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根年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一、一个“原创”的破灭
2010-8-23日留美学者王孝养先生在科学网发表博文《你的科研水平在那个档次》(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5449 )。作者将科研成果的重要性与树的根、茎、枝、叶作比较,提出了科技成果的四个层次理论,这篇自认为是“原创”的博文,获得42位专家支持,被科学网推荐为“精选”博文,浏览人数3700多人次,相信很多网友都浏览过。
2010-8-23日我以“游客”身份在博文上留言:“科研树形结构我在博文中看到过,建议作者标出参考文献”;作者说:“我还真不知道有类似比较博文,如有雷同,盼能告知网址。我没有参考过文献,只是自己20年来在中美做科研的体会,图是我女儿用电脑帮画的。”
[13] 标题: |
发表评论人:[游客]游客 [2010-8-23 14:55:12] ip:61.185.221.* |
将科研成果的重要性与树的杆枝叶作比较,在科学网的一篇博文中我看到过,希望你能如实标出参考文献。 博主回复:我还真不知道有类似比较博文,如有雷同,盼能告知网址。我没有参考过文献,只是自己20年来在中美做科研的体会,图是我女儿用电脑帮画的。 |
2010-8-24日[游客]vivi又指出:“这个不是人家Scientist杂志今年发的一篇Evolution of Science么”。这次王孝养的回答耐人寻味,他说:“不好意思,原来不知道有这篇文章。刚刚到The Scientist读了这篇文章,确实不错,我们有些观点相似。”
[24] 标题: |
发表评论人:[游客]vivi [2010-8-24 22:14:58] ip:133.11.145.* |
这个不是人家Scientist杂志今年发的一篇Evolution of Science么 博主回复:不好意思,原来不知道有这篇文章.刚刚到The Scientist读了这篇文章,确实不错,我们有些观点相似。我的这篇博文实际上是些常识性的观点,有相似的看法不奇怪。我只是用我的语言和我的理解表达出来跟大家分享。看来,打假意识日益增强,值得庆贺,这也是中国科学的希望所在。 |
一篇短短不足1000字的博文,所阐述的核心思想(科研成果的四层次论)和比喻物(树形结构),都是他人已发表文章阐述过的思想。这是否可以说,作者“不小心”吃了别人嚼过的馍。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来看,这个所谓的“原创性”理论自然也就破灭了。
二、几点反思
针对上述博文“原创”性的破灭,结合最近科学网的几个热点问题讨论,我有如下几点反思,愿意直述如下,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1. “做研究、写博文”是否应查阅必要的文献
写论文之前,做实验、收集数据、查阅文献并进行的分析,是科学研究的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将自己的研究建立在更坚实的基础上,以使自己的研究区别与前人并具有“创新性”。
联想到前段时间,科学网上关于几个问题的讨论,如孙学军教授《不做实验可以发表论文》(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48632),卫军英教授的《数据崇拜是一种创意的贫乏》(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353771 ),彭思龙教授《过渡的信息量是原始创新的敌人》(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354039 )。我看王孝养先生的博文虽有“创意”,但重新“发现”的成分太大,正好是在“不做实验”、“缺乏数据”、“信息量不足”下所犯的错误。
学术研究中“做实验”要广义理解,社会科学的“实验”可能就是调查研究或文献考证;所谓“数据分析”,也包括了查阅各种文献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和判别分析;至于“信息量是否过度”,这完全由你自己研究的问题决定,如果连自己所要研究问题的“基本文献”都没有读过,根本就谈不上“信息量过度”的问题。
2. 重复研究或重新发现是生命的“空耗”
