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的轨迹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chuxp 无论真实 还是谎言 夜已破晓 黎明重现

博文

说“技术”

已有 3525 次阅读 2011-1-7 12:1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有句话这么说:“Scientists ask why, engineers ask why not”,算得上是对科学与技术最简单而全面的描述,如果我们姑且将科学家作为科学的代表,而将工程师作为全部技术工作者的代表,那么,科学家对自然的好奇,对事物表象的质疑与探索,与工程师们对技术革新的无畏,对不可能的挑战精神,则纷纷在这一对why与why not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现代科学的历史,有记载以来,大约持续了400年,而近代我们使用的所有技术,则足以与人类整个远古媲美。科学上用是否能制造与使用工具来界定人类与动物的差别,那么,粗略的讲,从人成为人的那一刻起,技术也就随之诞生了,不论当时指导这种技术的,是科学,还是只是长期观察得出的常识经验,毫无疑问,技术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开始。人类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为了生存发展了各种技术,从第一把锄草革篱的石斧,北京古人划出的第一点火花,到今天我们隆隆作响的大型机械,空中矍铄迷离的五色烟火,无一不是我们人类技术的结晶,在这个过程中诞生的无数技术工作者,是创造与革新我们今日世界的中坚力量。今天我们衣食住行的一切技术,有很多,甚至就来源于我们远古祖先的创新之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让一个原始人来到我们今天人类的厨房,除了一些为了使得我们操作更加方便的技术手段之外,他甚至不会感到多少陌生。


      这是多么值得我们记住的一辈人啊,然而,直到今天,我们能记住的也实在很少,没人知道那第一个发明镰刀的古人的名字,我们也找不到埋葬着那第一位学会取火的北京人的石碑,一代又一代,创造并滋养着我们的这些人们,就这么在这个世界上过去了,我们也依然自得的使用着这来源于太古曾经的技术,使我们今天的生活悠然自得。在技术史足以和人类史比肩的历史上,那些因革新技术让我们铭记的人,和仅仅400年历史的科学史中,同样让我们铭记的人,其数量,也仅仅在伯仲之间。


      这就是平常,换句话说,也就是适应的力量:我们生活在技术中,包围在技术里,与冬藏夏觅的飞禽走兽相比,技术使我们今天能十分容易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于是,我们视技术为平常,也以为这一切,就是那么容易被使用的东西,所以,我们并不那么重视与歌颂在这其中付出生命与心血的那些技术工作者。让我们想想,我们邀请一位古人来到今天的世界,让他第一次看电视,第一次使用电脑,他该感到何等的惊讶与崇拜!他若为王,他必定要为创造这一切的工程师,技术员,工人与组装者树立一座硕大的丰碑,让自己的子民顶礼膜拜!而我们,最容易忽略的,却恰是呈现在我们眼下与手中的奇迹。我们尊重科学,崇拜科学,因为科学发现的是高高在上的东西,那是指导宇宙与原子的力量,那是探索生命生生不息的活力,因为科学是那么形而上的东西,它让我们不知其所以,觉得那必定是三尺神明在划定这个宇宙时赋予的魔力,值得我们倍加尊重与崇拜。然而,与科学相比,我们很少对技术工作者赋予那么多的爱戴,那些埋头在实验室里化验与组装的白大褂与黄头盔,那些深入在机床厂与螺丝齿轮打交道的工人,常常为我们所忘却,我们常常看到年轻人们对各种工程学科感到枯燥无味,觉得它们是那么实在以至于有实无名,无法找到让人振奋的力量,也没有诺贝尔那样的人,为我们的工作赋予青史留名的鼓舞,于是,技术在光阴之间,只能在世人心里投下无奈的背影。


      所以,为什么我们顶礼膜拜的,常常是那些远离我们形而上的道之所以,却常常忽略那些让我们生存得更好的形而下的器之所然?我们的科学发现了遗传律,发现了三定律,发现了热力学又预言了电磁波,然而,是技术才让这些孕育成杂交水稻,变成发射器,发明内燃机又让我们生活充满光与亮,如果说科学发出光芒,那么,一定是那些孜孜不倦的技术工作者,才将这些光芒用以点亮世界。我们常常看到某成功人士的简历上说:他白手起家,历经风雨终得所以云云,其实,我们的一切成功都绝不可能是白手起家,我们的脚下承载着让我们免于风吹雨打的文明的土壤,而这正是一代代技术工作者的辛勤,才使得今天我们的一切成功,能有这些人类果实的孕育与滋养。如果将一位所谓这样的成功人士,去放逐到荒无人烟的孤岛上去历经风雨,他就会明白,真正的白手是起不了家的,因此,今天我们的社会,尤其是那些在财富与名声上已经取得了巨大成果的商人与政客,一定不能忘了那些为社会发展而依然努力,最终却消失在这个社会里无声无息的制造者们。


     今天,从某个角度上说,我的身份,应该被划分到科学工作这个范畴之中来,常常有人问我,我们的工作有什么用,这当然是从实用主义角度对科学的发问,我常常用求真乃是人类第一需求来回答这样的诘问,但反过来,即使是发出这种问题的世人,对真正方便了我们生活的技术,其尊重程度也不见得高到何方,这便是社会的悲哀了,其实,不论科学,还是技术,都没有强迫世人在这间隙之间做出选择,它们只是在默默从事自己的原则,一边询问着why,另一边则询问着why not。而世界,就在这些勇敢者的努力中发生创造与改变,因此,我们的社会,在经营着自己的财富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稍微铭记住这些人还在为之的努力,即使我们不必要为这些贡献五体投地的崇拜与歌颂,但至少,让我们暂时放下我们高昂的头颅,为我们人类还依然存有的这种无畏精神,额首,致敬。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80023-401955.html


下一篇:最后的大师
收藏 IP: .*| 热度|

1 李宇斌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3 1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