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上篇博客中写了关于Arcgis学习的文章,已经超出了我的表达能力(由于我是管理学专业,过多讲技术让听众们不知所云,深表汗颜)。所以,今天决定写一篇关于英语学习方面的文章,希望听众会多些,同时,也算是对自己重拾英语学习的感想进行回顾与总结。
这一期间,花了大量的心思在写英语文章上,通过学习与实践产生了一些感想,因而就博士期间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与学习方法展开论述,将自己的一些经验与大家分享,以期共同进步。
0、{引言}
首先说一个忠告:如果你现在坚持学习英语(或是其它外语),那么请一定当作每天刷牙洗脸一样坚持下去;当然,如果你没有,不管是什么原因,放弃了外语学习,就请花十分钟看看我这篇博客,相信会对你产生益处,因为它可以帮你重抬外语学习的信心。
文中我也会有学习方法的探讨,通过一些方法实践,相信会让你的学习不再那么枯燥。
写这篇博客有两个由来:第一是在科学松鼠会上看到的一篇文章,讲到外语学习的宝宝会更加聪明,在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长期以来,语言学家和语言发育方面的学者一直认为双语环境是不利于宝宝的学习,甚至会降低孩子学习语言和掌握词汇量的速度。可后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在双语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孩子竟然在认知方面有优势,甚至当他们老了以后,还能有效的推后老年痴呆症的发生”。如果外语学习对于一个宝宝的智力成长如此重要,那么对于成人而言是否具有同样的功能呢?另一个则是亲眼所见,是关于背英语单词与克服强迫证的关系:我有一个同学,在读研究生阶段因为压力大,形成了咬手指的习惯,右手食指和中指的指甲都不成样子了,工作后用过很多方法来戒除这个坏习惯,但完全没有效果。自从她进入外企工作后,出于职业需求,一个偶然的契机,我介绍她用拓词背单词,她就坚持每天花大约一小时左右的时间来背单词,之后咬手指的习惯就自然消失。两个事件一前一后,非常相关,中间找不到任何可以解释的事件。我现在的理解是:每个人可能在心里上都有强迫症倾向,而通过背单词这种简单机械的重复运动最能满足这一需求。当然,这里不得不说,我们很多人的实践表明,背单词对于提升英语阅读虽有帮助,但见效很慢。
另一个问题,引发了我的思考:“外语学习对于从事学术研究,会有多大的影响呢?其好处会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图1 双语宝宝更聪明(图转自科学松鼠会)
在写博客之前,首先强调一下,由于英语并不是我的强项,因而在写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许多不恰当的表达,为了不影响思考的连贯性,且考虑到时间有限,中间有些专业术语,没有仔细考证,很多凭记忆说出,如果有讲得不好的地方,请各位专家高人给予指导,让我们一起来完善这篇博客。
废话不多再说,进入正题:
1、{英语学习不仅能拓展研究范围提升研究交流能力,更是改变思维的工具}
这是一个老生长谈的话题,要想写出一些新意,需要在这里限定一下问题的范围,让我讲讲博士期间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学习的普遍性原则来看,如果学习前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那么学习的动力就会不足,因而我再次强调下英语学习对于博士学习能带来的利益:首先,一般高校博士毕业都需要有一篇或几篇SIC,而多数的SCI是以英语出版的,较强的英语表达能力对于论文发表会有好处。当然,有些同学会说,自己可以先用中文写,再请人翻译成英文,这样容易出现问题:你的想法可能在翻译过程中发生一些变化,并且许多翻译公的司水平并不高,因此不推荐这种做法。其次,如果你英语阅读与理解水平较好,那么可以学习与阅读的文献就会变多,相对来说你的研究视角就会更新,站的也更远;再次,从事我们学术这一行,最忌讳的就是闭门造车,只有通过交流与思想的碰撞才能形成思维火花,把握研究方向,而外语则是打开国际交流的一把钥匙。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那么熟练掌握英语就是必须的。而且,不仅如此,英语学习通常还能带来一些副产品:现在的科学研究表明,语言学习对于人类思维会产生影响。从结构论来看,通过语言学习可以使我们更好的激发大脑的前页皮层,而这一区域对表达以及情绪和认识都有好处,外语学习可以使头脑的神经元联系得更加紧密,因而从物质决定论的角度来看,自然会提高人脑相应的能力。