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暑假已经过了大半,开学在即。奇怪的是,从若干年前,已经没有了教学的积极性。每次站在三尺讲台,看着稀稀拉拉坐在空荡的教室里,瞪着一双双无神大眼睛的学生,心理就会涌现出了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何时才能终结这种学生学起来没劲、老师讲起来没味、空耗时间和生命的无聊游戏?
前些日子网间流传一份双一流建设的名单,粗粗浏览了一下,感觉还比较靠谱,起码对于自己比较熟悉的农林院校是如此。看完以后突发奇想,如果借此双一流建设契机,对诟病已久的高校布局来个釜底抽薪、外科手术式的革命性变革,也许会对死气沉沉、只剩下形式主义的高等教育带来重生的契机。
1、彻底取消定位失当、名难符实、缺乏充分社会需求的硕士研究生教育,收回全国高校研究生招生权力;
2、本科招生资格仅限于一流高校、其他高校的一流学科。道理很简单,我们本科生培养的目标是社会主义一流人才,二流、三流、不入流的学科如何担当此等重任?
3、取消硕士招生后,将研究生培养的重点集中于科学博士(Ph.D),博生招生资格仅限于一流院校、一流学科中的A等级别。其他学校、学科的博士点自然失效。道理不言自明,博士的培养目标是创新性的研究人才,只有一流学科中的佼佼者才能具备博士培养的软硬件。
4、其他院校、二三流学科全部转向大专、中专层次的职业教育,从而构建一个重心下移,由绝大多数技术学校、大多数职业技术学院、少数具有较强科研实力的专业院校、极少数综合大学构成的高等教育体系。
如此改革,可以取得以下效果:
1、有效地遏制高等院校盲目升级、疯狂扩张势头。一个非一流院校,如果只有勉强几个一流学科,这个学校只能往少而精的专业院校发展,那种工科院校招收法学博士的笑话不复存在。如果一个院校,在双一流榜上名落孙山,除了自降身价,变更为职业技术学院外,别无出路。
2、有效地端正学生的学风、老师的教风。按照上述改革思路,目前每年毕业的将近1000万高中毕业生绝大多数会进入职业技术学院或技术学校。在校生再也不用抒发公主情、王子梦了。你的专业就是车工、焊工、绿化工、护理工,未来职业定位就是开车床,当厨师,护理病人,老老实实地学好技术、掌握吃饭的本领才是王道。教师也不用为发论文、拿课题而胡编乱造、坑蒙拐骗了。因为职业院校强调的是教学,假大空的科研在这里玩不转了。
3、极大地降低全民科研的竞争烈度。通过这种高校改革,80%以上的教师进入了以教学为主的职业教育系列,剩下的科研主力军只是极少数的一流院校、一流学科中的佼佼者。在资源相对不变、竞争人数大大下降的背景下,假以时日,科研生态环境也会逐步好转。
4、彻底解决教育重心偏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与人才需求结构两张皮的矛盾。坚持若干年,社会上会逐渐形成劳动光荣的务实之风,国家低端的制造业也会在大量优质技术工人的支撑下逐渐得到提高。
笔者的建议看起来好像有点不可思议,其实非也。众所周知,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明显的制度优势就是行政权力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既然国家可以让高等教育大跃进,让数以百计职业院校升级,让不合格的学科点挂上硕博士点的招牌。从权利运用的一般规律可以得到,来点反方向操作也未尝不可,虽然阻力大了点。然而,为了民族的未来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给僵化的高等教育下一剂釜底抽薪的猛药也是可以理解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20: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