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physicsxuxiao 致远

博文

光速(14):场与方程(上) 精选

已有 6153 次阅读 2014-7-10 00:25 |个人分类:高级科普|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1)

   亲,我们将要进入《光速》系列最艰难的篇章,来谈一下场论和微分方程。请不要惊慌,因为,徐民科与你同在。作为一个民科,我是以一种民科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的,所以我的理解对之于你不会困难。我将竭尽所能,表现出生动、形象和随意,而不是抽象和严谨。这就像护士打针,我会一边轻柔你的屁股,一边缓慢推进,绝对不会让你蛋痛。

   但是,你不能拒绝打针。因为打针才能治好你的病。换言之,只有数学,才能使你正确理解有关光的种种说法,而不至于将大好的民科岁月耗费在充满歧义的自然语言的表述中。

(2)

   要讲微积分,当然首先要讲极限。

   碰到数学家,一定会开篇就说:“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或者开始就是兔子追乌龟,讲数列收敛。听一次,你会兴奋,听多了自然就是催眠曲。不瞒你说,大学上微积分,我总是坐在最后一排睡觉。

   我真正理解微积分的原本含义,是在读研究生以后,听完了数值分析的课,才豁然开朗。

   所谓无穷小,对于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来说,并不是我们理解的重点,而重点应该是牛顿所谓的流数。(fluxion,http://en.wikipedia.org/wiki/Method_of_Fluxions)所谓流数,重点不在定义无穷小,而在于定义和计算无穷小和无穷小之间的比例关系。而这个计算的结果,就是流数了,也就是我们现在称为导数的东西。

    比如我们所知道的速度的定义:在一个很短的时间,物体移动了很短的距离,这距离和时间的比值,就是速度。我们当然会问,如果我们在这极短的时间内,速度如果是变化的,那么我们该如何算速度呢?我们让这个时间变得无穷短,那么物体移动的距离就无穷小,这个时候我们就定义了所谓某个点的速度:

       $v=\lim_{\Delta t \to 0} \frac{\Delta x}{\Delta t}$               (1)

     如果碰到数学家,使用这样的方式定义速度,我们一定会被责难。就像牛顿碰上贝克莱。比如图1,小球A以无限快的速度从位置0移动到了位置A,我们来画小球位移对时间的函数$x(t)$的时候,会画出一个在$t_{1}$时刻突然变化的坎,我们比较形象地称之“阶跃”(step)。这个时候民科们也会像数学家一样生出问题:在$t_{1}$时刻,速度到底是多少呢?甚至会生出更麻烦的疑惑:这一点位移值$x$是多少?

     其实我们大多数情况下觉得微积分麻烦,都是因为数学家在其中严格地讨论这类问题。

     但是,我们民科是按照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惯常的直觉思考问题的。如图2,在实际的工程问题中,我们会将表示测量参量的轴分细,再来测量相关过程。比如,在某次真实的实验中,我们在图1中以秒(second)为时间间隔来测量位移的,但是在图2中,我们使用的是0.1s为时间间隔来测量的。这时候,我们发现,阶跃的地方并不陡直,而是开始有个启动过程,然后小球以比较快的速度运动,最后在到达A位前减速了。换言之,在实际问题中,我们并不会真正碰上阶跃,阶跃不过是真实过程的一个粗糙的描述而已。

     知道了物理学家的这类描述的好处,当然有助于我们思考与实验和实践有关的问题。在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我们民科那里,所有的数学描述,都是实际世界的一个近似而已,我们绝对不会对定律、定理和方程敬若神明。而对流数的直观理解,当然也有助于我们理解场论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的定义,比如散度、旋度和梯度。

     当然,知道这类描述的局限,也有利于我们谨慎从事,而不至于像一般的理论物理学家一样,从来不关心泛函和普通函数的差别,离散和连续之间的差异,积分次序或者求和次序互换的带来的障碍。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理解了不同尺度需要不同的数学描述的概念后,绝对可以避免一系列无谓之争,比如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证明与严格的数学概念不合啊,比如量子力学里面某个方程的解出的基在空间无远弗届,或者时间上无始无终,很不对头,等等。

    (对于“阶跃”有兴趣的读者,建议阅读郑君里的《信号与系统》开篇部分关于奇异函数的解释。那个时代的学者并不“创新”,但是他们对知识有敬畏之心,写得严谨,讲得明白,读起来会让你爽的。)

 

   

 

图1 位移出现阶跃的情况

图2,阶跃处以0.1s划分的测量结果。

(3)

