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lrlmylt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lrlmylt

博文

学术探讨:《坤舆万国全图》到底是谁制作的

已有 8147 次阅读 2018-8-15 08:30 |个人分类:科学研究|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郑和虽然是云南人,但与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也是南京历史上一个名人。南京有郑和公园、郑和宝船遗址公园,郑和死后被永乐大帝赐葬在南京牛首山,这些地方都成了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最近看了篇报道,《坤舆万国全图》有可能是明朝初期郑和率领的团队绘制的。作为在南京生活了20多年的人,真是由衷地感到高兴。然而,作为学习过测量学、多次参加过野外调查,并粗通遥感、GIS知识的学者,仔细推敲,发现几处值得推敲的地方。

    众做周知,借助于遥感、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现代地图测绘可以做到日新月异。然而,早在600年前的明朝初年,由于缺乏这些现代信息手段,地图测绘,必然完全依赖于地面人工野外测量。由于地面人工测绘,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全球尺度的地图测绘,需要数以十万级计的专业人士。郑和的船队,能否提供这么多的专业测绘人员?另一方面由于当时交通条件十分落后,很多地区(高山、峡谷、江河上游、人烟稀少地区)人员难以到达,这些地面测量不可及地区如何测绘?地图测绘分内业、外业两个阶段,外业调查结束后,将全球尺度的测量信息加以汇总成图,必然涉及几何投影、平面坐标等现代地图学、测量学知识,明朝初年有这些地图学、测量学知识储备吗?再者,大面积测量,需要诸多测量平面坐标、地面高程的专用测量仪器,明朝初年有这些仪器吗?

    要验证以上假设其实很简单。如果明初已经具备了上述条件,在明朝的历史文献记载中必然有相应的测量培训机构的办学历史记载,相关的地图学、测量学书籍文献报道,相关的测量仪器出土文物。相应的,世界各地应该留下中国地图测量人员的活动痕迹,如中国明初的瓷器、丝绸、茶叶、服装等文物。如果上述凭证都没有,《坤舆万国全图》是明朝初期郑和率领的团队绘制的判断就值得商榷。

   简单介绍一下笔者所在行业的野外测量调查经历,说明明初世界地图人工测绘的巨大困难性。建国初期,为查清全国森林资源状况,林业部门采用人海战术的野外地面调查方式,在调查手段、测量仪器落后情况下,耗时20年。1986年,笔者所在的4人小组采用经纬仪、平板仪、水准仪,结合花杆、水准尺等传统测量仪器对大学校园内一座300多亩、地面高差不大的小山进行测绘成图,控制测量、碎部测量外业工作,转点、清绘、晒图内业工作,历时一周。1992年,结合假彩色红外航片、激光测距仪等现代手段,笔者与3名专业测绘人士对南京一座4万多亩地的风景区进行1:10000的地图测绘,历时1个月。2017年7月,广东全省展开森林资源普查,采用高分卫片、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动用了汽车、摩托等各种现代交通工具,投资数亿元,上万调查人员,历时1年多,至今没有完成外业检查和内业处理工作。

因此,《坤舆万国全图》这样高精度的世界地图,不可能靠一国之力在短时间独立完成。即使不考虑外交、语言、战争的影响,仅从技术的角度在15-17世纪都不能完成。唯一可能的解释就是,在地理学、测量学知识发展一定阶段、环球航海知识普及以后的近代,由通晓现代地理学、测量学的人士汇总各国地图,然后补充中国地图学知识,翻译成汉语而成的。那么这项汇总工作,有没有可能是郑和团队、或者明朝学者完成的呢?答案也是否定的。世界各国地图的汇总,需要汇总者掌握近代地理学、测量学的基本原理,比如基准面、地理坐标、几何投影。而明代的测绘、地理学还没有达到那种水平。


 为了佐证笔者的观点,特意在博文中附上南京明朝时期地图、郑和航海图。由于专业的原因,笔者在多年的教学科研过程中,收集了南京多个历史时期的地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清代以前的南京地图均为没有地理坐标,比例尺的写意山水画式的地图,清代以后的地图,才有了比例尺、坐标的概念。如果明代初期的郑和已经掌握了比例尺、地图投影的知识,作为大明王朝首都的南京、下西洋的海航图,肯定具有近代地图学的基本要素。然而,遗憾的是,大家可以从明代的南京地图中,清楚地看到缺乏比例尺、投影、坐标等现代测量学、地图学基本要素。同理,郑和的航海图中也缺乏这样的要素。



    下面再附上一张清代南京地图,即可看出明朝、清朝地图的明显差异,两者的测绘精度不可同日而语。据此可以推测,近代地理学知识传入中国应该在明末、清初时期。郑和航海图来自天涯社区,明清两代南京地图来自新浪网,在此深表感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14548-1129249.html

上一篇:为什么送子女到国外留学:富人的视角
下一篇:基金发榜日谈基金:感想与建议
收藏 IP: 121.237.218.*| 热度|

11 尤明庆 史晓雷 王庆浩 戎可 侯沉 康建 宁利中 刘钢 吴嗣泽 杨正瓴 杨金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3: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