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ta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itage

博文

爱思唯尔的CiteScore和JIF 有什么不同? 精选

已有 18594 次阅读 2016-12-20 00:2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本文首发于意得辑专家视点 爱斯唯尔宣布推出新评价指标CiteScore

转载请联系小编 封面图片来自网络


科研出版界又出现了新的评价指标。爱思唯尔 (Elsevier) 于 12 月 8 日宣布推出用来评价学术期刊质量的新指标 CiteScore。在期刊影响因子 (Journal Impact Factor, JIF) 逐渐失去地位的时候,爱思唯尔的动作激起了业界诸多讨论:学术出版需不需要新的指标,而这个新的指标有多有效。

爱思唯尔研究指标主任 Lisa H. Colledge 表示:「不管你对排名是怎么想的,人们还是对使用新数据集和发展新指标有兴趣,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把事情做得更好。


总结一下,CiteScore 和 JIF 的差异如下:

  1. CiteScore 是用过去三年期刊的平均被引数计算期刊的影响力,而 JIF 是两年。

  2. CiteScore 涵盖 Scopus 收录的期刊(约 22,000 本)而 JIF 是Clarivate Analytics 的 Web of Science (约 11,000 本)

  3. CiteScore 的数值不仅限于已发表的文章,它还采用所有可引用的文档,包含新闻、社论、letters to editor 等等

  4. JIF 只允许订阅用户使用,而 CiteScore 是除了深度分析只开放给订阅用户外,其余皆免费开放在线使用。

由于 CiteScore 包含所有可引用文档,《自然》和《柳叶刀》这类的高影响因子期刊的 CiteScore 分数就不如他们的 JIF 高,主要的原因是他们也发表除了研究论文以外的文章。纽约出版顾问 Phil Davis 总结道:「采用 CiteScore 将能促使编辑停止发表非学术类文章,或是将这些文章发表到比较边缘的刊物或学会网站上。


说起影响因子的初衷,尤金•加菲尔德最初提出期刊影响因子的目的是为资料库挑选期刊。不幸的是,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它经常被他人错误的使用,包括用来评估个别研究的影响力,甚至研究人员的威信。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所投稿期刊的影响因子往往和研究人员的职业生涯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以下是影响因子使用方法误区的对照

期刊影响因子的正确用法

期刊影响因子的错误用法

测量一份期刊的权威性

评估单篇论文的影响力和个别研究员的学术成就

比较某具体学科领域里不同期刊的权威性

比较不同学科领域的期刊

协助图书馆人员管理机构的期刊订阅单

资助机构用它作为分配基金的依据

让研究人员鉴定学科领域内该留意和适合投稿的期刊

作者把它当作筛选期刊的唯一准则

方便杂志社比较预期和实际的引用次数,并和同一领域内的其他期刊相比

招聘与擢升委员会把它定为预测一位研究员未来成就的准则

供出版社进行市场调查

作者凭它与同行进行比较


推荐阅读:为什么说影响因子不能有效评估研究质量?


许多科研人员对爱思唯尔将 CiteScore 计算透明化的反应持积极鼓励态度,但也有人质疑爱思唯尔会借此来操纵指标。麻省理工学院图书馆学术沟通和收集策略主任 Ellen Finnie 就在博文里说:「做为商业机构,又是期刊出版商,负责期刊刊物指标就有利益冲突,必定会有问题。」学术界是否会接受这个新指标,还是会像其他指标一样忽略消失仍有待考验。


您对这个议题有和看法?您认为引用指标重要吗?您会使用 CiteScore 吗?欢迎分享您的看法。


意得辑专家视点更多相关资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69813-1021803.html

上一篇:连科研作者都不了解还怎么做科研?
下一篇:七个问答彻底了解文献综述
收藏 IP: 116.231.2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8: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