一位网友在博文中说:“做科学研究不需要查阅文献,主要根据自己的感觉和思想来”做原创创新。其理论根据是:“人与人是不同的,我怎么想他人不一定这样想”。这个说法看似合理,其实是大谬也,我的根据是:“人与人差异并不很大”。
在中国科学研究中,重复研究或重新发现的案例很多。记得在1980年代,我国著名的科学学专家赵红洲教授,在科技信息交流相对闭塞的环境下,依据科学发展史料研究科技中心的转移问题,耗费了多年时间重新发现日本学者早已发现的“汤浅”现象。
在20多年前,我给一个中学讲授《世界地理》课,在教室挂了一张《世界地图》。半学期以后,有位聪明好学的学生找我,很认真的谈他的“新发现”,说:世界大陆轮廓是吻合的,是否意味着大陆是漂移的。我建议他先看一下大学《地质学基础》,然后有兴趣再看一下魏格纳的专著。
在科学研究中,重复研究或重新“发现”是对科技资源的浪费,是对科学家生命的“空耗”。由此看来,在研究之前查阅一定的文献是十分必要的。
3. 做学问要诚实:一点冒犯的猜想
大约1周前,清华大学施一公教授发表博文《做学问与做人》,其核心思想是“做学问要诚实,做人要正直”。联系到王孝养先生对两次“质疑”的答复时,我感觉有点好笑。对不起,这里有点“冒犯”或“不敬”地发表一下我对王先生的两次答复(我不是在打假)。
2010-8-23日我说:“科研树形结构我在博文中看到过”;作者说:“我还真不知道有类似比较博文,如有雷同,盼能告知网址。我没有参考过文献,只是自己20年来在中美做科研的体会,图是我女儿用电脑帮画的。”2010-8-24日游客vivi又问:“这个不是人家Scientist杂志今年发的一篇Evolution of Science么”。作者回答说:“不好意思,原来不知道有这篇文章。刚刚到The Scientist读了这篇文章,确实不错,我们有些观点相似。”
他说自己在科学网开博客不到半年,没有读过李世春的那篇博文。我在科学网上开博客不到1个月,我却阅读过该篇博文。凡是经常上科学网的博主都知道,李世春先生也算是科学网上的有名博主,发表博文上千篇,看来王孝养先生的阅读还没有我广泛,记忆能力也不太好。
我知道留学国外学者不喜欢读中文材料,这可能是一种正常现象,但The Scientist杂志可算是著名的英文科技期刊,同时该文有是新近发表的文章,王孝养先生竟然也没有读过,这就让我感到有点意外。没有读过就算了,为什么又能把文章的思想表述出来,并且让Vivi一看就说出:“这个不是人家Scientist杂志今年发的一篇Evolution of Science么”。
记得小时候,老人给我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说一个孩子爱说谎,第一次说“狼来了”的时候,大人们出去保护他(怕他被狼吃了)。可是,长期撒谎,真正到了狼来了的时候,再喊“狼来了”就没有人去保护他了,结果真的被狼吃掉了。顺着这话继续,如果说我第一次的质疑,王先生的答复我有相信,可能是没有看过李先生的博文,那么对[游客]ViVI的答复,我有就有点不太相信了。否在说谎他自己明白。
4. 推荐“专家”是否应该承担一定责任
记得3年前,当周正龙说“陕南发现华南老虎”并以照片为证时,就遭到很多学者的质疑。为此,陕西省林业厅还聘请一些“专家”鉴定,其中就有陕西师范大学一位教授。当“华南虎”成为科学“造假”事件后,有人质疑“专家”不专帮助造假,有人提出要追究这位“专家”的责任。王孝养先生的这篇博文,有42位博主“推荐”,这些专家是否应当承担一定责任,这个问题我说不好,希望大家讨论。
5. 科学网是否应出台一个政策:撤销某些遭受质疑的“精选”博文
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特别是对于原始创新性的认定,应该以全球科学家“共同体”为基准。英国《Nature》、美国《Science》等科学杂志,经常对一些遭受质疑或“造假”论文的处理方式是,已经发表的做出“撤稿”处理。这对于树立科学研究中的诚信机制,严肃科研风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我国还不普遍。
科学网是否可以开个头,对于作者发表的“优秀”博文,采用奖励政策带上“小红花”,推荐到“精选”博文栏,提高该文的曝光率和点击率。BTW这里我提出一个反问题,能否对遭受“质疑”或涉嫌“造假”的博文,如果已被选为“精选”博文,一经调查证实,其处罚就是取消“小红花”,并扣除“50%的点击率”。
虽然,科学网上发表的博文,并不是科技期刊正式发表的论文。但是,这个政策有利于大家养成“诚实”的学风,对于促进中国科研风气的真正好转,将起到某种“率先垂范”的作用。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