当然也有一些研究人员从统一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其观点是:语言和思维是统一的、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思维的载体,通过学习语言可以强化思维。许多名人能掌握多种语言,马克思就会十几种语言;爱因斯坦精通日尔曼语、德语、英语,这都为日后广泛的科研打下了基础;季羡林先生精通12种外语,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一些了不起的人物也至少都会二门以上的外语。很难说是他们优秀的学习能力促使他们有学习语言的天赋,还是反过来因为学习语言而获得了这样的学习能力,异或这两者本来就是一体而相互促进。
其实,科学家对于学习外语和智力水平的提升做过一系列的研究并取得了一致性的结论:如新闻周刊在《2012:31个让你变聪明的方法》指出,学外语可以促进脑前额叶的发展,而脑前叶正是大脑中影响人做决定和情绪的重要区域。目前已知的前额叶功能包括:1、记忆;2、判断;3、分析。4、思考;5、操作。从脑前额叶的功能可以看出,它对于人的思维活动与行为表现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是与智力密切相关的重要脑区,并且还有平衡激素水平的功能。还有一些研究支撑了这个观点,表明成人大脑也有一定的可塑性,国外有机构做过研究显示,30岁之前大脑的神经髓质的生长速度会大于消亡的速度,大约在50岁左右才会呈现逆转。这样的一个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如果你现在想通过学习来进一步提升大脑的效能,学习一门以上的外语会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图:外语学习对思维产生影响(图转自科学松鼠会)
2、{英语学习的方法}
一个标准语言掌握可以分为听、说、读、写四部分。外语学习不仅需要讲求顺序,同样需要注重层次性,而且为应对各种需求,投入和产出的效果也不同,我们先看看一些英语的牛人对于学习英语的一些经验和方法,再往下说也不迟。
①马克思通过熟背诗文来学习不熟悉的语言;②许国璋指出英语的学习,需要同时运用多种感官,不断重复;③胡壮麟认为既要珍惜课堂教学和老师指导的学习机会,也要抓住“习得”英语的机会,即自己主动听广播听录音,看电视看录像,读书报读小说,及与操英语者用口语和书面语交流;④何其莘认为坚持大量阅读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途径之一,同时指出了英语阅读的具体方法,首先要选好难易程度适中的原文书籍,要像读中文小说那样快速浏览,不默读,不查字典,更不通过翻译来理解原文的意思;⑤丁往道认为,要重视读写的练习;⑥经济学家张五常指出的英语学习方法是“利用阅读来学习词汇,名子从简短造起”,他强调看书时一遇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次数多了就会记住。
我把以上大牛的一些学习经验分享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先说说共同点,学习外语需要不断坚持,并利用重复来强化,并不刻意强调语法学习;而不同之处表现在,侧重点不同,即大家对于“听说读写”的学习方法各执一端。
图:外语学习需要热情与方法
3、{制定从事研究的个性化学习策略}
通过以上牛人分享的学习方法的总结与回顾,你会不会觉得自己也不知道究竟要怎么学习英语才是有效的?因为他们各有各的道理,虽然听起来可行,但却会让我们无从下手。如果把所有内容当作重点,实际的情况就是没有重点了,对不对?并且,最重要的是,对个人而言,他们讲的都不对,我为何这样说呢?首先,每个人适合的学习方法不同。现代教育学中对于不同人们的学习特征进行了分类,同时指出,不同人适合不同的学习方法,视觉学习者通过阅读来学习,听觉学习者通过朗读与听力来学习,动作学习者则必须动手才能学习。在学习之前,不妨对我们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行了解,找到自己适合的学习类型,采取相应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就会事倍功半。更重要的是,英语学习方法的确定与特定的学习目的有关,如果我们没有把目标及问题限定清楚,得到的回答自然是错误的,从而造成盲目跟从,进而得不偿失。
那就试着换一个更加明确的问题:“对于一个已经有了英语基础的人,天资普通,勤奋尚可,但主要用英语阅读和写作的人而言,要如何有效学习英语?”
