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元旦感触:精英 OR 苦工:义务教育的死结 精选

已有 8523 次阅读 2013-1-1 10:22 |个人分类:社会与人生|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精英, 元旦

   2013年第一天,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的初赛就拉开序幕。早上6:20分,手机铃声一项,自己翻身起床,把正在睡梦中的14岁女儿叫醒,早饭都来不及吃,一路打的来到南京师范大学紫金校区参加初赛。初赛、复赛、决赛,据说决赛成绩优异者将有机会获得全国985名校优先录取的资格,这种事关独生子女前程命运的大事,家长哪敢疏忽半分。在考场附近的简易餐馆里,遇到了好几个送孩子参加比赛的家长,谈起中国义务教育的现状,无不感慨万端。

没办法,如果不能划片进入好小学,就进不了好初中;如果不能择校进入好初中,被5星级好高中录取的概率将会大大降低;如果中考时连好高中都考不上,被985名校录取、毕业时谋取精英职业前程的希望将会十分渺茫,留给孩子的命运就只有到富士康当苦工(男孩)、或到超市当促销员(女孩)。

高级公务员、垄断企业高管、金融行业精英的前程自然诱人:宽敞的装有空调的办公室,丰厚的薪水、诱人的福利待遇,令人羡慕的社会地位,和美幸福的家庭。而富士康类代工企业生产线装配工、超市收银员般苦工的生活自然悲催了许多:每天10小时、一周70小时超负荷的工作量,被噪音、毒气、恶臭充斥的恶劣工作环境,温饱有余但小康不足的工资,拥挤的集体宿舍,动荡不安且前途暗淡的职业前景,终日为生存奔波的家庭生活。

精英的生活令人欣羡,苦工的职业选择自然令人退避三舍,这是市场经济社会理性人的自然选择,尤其对于经历过60年代上山下乡苦难、70年代计划经济贫困生活煎熬、90年代国企大规模下岗风潮洗礼的90后父母。过去的惨痛教训就是今天的宝贵经验,动辄数万每平方米的昂贵的学区房、数万乃至十万元的天价的择校费、摧残人身体灵魂的应试教育,便成为通向精英职业美好前程的唯一的一条捷径。至于在这条由“区级优质幼儿园+市级著名小学+省级初中名校+5星级高中=985名校→精英前程”中众多环节掉队的不幸孩子,毫无意外地会大多沦落为苦工的悲惨世界。君不见,很多农村中小学,除非子女考取全县最好的重点中学,家长会强迫孩子读职业技校(汽车修理、美容美发),或支持子女出外打工。

物质决定意识,看似疯狂的背后,存在着某种理性的成分。由于长期贫困,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国的老百姓看待事物的眼光其实是最实际、最理性的。以学校为例,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科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远远好于自己供职的三流高校。同为博导、硕导,笔者爱人供职的江苏TOP3名校的研究生就业质量又明显好于南京林业大学。以职业为例,自己一个刚考上国家公务员岗位的学生,前来牵线搭桥的媒人络绎不绝;自己一个在南京某高校任职的海龟,由于收入低廉,只能迎娶一个没有正式工作的打工妹。凭心而论,初级公务员工资并不高,也没有多少灰色收入可捞,但老百姓看好的是数千年权力社会制约下公务员的前程。于是出现了住着别墅、开着宝马前来上班,每月领取3000元工资的官二代、富二代公务员奇特队伍。“哥考的不是饭碗,而是未来精英的锦绣前程!”一位富二代如是说。

在考场面前,自己看到了成百上千的穿着厚厚冬衣、戴着高度近视眼镜、身材高挑、单薄如豆芽菜的初中生,还有更多的是,簇拥在考生背后千叮咛、万嘱咐的慈父慈母。自己不禁在想,应试教育指挥棒下,子女考取名校,谋取精英岗位固然很好,如果考不上名校,当不了精英,就这单薄的身段、温室内花朵般脆弱的神经,能干的了苦工吗?产业结构如此低端的国度,哪有那么多精英岗位可供提供呢?记得年前与所指导的研究生最后一次聚会时,自己语重心长地对几个女生说:需要抱有成为精英的愿望,同时做好当苦工的心理、技能准备!

其实,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造成的对子女前程输不起的心态、庞大的子女精英前程需求与落后的产业结构矛盾、娇嫩的温室花朵般的培养模式与残酷的苦工生存环境的矛盾,正是萌生中国义务教育乱象的长期难解的死结所在。值得忧虑的是,要么成为精英、要么沦为苦工,这种死结目前已经从义务教育蔓延到了高等教育,引发了高校分等、教授分级、江河湖海人才计划、土鳖与海龟之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648470.html

上一篇:蛇年祝福大放送:现实世界、虚拟网络的你我他
下一篇:翠屏山下——我终老的地方
收藏 IP: 58.212.6.*| 热度|

15 魏武 赵尚民 穆仕芳 韦玉程 段庆伟 曹聪 曹裕波 王鸿飞 周素勤 李龙 李汝江 anran123 qznuliws ncm27 jinchengfeiw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4: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