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放对方一条生路:导师与研究生和谐关系构建的原则 精选

已有 13421 次阅读 2013-12-23 13:40 |个人分类:象牙塔生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博文在科学网可谓汗牛充栋,这个持续不断的话题常年保持较高的热度至少说明2点:师生关系是科研院所师生员工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的师生关系已经出现异化,矛盾越发尖锐。其实,导师与研究生的关系,说简单也简单,几句话就可以清楚地表达清楚;说复杂也复杂,即使出版几部专著也理不出头绪。

一、师生关系的本质

我曾经在博文“两条暂时相交的平行线”中论述了师生关系的本质。客观地说,导师与研究生需求不同、目标各异,本是2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只是在短短的二到三年研究生期间,在校园相遇,从而使两条平行线在大学校园短暂相交。毕业后,研究生忙着就业、婚恋、生子,而指导教师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研究生指导工作。

从广度来看,导师对研究生的责任仅仅限于学业,而不包括生活、思想、求职。从深度来看,也仅限于学业的中宏观指导,虽然不是放任自由的放羊式粗放管理,但也非事无巨细的包办代替。由于年龄代沟的存在、各自目标的差异,导师与研究生很难发展成朋友关系。因为缺乏血缘的联系,导师与研究生也不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导师没必要尽抚养成人的责任,研究生也没有工作后必须回报导师培养之恩的义务。

二、研究生与导师矛盾的根源分析

研究生与导师矛盾的根源在于,研究生与导师的位置不同、目标不同,导致实际行为与对方预期产生较大偏差,引起利益之争。

从研究生角度来看,大部分本科生读研的目的并非出自对科研的真心喜爱,而是把读研作为一种逃避就业的手段、考取公务员岗位和事业单位编的敲门砖。当研究内容与未来工作岗位不相关,学习成绩与未来前程不关联,巨大的时间、精力投入与预期回报不成比例的时候,研究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就会大打折扣。失望之余,研究生会将主要精力用于准备公务员考试、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寻求兼职实习机会方面。

从导师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导师招收研究生首要目的并非培养人才,而是分担数据收集、实验处理、数据分析、论文写作、科研申报等科研任务重任,辅助处理财务报账、考试监考、报表填写、会议筹备等教学、科研琐事。在科研GDP大跃进、教师考核指标节节攀升的背景下,当研究生无法保质保量地完成指导教师安排的科研任务之时,导师对研究生的失望之情、抱怨之意,便会溢于言表。

三、分门别类,制定指导对策

根据师生之间目标的偏离程度,可以制定三种截然不同的指导策略。

1、完全一致

对于研究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能够学以致用的专业,如园林规划、建筑设计、家具制造、网络通讯等应用型工科专业,导师的奋斗目标与研究生的求学目标基本一致,导师可以采取严师型的培养策略。实践环节、学术会议、学位论文,导师在各个培养环节上对学生严格要求。因为前途一片光明,学生能够学以致用,研究生也乐于配合导师的严格要求,最终达到教学相长的理想目标。

2、部分相关型

对于研究内容与未来就业岗位、学习成绩与未来前程部分相关但市场需求狭窄的专业,如笔者从事的森林调查规划、野生动物保护、地理信息系统等应用基础型专业,导师只要尽到基本职责即可,如指导学生选题、支持学生参加必需的学术交流、帮助修改小论文和学位论文,努力提高学生的科研素养。剩下的时间、空间,让学生去实习、兼职、考证,给学生留下一条万一不能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替补路子。作为学生,应该努力替老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杂活,为导师科研结题发表一篇学术论文。

3、基本不相关型

 对于数理化生等基础性学科以及许多人文社会学专业,研究内容与未来就业岗位、学习成绩与未来前程基本不相关,指导教师的招生目标与研究生的求学目标冲突严重。在这种情况下,各退一步,放对方一条生路,可能是维持师生协调关系的基本准则。“既然不能给你以大好前程,我就放你一马”,应该成为这些学科导师应该持有的心态。作为导师,学业指导是必须的,但是学生只要满足学校最基本的答辩要求就可以了,剩下的时间就让学生天马行空、自由发展好了。至于财务报账、批改作业、辅导答疑这些杂事,还是少耽误学生一些宝贵的时间。写小论文、替导师分担科研负担,就不要奢望这些心不在研的学生了。当然,义务少了,权力也需要相应减免,科研补贴、毕业推荐这些好事情,研究生也不要麻烦导师的大驾了。

茫茫人海相遇,在象牙塔同窗共度数年,是师生值得珍惜的一种回忆。毕业后师生成为朋友,在这极为功利的社会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缘分。学校一别,从此视为路人、老死不相往来,也很正常,道理出奇地简单:师生本来就是暂时相交的两条平行线嘛。然而,师生关系恶化到反目成仇、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地步,无论是导师还是研究生,无疑都是做人方面的极大失败,也是人生旅程中一段不堪回首的伤心往事。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752166.html

上一篇:供大于求形势下大学后职业技能培养思考
下一篇:2013年时间支出效率分析
收藏 IP: 49.74.107.*| 热度|

28 张忆文 许稹 魏国 郑小康 马亮 王涛 徐英祺 王国强 郭保华 赵序茅 王立勇 李东风 强涛 李鑫 符维成 郭春雷 姚志远 黄子骏 张培 余晓龙 唐凌峰 chaijf hainanchen dreamworld xialooking biofans yunmu dootritig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2:1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