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看报,在2013年2月21日广州日报的A4版的一篇文章中读到下面两段文字。
第一段:
我们呼研所救治的第一例“非典”病人是2002年12月22日从河源市人民医院转来的郭姓病人。刚转来时,医生当他是一般病人安排在普通呼吸内科,而我当时一看这个病人,就觉得跟我诊治过的肺炎病例很不一样。因此我就提出,他应该不是普通的由细菌引起的肺炎,而是一种“非典型肺炎”。
其实,“非典型肺炎”这个概念,在临床上一直都在使用,指的就是非一般细菌导致的,是由当时检查手段较难明确的一些病原体所致的、临床症状不那么典型的肺炎。
第二段:(注:括号中的文字是我根据文章内容加的注解)
(2003年)1月21 日中午,省卫生厅又派出了以我(肖正伦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到中山进行第二次调查。当天,我们又得知佛山有一组回顾性病例。卫生厅将情况上报国家疾控中心,很快,国家疾控中心的专家也到了。
在当天的讨论会上,争议最大的就是病原体究竟是什么?有些专家不相信是病毒性感染。大家讨论得很激烈,最后,我大声地说,别争了!别争了!就写“病毒性感染可能性大”。但究竟是何种病毒,当时还没有明确,我们只能确定它是一种非典型病原体——病毒。
——黄蓉芳: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我都参与了治疗”(广州日报,2013年2月21日,A4版)
(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13-02/21/node_7.htm)
读了这两段文字后,有两个术语弄不明白。
第一段文字给出了“非典型肺炎”的概念。但我查了一本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材《病理学》(为了符合地域性,特选了广东的教材),上面有一段文字:“肺炎种类繁多。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包括细菌性、病毒性、支原体性、真菌性和寄生虫性)肺炎,理化性(电离辐射、毒气、代谢产物和异物)肺炎,变态反应性(过敏性和风湿性)肺炎。按病变发生部位不同,可分为肺泡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按病变范围的大小,分为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按病变的性质可分为浆液性、纤维素性、化脓性、出血性、干酪性、肉芽肿性和机化性肺炎。”(宗永生,钟思陶主编《病理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版,153页。)这本教材正式列举的肺炎名称中没有“非典型肺炎”。我不搞临床,因此请教"科学网"的众多专家学者:“非典型肺炎”是“非一般细菌导致的”“临床症状不那么典型的肺炎”吗?不那么典型的症状是怎样的症状?引起肺炎的还有“一般的细菌”吗?如果有,是什么细菌?
第二段文字更让我这个从事医学微生物工作和教学30余年的人感到“汗颜”,再请教"科学网"的众多专家学者:病毒是“非典型病原体”吗?如果有“非典型病原体”,那么“典型病原体”是什么?病毒是“非典型病原体”,是否意味着病毒对人类的危害更轻?如果是,那么天花病毒、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等等等,我们是否不用害怕了?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肯定是个不称职的老师,该辞职了。不但我应该辞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也应该重写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8: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