总结起来,第(2)段的意思是:所谓“无穷”小,就是“比较”小而已。而用“比较”小建立的方程,我们很容易明白这个方程该怎么解,解出来的结果是什么意思。

图3 两个小球的振动

比如,我们来看图3的动画:上下两个球完全一样,用的弹簧也完全相同,唯一不同的是开始的时候,我们的手将球推到了不同的位置。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上下两个弹簧和球构成的系统的运动规律完全一样。为了表达这个规律,我们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忽略摩擦力,我们可以建立如下方程:

             $F_{e}=-kx=Ma=M\frac{d^{2}x}{dt^{2}}$      (2)

     以上方程中$F_{e}$表示弹簧产生的力,k代表弹簧的弹性系数,x代表小球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x也可以看成是以平衡位置为零点,弹簧伸长方向为正方向的坐标度量下,小球在每个时刻的位置;),M代表小球的质量,而a代表小球的加速度,它自然是位移x对时间的2阶导。稍具运动学常识,你就可以建立这样的方程。(如果不会建这样的方程,那你的民科岁月真的没有前途了,徐民科也不和你在一起了。)

     从数值计算的立场出发,抛开数学上种种严格的规定,我们准备将以上方程写成差分方程的形式。也就是说我们取的时间间隔dt并不是无穷小,而是一个比较小的量,比如1us。为了表示上不混淆,我们将dt写为$\Delta t$,相应的x的变化量写为$\Delta x$。而时间不再表达为连续的量,而是写成了如下形式:

              $t_{i}=i \Delta t,其中i取正整数,即i=0,1,2······$    (3)

     那么在$t_{i}$到$t_{i+1}=t_{i}+\Delta t$这段时间内,小球从位置$x_{i}$运动到了位置$x_{i+1}$,即位移变化量$\Delta x=x_{i+1}-x_{i}$,则$\frac{dx}{dt}$就被$\frac{\Delta x}{\Delta t}$代替,有:

              $\frac{dx}{dt}被代替为\frac{\Delta x}{\Delta t}=\frac{x_{i+1}-x_{i}}{\Delta t}$      (4)

     运用同样的推理办法,我们很容易得到如下的结果:

              $\frac{d^{2}x}{dt^{2}}$被代替为$\frac{x_{i+1}-2 x_{i}+x_{i-1}}{\Delta t^{2}}$     (5)

     则根据公式(2)(公式(2)中的x用$x_{i}$代替)和(5),有如下递推公式:

               $x_{i+1}=(2-k \Delta t^{2}/M)x_{i}-x_{i-1}$                                                         (6)

     显然,如果在初始的时刻(i=0),我们知道了$x_{0}$和$x_{-1}$的值,我们就可以递推出后面任意时刻$i \Delta t$的x值了。

      而从动画图3上看,在i=0时刻,上下两个球的$x_{0}$是不同的,但是两个球开始保持静止,所以对两个球来说,都分别有自己的$x_{0}=x_{-1}$。

     这样我们非常直观地明白了,为什么一个含对时间求导的项的微分方程要有起始条件,而且需要的起始条件跟微分方程的方程阶次有关-因为形如公式(6)的递推公式需要起始的值才能递推。而我们也可以看到,方程的起始条件充足,方程才能有确定的解。我们还可以看到,起始条件不同,推出的解也不同,比如动画3中,下面的球振荡的幅度就大些。

(4)

在这一节,徐民科给你讲内容的方式,不但皈依到了牛顿的流数,而且后面利用差分方程的讲解,我们就直接追上了祖冲之。在后面,我将不顾数学家的阻拦,利用直观的方式来讨论场论以及相关的一些典型方程,希望能够给你有个清楚的“物理”图像,不要再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推导的问题上来回纠缠。当然,我们也要清楚,这些直观的讲解,是有非常多的漏洞的,比如(3)小节中的差分方程就可以建成不同的形式,最后数值解会在什么时间范围和精度内与微分方程的解符合,都是需要数学家来探讨的。而我们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则有自己古老而粗鲁的传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1678-808278.html

上一篇:光速(13):以太的拖拽(下)
下一篇:陈安体:重大计划之王二吃鸡
收藏 IP: 14.150.9.*| 热度|

26 陈楷翰 李轻舟 戴德昌 吕喆 杨正瓴 张荀 应行仁 陈小润 田云川 李志军 张凯军 李帅军 王春艳 马德义 曾泳春 韦玉程 庄世宇 张操 张忆文 樊京 ybyb3929 shenlu wolfganger aliala xqhuang Vetaren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1: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