以我个人为例,解决问题的思路及过程如下:
一、列出当前学习中的问题(想到后随手写下些现在英语学习中困扰你的问题)
1、我语言学习中最大的障碍是词汇和长难句的结构;2、对于日常英语习惯表达尚可很好的理解,但对于专业英语理解难度大。3、阅读中发现,单词都只是见过,觉得眼熟,但是无法精确回忆起一些关键词语在不同语句中的确切含义;4、写作中没有外语思维的能力,也就是说对于一些简单的句子可以直接理解,但对于一些复杂的没有见过的句子就得翻译成中文才能理解。
二、分析问题
由于上面的问题是随手写的,问题本身存在着重复与交叉。所以我们把这四个问题进行主成分分析,概括来讲本质就是三个层面,首先是词汇量,其次是词汇用法,再次是专业学习的模式。
学习英语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核心应该是词汇,这里的词汇不仅是识记每一个单词的中文意思(当然这个是基础),而在于实在的掌握一个英语单词的用法,必须通过日积月累来取得长足进步。我想对于专业的学习还涉及到学习模式的问题,这是非语言层面产生的。怎么理解呢?在这里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学了20多年的汉语,为何对于一些专业文献,仍然会看不懂呢?因为对于专业文献而言,中间还包含一个理解与认知模式的问题,专业文献的学习中需要一定的专业积累,需要对作者思路进行把握,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整个学习过程。
三、解决问题
作为这篇博客主要要解决的问题,在这里我只针对外语学习展开论述(对于文章阅读与学习模式形成的部分会放在将来的博客中讲)。从而将问题简单化,既是说对于博士期间的外语如何学习才会最有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学习目的。就我个人而言,从事学术研究最需要强化的是读和写,以此为基础,通过不断的积累,从而实现学术交流的目的。我同样将学习的过程分成为“读”和“写”两个部分:
“读”特指阅读英文文献,即了解别人在做些什么。这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模仿学习过程,在这一阶段中我们学习正式的英文表达,尝试熟悉外国人论文写作的思维习惯。因而,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突破点也在这个地方。但这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即我们应该阅读些什么内容才是高效的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与总结,我得出的答案是:文献学习,即将利用文献作为第一手学习的资料。
对于文献学习的方法可以简单概括一下:对于文献选择的要求首先是专业中顶级的期刊,其次是如果喜欢就读全文,不喜欢则只需阅读摘要,章节标题以及每一段的第一句话。这种拿第一手材料学习的方法对论文写作进步提升很快,其原理类似于对一场重要考试的准备,没有什么比真题模拟更好的了。事实上,英语论文的阅读,并不存在复杂的语法,特别是现在研究论文中也出现了短句及主动语态口头化表达的趋势。客观来讲,我们国家的英语教育对于语法的学习很到位的,正如网上广泛流传的段子所说,如果你对自己的英语水平没有自信,那去看看韩国、日本这些国家的学生吧。所以,经常听到发表了非常多英语论文的大牛在分享自己的英语论文经验时,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英语六(四)级还没有过”。相信听了这些激励,你外语写作的信心会倍增。而阅读多少篇文献才会有成就,写起文章来如鱼得水呢?从师兄师姐的经验来看,精读五篇专业英语文献,超过泛读100篇。
下面我们来探讨“写”这样一个过程。所谓的写作是一个把自己的思想进行文字化表达的过程,相对于阅读而言,更像是思路整理与再创造。“写”作为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对于一些不经常写东西的人来说,需要经过系统化的练习。在英语学习圈子里大家常说,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做4-5年的翻译准能做到。这也符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马克思哲学原理。于是,我将自己写作练习的过程设计为两步,首先是将英文论文(主要是喜欢文章的摘要)翻译成中文;其次是将英文(自己用中文写的论文)译成中文。这样容易形成一定的练习模式,便于学习的安排,也可以长期坚持下来,真到了用的时候就会发现练习所带来的好处。这样的方法符合学习的内在规律,在学习的前期,英译中是帮助你理解的最好的工具,可以实现精深的细读作用,而到后期,只有把所了解的东西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了,东西才会真正变成自己的。
