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军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ngjianjun

博文

眼界胜于原创,牛人贝利兹科 精选

已有 12830 次阅读 2014-2-8 16:41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科研心得, 科学人物, 无网格法, Belytschko

 

春节期间科学网上关于“原创”与“跟风”的争论很热闹,受此启发,我想讲一个我自己熟悉的计算力学领域的故事。一位领域内的大牛,从“跟风”变为领跑者,在近20年时间里,领研究风尚之先,风光无出其右者。

说到此公,如果一个从事计算力学研究的人没有听说过,就好像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他就是美国“三院”院士——泰德.贝利兹科(Ted Belytschko)。

 

Ted Belytschko现为美国西北大学土木与机械工程系计算力学McCormick教授、Walter P. Murphy教授,IJNME主编。曾任美国计算力学协会主席(1992-1994)、国际计算力学协会副主席(2002-20062008至今)、美国力学学会主席(2004)、美国理论与应用力学学会主席(2005-2006)1992年被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被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2011年被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Ted Belytschko的研究方向很宽泛,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非线性有限元、多尺度分析、无网格法、扩展有限元(X-FEM)。就我的观点看,他在无网格法方面的贡献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所要讲述的故事也与此紧密相关。

故事的开始是这样的:1992年法国学者Nayroles等人在Comput Mech上发表了一篇文章[1],这篇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后来广泛被称为扩散单元法(diffuse elements method, DEM).目前google学术上显示这篇文章的引用次数是1617次。

这篇文章的发表引起了Belytschko的关注,1994年他基于Nayroles等人的工作,在他主编的IJNME发表了一篇文章[2],对DEM进行了一些局部的修整,并将整后的方法命名为无单元伽辽金法(Elementfree Galerkin methodsEFG)。目前google学术上显示这篇文章的引用次数是3985次。

紧接着,Belytschko1996年在CMAME的一次学术会议专辑中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献[3],将所有以散点信息作为求解基础的方法统一定名为无网格法(Meshless method)。目前google学术上显示这篇文章的引用次数是2622次。

随着[2][3]文献的发表,无网格法作为计算力学领域一个专门的研究分支横空出世。直接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研究热潮,直至今天。有趣的是,正当无网格法的研究热潮汹涌澎湃的时候,Belytschko又华丽转身,将无网格法的求解思想引入有限元(1999),即扩展有限元(X-FEM),又引起粉者无数。

故事讲到这里不知诸位有何观感,贝公在无网格法领域的研究确实不是最具原创性的,甚至EFG也不是最具竞争力的无网格方法,但他的成就远在前者之上。我认为他在无网格法研究中的最重要贡献就是那种慧眼识珠的敏锐性,也就是本文的主题,眼界胜于原创。他适时将一种新的研究成果升华为一种极具潜力的研究趋势,并为研究领域刻画出一幅独特的图景。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话用于贝公再恰当不过,因为眼光好,不怕动手早。

 

参考文献

 [1]Nayroles B, Touzot G,Villon P. Generalizing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diffuse approximation anddiffuse Elements. Comput Mech, 1992, 10: 307—318

 [2]Belytschko T, Lu Y Y,Gu L. Element free Galerkin methods. Int J Numer Methods Engrg, 1994, 37:229—256

 [3]Belytschko T, KrongauzY, Organ D, et al. Meshless method: an overview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ComputMethods Appl Mech Engrg, 1996, 139:3—4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60464-765668.html

上一篇:师生之惑,顺其然也
下一篇:寂静的科学春天
收藏 IP: 110.203.0.*| 热度|

13 陈楷翰 刘欢 刘宇 彭思龙 李毅伟 孙学军 王德华 占礼葵 王春艳 crossludo hmaoi tennet wangqinli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1: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