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电生磁、磁生电。”在今天是个初中生都知道的事。但追溯人类的科技史,这是个匪夷所思的结果。因为变动的磁场才能产生电场,而变动的电场才能产生磁场,纵使你开始将“吸引”和“排斥”作为一类现象,那么你也会从静止的磁场或者电场观察入手,没有特殊的缘由,你也很难注意到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除非你有特殊的信念。
最早有这个信念的人是Ritter(http://en.wikipedia.org/wiki/Johann_Wilhelm_Ritter)。我们很难定义Ritter是个什么样的人。因为他受过至少比胡克要正规的教育,并且其工作的领域都与所受教育相关联,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将他称为民科。但是他没有谋得一份稳定的教职,经济也没有稳定来源,在可以当杰青的年纪,当上了院士,但是又穷又病,很快死掉了。我想了想,本网的陈楷翰陈疯子风格上跟Ritter有点像,所以我们姑且称其为疯子罢。
按照现在喜欢把某个领域开创者叫做“之父”的做法,我们应该把Ritter叫做紫外线之父。Ritter发现紫外线的理由非常奇特:那个时候刚发现红外线不久,因为红外线是热的物体或者天体发出的,所以叫做“热光”(http://en.wikipedia.org/wiki/William_Herschel)。那么按照Ritter的推理,有“热光”,必有“冷光”,因此他发现了紫外线,当然是在可见光谱的另一头发现的。现在,我们知道,Ritter的发现很了不起,但理由纯属扯淡。(当然,Ritter作为黑格尔一派的哲学家,这样想是完全正确的,辩证的,符合中医理论的,因此,我向黑格尔一派的哲学家们道歉,我不应该称Ritter为疯子,虽然陈楷翰是个疯子。)
Ritter的奇特想法和实验,包括他宣布使用一组磁铁使水电离了。虽然这个结果从来都没有被人验证成功过,但是“电磁相生”的思想还是深深地影响了老朋友奥斯特(http://en.wikipedia.org/wiki/Hans_Oersted)。
1820年4月21日,奥斯特在准备演讲稿的时候,用改进的伏特电池产生了电流,居然发现指南针发生了偏转!“电磁相生”真的如同魔术般出现了!
那么Ritter应该是“电磁相生”现象之父呢,还是之母呢?
我们所知道的是,Ritter,这个疯子,将人类领进了一个新世界。
我之所以在“光速”系列的“场论”里,如此长篇地讲述Ritter(属于走支马路的支马路),是向大家表明,自由之思想,哪怕是错误的,对于我们,也是多么重要。要是没有这些疯疯癫癫、离经叛道的错误想法,怎么会有电磁波这样的东西被我们发现?
(9)
1820年当年,当奥斯特的结果一发表,安培、毕奥和沙法尔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给出了电磁相生的相关关系。
其中最值得讨论的是安培1826年提出的环路定律(http://en.wikipedia.org/wiki/Ampère%27s_circuital_law):
(1)
这里,B是指由电流产生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J是电流密度。那么如果我们考察一个绕电流的环路C,并且指定一下环路的旋转方向,即认为相对覆盖了C的面积S而言,我们采用右手定则规定C的旋转方向和S的方向,如图1。
图1 旋转与面矢量。
而安培环路定律,可以写成如下所谓微分的形式:
$(\dfrac{\delta B_{z}}{\delta y}-\dfrac{\delta B_{y}}{\delta z})\textbf{i}+(\dfrac{\delta B_{x}}{\delta z}-\dfrac{\delta B_{z}}{\delta x})\textbf{j}+(\dfrac{\delta B_{y}}{\delta x}-\dfrac{\delta B_{x}}{\delta y})\textbf{k}=\mu_{0}\textbf{J}$ (2)
如果根据图1,规定矢量的叉乘,使用上一篇系列博文中谈到的倒三角算符,我们很容易就有:
$\bigtriangledown \times \textbf{B}=\mu_{0} \textbf{J}$ (3)
这里公式(2)的形式的证明是比较有趣的。可以将图1的面积S缩为无穷小,按照我们民科的方式给出不严格的证明,读者不妨一试。
这里,$\bigtriangledown \times \textbf{B}$谓之求$\textbf{B}$之旋度,记为curl(http://en.wikipedia.org/wiki/Curl_(mathematics)),即:
$curl\textbf{B}=\bigtriangledown \times \textbf{B}$
(10)
抛开公式(3)的具体物理意义不谈,仿照系列上一篇博文谈到的标量势的定义,我们可以称B是J的矢量势(http://en.wikipedia.org/wiki/Vector_potential)。形象地理解,是由于B这样的旋转磁场的存在,建立了J这样的电流密度矢量场。如果不能肯定B是J的原因或者结果,至少,我们可以认为B和J似乎是同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换言之,安培定律至少从数学形式上暗示了“磁场足以产生电流”。
1831年,Faraday(http://en.wikipedia.org/wiki/Michael_Faraday)经12年努力,顶住了自己的老板戴维院士的严厉打击(戴维其实也想做电动机,不过没搞成),终于做出了电动机,并阐明了变动的磁场足以感生电流。
至此,经30年,“电磁相生”的实验和理论得以确立:流动的电荷产生磁场,变动的磁场产生电流。
(11)
回故和分析历史,应用场论,从安培环路定律,我们会发现实际上到1831年电磁理论的结果,暗含了矛盾。(http://en.wikipedia.org/wiki/Ampère%27s_circuital_law)
很容易推导,对于一个矢量场,比如$\textbf{B}$,只要其在空间分布是连续的,总是有:
(4)
换言之,这时:
$\bigtriangledown \cdot \textbf{J}=0$ (5)
那么电流没有了源头,这显然没有办法解释伏打电池为什么有正负极了。
(12)
亲,非常感谢您伴随徐民科度过了最困难和乏味的一章-虽然我尽量插科打诨。在下一章,我们将迎来天才麦克斯韦最终在以太中建立“位移电流”的概念,并提出电磁波,完整建立了“电磁相生”的理论。后面的故事将会精巧而激动人心。
而在本章最后的透气时刻。我们要讨论两个小问题。
问题1.黄老邪认为我前一篇博文的云南民歌是白唱了。我给出的答案是,既然电和磁都让Ritter发现了联系,那么小河水自然会跟找对象联系起来,这歌当然没有白唱,因为写“西瓜与刀”的邢志忠捕头曾经对paper说:且行且珍惜,将西瓜、刀、paper和伊利牛奶完全联系起来了。
问题2.以太这概念太老了,值得你大张旗鼓地宣传,弄得跟中医理论似的?我给出的答案是,这世界上不存在没有预设理论前提的实验观察,也不可能有脱离历史的科学进步,这是科学哲学的基本常识。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5 02: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