我目前在英文写作中犯了一个错误,就是用英文来包装中文,不得不说,这种方法不值得推荐,写出的东西很容易四不像。但是,我需要在此做一些辩解,因为,这和英语水平有关,我觉得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仅限于简单的对话,稍微复杂一些的理解与表达,用英文就搞不定了。所以,我决定放弃直接用英文写作的念头,而改为先写中文再写英文,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可以在写作时专心思考,而在翻译时专注于英文的表达,从效率上来看,这具有一定的尝试价值。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省去这个过程,直接用英文或是其它外语进行科学研究。
4{规划与落实行动}
这里我简单总结一下,上面我确定的英语学习策略在于把“写”作为最终目标,所以确定了以词汇学习为基石,英文翻译为手段,英语论文写作为成就的学习方法。
1、坚持每天学习40分钟单词
因为我已经深刻认识到词汇量对于学习的重要作用,所以每天都要学习一些新的单词,单词的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我概括为了二“7”理论,对于一个不认识的单词,①需要花7秒钟去记忆,不足这个时间达不到效果,而超过这个时间又会走神;②只有在把这个单词忘记了7次后才会形成最终记忆。相应的,我需要控制每天学习单词的时间。另一点则是有效的重复。在早些,大牛会推荐使用SuperMemo这样的电脑软件来帮助记忆,而现在我们进入了“云”时代,一些在线背单词的网站则成为了首选。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多平台同步进行学习。
2、每日翻译1小时
可能有一些读者会继续问:“我该选一些什么内容进行翻译?”就目前来看,我选的是一本英语学习的专业书籍——《土地资源管理专业英语》,进行英译中的学习。将书中的例句抄写,每天手写翻译,第二天复习前一天译的内容,并把一些挑好的句子反复看,大约每天可以译三句左右。
中译英就是我写的小论文了,先用google翻译将中文译成英文,完成后用一些语法修改软件再改改语法,感觉每天都能看到进步。
我这里简单插一个不太相关的内容:最近在看一些中文期刊的时候会有意识的看看他们写的英文摘要,借以学习一些专业英语词汇的表达,中间发现了不少漏洞:首先是时态的问题,一般摘要中最好用现在时态,其次采用主动语态,虽然在文法上讲被动更加能够表达客观事实,但是近二十年来,学术论文的写作偏向于简单直接的表达,所以我们现在写英语论文时经常会出现满篇的we,our之类的代词,这个其实并不奇怪。
5{结语}
博客写得非常仓促,好多东西还没来得及给大家讲清楚就得草草收尾了,我发现自己写博客很容易懈怠,因为好多时候会有一些事情来打断我的创作,所以打算以后把博客的内容写得短一些,一次只写一个主题,字数控制在1500-3000字,通过写作来提升自己的交流能力。
6{附言}
最近接触到了时下流行的个人才能成长理论,叫天才的10000小时。这是20世纪70年代的心理学家提出的,他们认为所有的世界级专家都需要经历10000小时(一般超过10年)的刻苦练习。10000小时法则的关键在于:没有例外之人。没有人仅用3000小时就能达到世界级水准;7500小时也不行;一定要10000小时——10年,每天3小时——无论你是谁。
我想对于专业学习的博士而言,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用心规划好自己的学习生涯,很难摆脱“读博穷三代”的命运。希望与君共勉之!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0: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