决定论也压缩了人的自由,将人自己封锁在沉闷抽象的知性世界。人的一切情感都成为无谓的物质表象,这终于将人文主义逼到了反面。人们需要一个不需证明的、先验的信念来超越理性的局限,需要一个能与人文主义和谐相处的新神,来设立追求的价值,在懦弱和愚昧时指引我们。

浪漫主义(Romanticism 18世纪末-19世纪中)兴起,以强烈的情感来体现人性。卢梭(1712-1778)认为:理性腐蚀着我们,艺术和科学败坏了所有神圣的东西。卢梭的神祗是激情,作为对笛卡尔的反击,他说:“我感觉,所以我存在。”

西方文化这时从一个将理性奉若神明的极端,跳到将激情奉若神明的另一极端。让激情统帅着理性,拥戴着自由意志,抛却历史经验和现实,以“不言而喻的真理”、“天赋的权利”和“剥削压迫”等炽热感情和对尘世愤懑,作为不需证明的基本信念,用诗一般的语言演绎成政治理论,创造出统治精神世界的新神和乌托邦的天堂。

用科学包裹起来的激情信念,当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理论来驯服理性,让炫目美丽的理想来激荡内心时,也会成为破除迷信知识分子的信仰。18世纪末以来的世界是各种社会理论的新神征战的场所,拥戴者挟裹着民众以先进信仰中的意志,理直气壮地剥夺他人的自由意志。

“自由”在这里扮演了主角,它以人文主义新形式——自由主义(Liberalism)【2】统治着现代西方文化。自由主义政治理论使得个人无拘无束地追求自己的幸福,支持人们为了自身的权利进行抗争。它的谱系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到无政府主义几乎覆盖所有的现代政治理论。作为理想它美妙无比,指引进攻时无比犀利。作为理论则含有悖论,要依靠忌禁来保护自己不受质疑。在实践中,当在传统的约束和理性的指引下,它的各种理想逐渐融入现存的制度中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就如君主立宪的英国,在至今依然是稳定性的制度中,我们仍可看到,具有极强的贵族和新教的根底。但以它作为推翻旧制度的革命旗帜,如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以及随后的许多革命,都在腥风血雨中走向人性初衷的反面。我们回到一个事实:人文主义本身并不足以成为一门文化,它必须结合另一些传统才能遏制潜伏的魔鬼。【3

(待续)


【参考资料】

  1. 维基百科,巴魯赫·斯宾诺莎http://zh.wikipedia.org/wiki/%E5%B7%B4%E9%AD%AF%E8%B5%AB%C2%B7%E6%96%AF%E8%B3%93%E8%AB%BE%E8%8E%8E

  2. 维基百科,自由主义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7%94%B1%E4%B8%BB%E4%B9%89

  3. John CarrollThe Wreck ofWestern Culture: Humanism Revisited2010  http://www.amazon.com/The-Wreck-Western-Culture-Revisited/dp/1935191829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26653-805708.html

上一篇:反思3——To Be or Not to Be
下一篇:反思5——血色浪漫
收藏 IP: 50.156.25.*| 热度|

39 罗德海 周少祥 李伟钢 陈楷翰 李归华 孔梅 徐传胜 田云川 彭思龙 王善勇 陈德旺 张鹏举 黄永义 王春艳 郑小康 赵美娣 唐常杰 马德义 李轻舟 朱豫才 邹斌 张文增 韦玉程 陆俊茜 袁贤讯 张海霞 陈沐 徐晓 黄荣彬 侯成亚 白图格吉扎布 丁大勇 李宇斌 LongLeeLu shenlu wangqinling zhucele sunyuhan1991 hkcpvli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7: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